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寻找服务城市与富裕农民的最佳结合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1:3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韩勋

  今年我市组团参加了首届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展示合作洽谈活动,参观了两市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大家深受启发,感慨颇深。

  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聚和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举行,集中展示了成都果蔬业、畜牧业、水产业、粮油、茶桑和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展示了成都市农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农博会吸引了15家国外企业、20家港澳台企业,签订了42亿元的国际合作项目协议。这个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交易中心、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安全监控中心组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在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中居于首位。

  已经开工建设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1658亩,总建筑面积将达45万平方米,分批发交易区、展示直销区和检测服务区。展示直销区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将以低廉价格出租给国内外农产品生产基地,用以展示各地区名优农产品,满足国内外农业企业、客商进行产品交易、展示推广、经贸洽谈、看样订货等多种需求,将成为农产品生产的“晴雨表”。

  我市2006年6月提出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主要目标,发展都市农业,农业的功能得到拓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如何在发挥好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如何把服务城市与富裕农民有机连接起来?参照上海、成都市的经验,我市有必要面向西北、面向全国,积极培育农产品大市场。

  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如果不面向国内、国际大市场,难免出现去年的西瓜、芹菜等季节性、结构性卖难问题。培育农产品大市场,特别是建设功能完善的大型批发市场,可以实现西安与国内大城市及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农产品更大范围的流通,化解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带来的压力。目前,农产品交易成本、流通成本过高,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问题。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很难降低交易成本,培育现代化、全能性的农产品大市场,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对农产品进行包装,直接送到连锁店或消费大户,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直接收益。

  培育农产品大市场,可有效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销售。现代农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化、品牌化。我市猕猴桃、石榴、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都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如果要求一次性提供大批量相同规格的农产品或全年提供相同规格农产品,还不能做到。优质的农产品没有规模,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标准化程度不够,品牌不够响亮。要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市场的问题。有了稳定可靠的销路,农产品的规模扩张及品质提升就有了基础。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物流,而现代物流是以大规模、大批量、快流通为特征的,农产品大市场的培育,必将给农民以正确的市场信号,让农民能够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相同规格的农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域优势,形成特色品牌,促使西安名优农产品扩规模、提质量、上档次。

  我市的农产品大市场建设,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实现农产品流通的集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生产基地与市场间的对接桥梁,扩大农产品交易范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商务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更好地为西安发展服务。农产品大市场是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加以扶持,农业、工商、商贸等部门应主动服务,积极促成,牵住这个龙头,以此推动都市农业发展,从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实现农产品流通增值,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服务于市民生活,服务于农民增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