不支持Flash

七旬翁寻找母亲50年后重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5:56 钱江晚报

  母子失散68年,几十年来儿子苦苦寻找母亲,但是,他却不知道,母亲住处就与自己相隔5公里,而且他还在那里工作过3年。也许是几十年的寻母之旅感动了上天,一次不经意的闲聊,终于让这对母子在古稀之年含泪相认。

  昨天,刚找到母亲的台州黄岩老人童友根眼里含着泪花,但脸上却一直在笑:“找到母亲,我真是很高兴,一辈子的心愿了了。”

  一次闲谈扯出岳父心事

  今年10月19日,重阳节,在台州黄岩区方下山林场工作的卢震,到附近方下山村童桥里找朋友童云正聊天。两人闲聊时,卢震提起了岳父童友根的一桩心事。

  童友根2岁时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抚养,从此与父母失散。童友根懂事后,就一直在寻找父母,这一找就是50年。老人找遍了台州各地,一直没有找到,这件事就成了老人的一桩心病。“我岳父只知道他是在方下山村附近被人领养的,所以,我请你帮我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老人。”卢震恳求童云正。

  老人已经70岁了,他的父母如果在世,最少也90多岁了。虽然童云正觉得希望渺茫,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回到家后,他还是和家人说了这件事情。

  听到这件事,童云正的嫂子潘秀玲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听叔公们说起,童云正的奶奶程彩珠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童云正的父亲,也是自己的公公,而小儿子很小就送人了。

  童友根会不会就是老太太的小儿子?这个猜想让大家都很震惊。“我先去看看卢震的老丈人,看看他和老太太究竟像不像。如果像,咱们再做进一步的确认,不像就算了。”潘秀玲提议。

  虽然一家人觉得这种巧合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去看一看。

  “那人坐姿和我公公很像”

  10月25日,卢震夫妇带着童云正夫妇以及嫂子潘秀玲一起去童友根常去散步的花园,偷偷地观察童友根。当时,在花园里散步的老人很多,卢震的妻子还没有说出哪位是童友根,童云正的妻子林珠就直直地指着坐在花坛边上一位老人说:“你们看,那个老人坐姿和我公公很像的。他会不会是童友根?”大家都惊呆了,那个老人就是童友根。

  当晚,几个晚辈们将此事告诉了童友根老人,老人非常激动。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再去见见93岁的程彩珠老人。

  老人那晚异常清醒

  程彩珠老人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每晚早早入睡。当天晚上,心急的晚辈们叫醒了老人,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

  平时说上3句话就会犯糊涂的老人,那一晚从头至尾异常清醒。“关于小儿子的年龄的问题,大家都不知道,奶奶说,楼上梳妆匣抽屉反面,记有每一个儿女的出生年月。后来,我们去看,果然在抽屉反面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林珠说。

  在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以前,她从来没提小儿子的事情,患病以后,她却经常在嘴里嘟囔∶“我的小儿子给我送东西来了”,“我的小儿子娶媳妇了”之类的话。大家这才知道,对小儿子的牵挂是埋藏在老人心里一生的隐痛:当年因为家境艰难,母亲不得以将只有两岁的小儿子送给没有生养的表妹抚养。后来,表妹又因为种种原因养不起孩子,将孩子送去了当时的育婴堂;她思念儿子,想去育婴堂找儿子的时候,儿子已经不在那里了,从此,母子生死两茫茫。

  母亲和我相距不到五公里

  终于到了两位老人见面的时刻。

  古稀母子的相见,没有旁人想像的激动,没有更多的泪水,甚至没有拥抱。时隔68年,终于和母亲相对的时候,童友根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而93岁的母亲也不会表达更多的感情,母子俩只是紧紧地握着手,久久没有松开。

  倒是闻讯而来的十几位亲戚朋友,把两位老人左看右看,大家都觉得两人很多地方长得很像。“鼻子,嘴巴,下巴,都蛮像的。”但是要确定是否是母子,仅凭长像、年龄吻合还是不够的。于是,几个晚辈将两位老人的血样寄到了浙江省妇幼保健院,半个月后,他们终于等来了消息——两位老人确系母子关系。

  提起这段艰难却又简单的寻母之旅,童友根非常感慨:“其实,母亲的住处和我的住处相隔不到5公里。36年前,我还在母亲住的村子里架设电线,在那儿工作了3年,也曾在附近打听,却没有找到母亲的线索。我万万没想到,母亲其实就在我的身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