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不戴手套 我给艾滋病患者看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03:2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龚莲

  采访嘉宾:卢洪洲职务: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副院长、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这天是卢洪洲教授在感染科接诊的日子,他不仅为乙肝、丙肝等患者提供诊治,还为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半天的接诊时间里,他忙着询问、检查、诊断、开处方,还要安慰那些怀疑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

  “特别是那些有过不洁性生活史的患者,非常恐惧被感染艾滋病。”卢洪洲说,有个患者因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从北京到上海,先后进行了数十次HIV抗体检查。还有一位老太太,因为担心感染艾滋病,已经连续7年前来检查。

  为何“恐艾”

  卢洪洲说,艾滋病感染者或是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恐艾”患者,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患者通常会从网上搜索各种有关艾滋病症状的资料,然后将身体上各种不适症状与各种艾滋病症状主动对号入座。

  “因为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一些患者在来就诊时,已经家庭破裂,也有的已患有严重抑郁症。”卢洪洲说,这种长期精神压力与恐惧,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这一结果又更加使他们深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但是,即使有了卢洪洲这样专业医生的细致解释,很多患者仍旧“放心不下”,他们还有可能会继续去其他医院检查,深陷在“感染了”还是“没有感染”的矛盾痛苦中。

  不必“恐艾”

  “事实上,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彻底。”卢洪洲解释说,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就是性、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一般情况下,礼节性亲吻、身体摩擦、共同沐浴等,并没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卢洪洲在接诊艾滋病患者时,不会有所避讳,即使是在查看患者身上的症状时,他也不会戴手套,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我如果紧张,病人或别的医生会更加紧张。”卢洪洲说,消除“恐艾”,医生首先要有一个示范作用。

  卢教授所在诊室的隐秘性也很好,门一关,外人根本看不到诊室内的患者是谁。但是即便如此,几乎所有的艾滋病患者仍对到医院就诊心存恐惧,害怕在就诊过程中被人认出。卢洪洲说,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极少有人用的是真名。

  “恐艾”人群

  其实,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并非没有道理。卢洪洲说,大多数艾滋病患者都有一段长达数年的无症状期(一般为时6-8年),其间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只有轻微、间断的症状,仍然可以很好地生活与工作。如果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自艾滋病病毒感染时算起,患者的生命仍可以延长20-30年。但是,如果病情公开,外界对艾滋病的看法,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环境。

  即使是在医院,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像卢洪洲一样坦然面对艾滋病患者。“特别是新进医院的员工,一旦知道抽血的对象是艾滋病患者,会特别紧张。”卢洪洲说,一些照顾艾滋病患者的护士不敢和家人说自己的工作,害怕家人反对。

  其实,“恐艾”是可以消除的。“我爱人和女儿看过我写的有关艾滋病的书,她们都了解艾滋病,所以并不为我担心。”卢洪洲说,乙肝甚至比艾滋病更容易传播。

  消除“恐艾”

  好在,一切都在渐渐好转。

  卢洪洲聘请一位心理学医生,同时让团队内的医生学习心理咨询技巧,以便在治疗中为艾滋病患者或“恐艾”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而在上海,综合性医院也在推行标准防护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医护人员即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等,也不会造成感染。这同样还可以消除其他患者在就诊时的恐惧。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