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丹”蒙曼:央视正说武则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10:50 周末

  -本报记者 孙 磊 见习记者 沈勇兵

  蒙曼:我欣赏武则天

  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评价她说:“语言风格极具现代化,能淋漓尽致且极具人性地剖析各种历史事件。”

  《百家讲坛》编导评价她说:“她可能会为《百家》创造新的高峰,她似乎是为这个讲坛而生的主讲人。”

  “学术超男”易中天称呼她为“小于丹”。

  她在一片褒奖声中登上《百家讲坛》,成为“讲坛”开办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32岁)。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百家讲坛》这个“造星工厂”的全力打造下,正从大学教授走向明星学者。

  11月27日,蒙曼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从未返工的主讲人

  “接到《百家讲坛》的邀请时犹豫过吗?”记者开门见山提出疑问。

  “没有。”蒙曼的回答也是快言快语,“对教师来说,所做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本质上来说,《百家讲坛》和学校的讲台没有任何区别,我没有理由拒绝它。”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蒙曼对《百家讲坛》出奇地适应。节目编导张长虹夸奖她时曾说:“录节目时,从未返工,在讲坛中绝无仅有。”

  据记者了解,蒙曼上百家讲坛的过程很简单,先是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讲课时,向央视推荐了蒙曼。接着节目制片方专程到中央民族大学听她上课,因觉得她所讲的主题、风格都与节目适合,因此在今年1月底让她进行试讲,3月份正式开始录制。

  “虽然之前没有上过电视,但是我并没有觉得紧张,对我来说,还是像上课一样,只不过听众换了,他们年龄层不同,又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

  蒙曼对自己的演讲风格也是相当自信:“我不会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去讲述,也不会平铺直叙地介绍整个事件的起落,而是带着问题讲,用悬疑去吸引读者,这是与传统讲法最大的区别。”

  “我和武则天挺有缘分”

  谈及为何选择武则天这个人物时,蒙曼直言是与节目组“不谋而合”。

  “说实话,我和武则天还挺有缘分的:我在本科教学实习时讲的是武则天,后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求职试讲时也是讲的武则天,这次上《百家讲坛》讲的还是武则天。”蒙曼笑着补充说。

  事实上,蒙曼读硕士、博士的时候研究专业就是隋唐史,在史学界看来,武则天在隋唐史里是一个无法跨越的人物。

  蒙曼也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对武则天的欣赏:“武则天确实伟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愿意为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经历和感情。”

  一说到武则天,蒙曼的语速明显加快了:“武则天的定论就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我个人也是这样看的,她的权力得到了正面运用。这也是她与慈禧、吕后的区别。与此同时,武则天也是一个被歪曲很多的历史人物,说她杀儿子、杀女儿、包养男宠啊,有一些是真的,但很多都是假的。在历史贡献问题上,武则天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型。”

  走红只是时间问题

  《百家讲坛》的造星效应是显著的。

  虽然到11月27日为止,蒙曼主讲的《百家讲坛》只开播了七期,但是在观众中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目前百度里已经有蒙曼的贴吧,她的粉丝们自称为“鳗鱼”。许多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还在网上打听如何能听到蒙曼上课。

  对此,蒙曼显得很惊讶:“都有贴吧了呀,我还不知道呢,在学校里也没感觉有什么变化呀。以前我在学校开社会史、宫廷政治史一类的选修课,来听课的学生曾经达到200人。不过,我现在在带研究生,不上大课了,可能其他同学暂时没机会听我上课了。”

  在网络上,粉丝们对蒙曼在《百家讲坛》中的表现评价甚高,称之为“语言流利,妙趣横生,玄机不断,层层深入”。但也有网友发帖称:“整个节目的编排太单调,蒙曼口才一般,讲的就像是背书一样,很难吸引人。”

  不论是捧是骂,蒙曼的走红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但蒙曼表示,自己还是会以正常生活为基准,“我的教学、科研任务都很重。”

  蒙曼全面揭秘武则天

  武则天“杀长子”之谜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正因为她的特殊身份,给这位女政治家带来 许多骂名,其中就包括为了登上皇位毒杀长子李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蒙曼认为这种说法应该属于历史误判。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第一个儿子,随着武则天成为皇后,李弘也子以母贵,当上了太子。因为和母亲的这种特殊关系,小时候的李弘备受宠爱和重视,8岁就开始监国听政,积累行政经验。

  但被寄予了厚望的李弘却并不具备人君应有的素质。他的身体比高宗还差。高宗得风疾(心脑血管疾病)是在成年之后,而李弘从小就体弱多病。

  根据《旧唐书孝敬皇帝传》的说法,李弘患的是瘵病,就是肺结核,这在古代是很难治的一种消耗性疾病。正因为身体不行,李弘虽然频频受命监国,但也无法真正亲理朝政,总要委政宰相,从而引发了他与武则天之间的权力冲突。

  高宗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武则天因为长期参政,对朝政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而李弘一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监国次数的增多,身边也已经积累起了一批自己的势力。如果唐高宗去世,这批人将和新皇帝一起组成新的政府。到那时候,武则天还能够控制政权吗?

  即便如此,蒙曼认为,武则天当时仍然没有杀死儿子的必要。

  “武则天以一个妻子的身份能够驾驭唐高宗,未必不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驾驭李弘。况且,李弘病体缠绵,是否能活得比唐高宗长还是问题,武则天何必要冒这样大的风险杀死他呢?”

  因此,蒙曼判断,李弘的死应该如《唐实录》、《旧唐书》的记载所言,是肺结核晚期,自然死亡。

  武则天避位之谜

  一般认为,武则天的权力欲强烈,但是,蒙曼介绍说,武则天也曾经主动要求解除权力,放弃来之不易的皇后身份。

  麟德元年(664),武则天取得了和高宗李治一起上朝的权力,从此垂帘听政,与高宗并称“二圣”。

  可是,就在4年之后,咸亨元年(670),武则天却又向唐高宗提出避位,要求放弃皇后的名号。

  分析这段历史,蒙曼觉得武则天此举实为以退为进。理由有三:

  第一,咸亨元年,唐朝政府出现暂时的困难局面,需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咸亨元年,常胜将军薛仁贵讨伐吐蕃,结果全军覆没。这可是唐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惨败。其次,咸亨元年天下大旱,关中饥馑,朝廷不得不下诏任由百姓往各州逐食,政府班子也准备东幸洛阳,解决吃饭问题。而武则天此时还面临着个人的困境。她的亲信许敬宗因为年老退休了,武则天一下子面临着朝中无人的困境。另外,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也在这一年去世了。这让武则天又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帮手。在个人势力下降的情况下维持强硬姿态会招致反感,而武则天针对时局作出避位表态,容易赢得天下人的谅解。

  第二,对高宗摆出低姿态,容易换取唐高宗的同情。武则天请求避位,就意味着向唐高宗表态,我虽然和你合称二圣,但是依然在你的领导之下,我的命运由你决定。

  第三,以一个皇后的身份要求对国事负责,等于把唐高宗逼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责任和权力具有对等性,如果接受武则天辞职,就等于肯定了武则天的政治地位,这是一个皇帝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唐高宗拒绝了武后的避位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的辞职既为她赢得了天下人的谅解、皇帝的同情,还让她的皇后位置更加稳定,堪称以退为进的政治妙棋。

  唐高宗力促天后摄政之谜

  在大多数人看来,武则天对唐高宗应该是绝对掌控的关系,但蒙曼认为,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关系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不仅仅是平等的关系,他们更是战友,存在很多共同的目标。

  太子李弘因病去世后,他的弟弟李贤被立为太子。但是,在李贤入主东宫三个月后,唐高宗忽然召集宰相商议,要让天后(武则天时称天后)摄政!这是怎么回事呢?

  蒙曼称,所谓摄政就是临朝称制,这是一项非凡的权力,如果这个动议通过,武则天就将独自面对群臣,处理国政,而唐高宗就等于退出政治舞台,武则天的地位将等同于皇帝,只不过没有皇帝的头衔。

  那么唐高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有人解释为唐高宗病体难支,有人则指责唐高宗昏庸,不爱江山爱美人。蒙曼认为这两种解释都很难成立。

  “首先,如果唐高宗真的病体难支,可以直接传位给太子,当时的太子李贤已经二十二岁,随时可以接班亲政。其次,唐高宗并不是一个昏聩的皇帝,他和武则天的关系也应该是以他为主的二人合作,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他会为了取悦武则天而放弃统治。”

  那么,唐高宗为什么要提出天后摄政的议案呢?蒙曼认为,这个提案恰恰证明了唐高宗的权力欲望。当时的唐高宗已经缠绵病榻,无法亲政。如果他传位太子,那就只能当太上皇,而当太上皇就意味着彻底放弃权力,永远不能再收回。而如果让武则天摄政,一旦唐高宗身体好转,他还可以收回权力。

  “所以说,唐高宗让武则天摄政,不是因为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恰恰是因为他太爱江山了,即便身患重病,也不能让别人,哪怕是亲生儿子夺走!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他为什么不怕武则天取代自己的位置呢?我想,我们之所以觉得武则天可能夺取权力,是因为我们是站在今天的位置回头看历史的,我们知道了武则天最后当皇帝的结局,才会认为给她任何一点权力都是危险的。但是,唐高宗不可能有我们这种事后的聪明,在武则天以前,无论皇后多么有权力,最后都没有取代皇帝,所以,唐高宗没有这种防范皇后的先见之明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后摄政的议案最终因为大臣的反对没能实现。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到,武则天的崛起其实是她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的结果,而唐高宗在此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我们心目中懦弱丈夫的角色。

  武则天私生活之谜

  对于武则天的私生活,蒙曼认为,武则天一共有四个男宠,这是事实。应该从两个角度评价这个事情。第一,武则天是皇帝,而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武则天没有超越一般皇帝。第二,在她当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里,她一直力图把男宠控制在私生活的范围内,男宠的参政能力有限。

  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他原名冯小宝,在白马寺出家当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白马寺和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二人因此相识。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就让冯小宝随便出入后宫,为了掩人耳目,对外说是让冯小宝进宫搞建筑,后来又把他的名字改为“怀义”,赐给他薛姓。

  薛怀义凭着过人的聪明,加上当年的感情,很得武则天的爱惜。

  武则天宠薛怀义宠了大概十年左右,又宠上一个叫沈南蓼的御医。薛怀义出于嫉妒,一把火烧掉了耗资巨万的万象神宫,武则天却不予追究。而后薛怀义日益骄横,终于引起武则天的厌恶,指使人将其暗杀。薛怀义死后,已过中年的沈南蓼温和有加,却身心虚弱,满足不了武则天的要求。

  武则天七十多岁的时候,又有了两个男宠,一个叫张易之,一个叫张昌宗,这两个人很年轻,长得很白,武则天开始并不敢把他们公开弄到宫中,而是以让他们到宫里写书作幌子。她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宠了八年,最后这两个人一直陪她到死。

  蒙曼称,武则天最终被政变废黜与男宠有关。因为二张在后宫恣意专横,结党营私干预朝政,引起了众怒。终于在神龙元年,张柬之等策动了“宫廷政变”,杀掉二张,武则天也在病榻上被“请”下御座,让位于中宗。

  千古女帝,史家观点大PK

  历史上对于武则天这一唐初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褒贬不一。从唐中宗时期起,陆贽、李绛、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的评价很高。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男尊女卑思潮的泛滥,对武则天的历史评价也越来越低。那么,现代史学界对武则天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隋唐史专家吴丽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工作者摆脱了封建伦理的观念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其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评价其历史地位。”吴丽娱告诉记者,“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也发生重大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武则天的还是居多。”

  据介绍,在武则天是非功过的问题上,史学界总体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武则天是一个遭否定的历史人物。熊德基先生在他的论著中称: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取信任,当上皇后,掌握大权;培植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用两面派手法扩大权势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崇信宗教,愚弄人民;失掉安西四镇,危害国家的统一。总之,武则天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全面倒退,使“唐朝的全盛时期的到来,比量明清都要推迟三五十年”。还有的专家补充说:武则天打击士族不具有调整生产关系的关键意义,因此不能把这看成她的功绩。又指出她破格用的人是帮她铲除异己的酷吏和拥护她称帝的小人;她并没有缓和高宗以来的阶级矛盾,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激化。她过大于功,是一个应否定的历史人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应当肯定。她继承了唐初“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的省徭役、不夺其时的政治方针,比较重视农业,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因此,社会经济上升,人口增长。同时认为,她是注意破格用人,知人善用的,不仅在当时,也为开元初保留了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还认为,她在巩固封建国家边防,改善唐和边疆民族关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此外,她还保持了唐太宗的纳谏作风。在她当政时期,阶级矛盾还是比较缓和的,贞观以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对开元全盛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史学界在肯定武则天的同时,对她任用酷吏,大肆杀人,崇信佛教也作了深刻的批判,并指出她是一个封建时代的专制君主和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表。

  “我认为武则天是巩固发展了当时的政治基础,没有武则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没有玄宗的‘开元之治’。”吴丽娱向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但目前对武则天本人评价上,还没有一个定论,大多学者研究的只是跟武则天有关的历史事件或者当时的政治制度等,一般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的。”

  一代女皇的淫乱野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女皇帝。人们说到皇帝,常常会首先想到“三宫六院”、“佳丽三千”。那么作为女皇帝是否也需要“三宫六院”、“俊男三千”呢?

  据野史记载,武则天称皇帝后,后宫养了很多面首,其中武则天较为宠幸的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和沈南蓼、薛怀义等。但风流的武则天一旦有了性自由以后,她是不可能只拥有几位面首就满足的。她开始大胆放纵自己,嗜欲无度,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搜罗面首。  

  武则天面首的来源有很多渠道,首先是一些朝廷大臣为讨好女皇,自荐为武氏广择“美男”,如挑选美女一样,挑选貌美体健的男子,结果被选入宫中的,个个貌比潘安。然而选嫔妃有姿色就够了,但作为面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不够的,绣帏之间,武后不能够随心所欲,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可怜那班徒有其表的俊男儿,往往进宫不出三五天就被侍卫捆了手脚,扔在御苑的万生池中,喂了蛇蝎。

  其次,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太平公主所献。作为武后的女儿,太平公主独具慧眼,一眼看穿母后的苦楚,于是亲自出马,以身试验,终于物色到难得的“宝物”,送予母后。张易之、张昌宗、沈南蓼这些以“阳道壮伟”而受武则天宠爱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经过太平公主亲自体验、细心挑选的。唐朝享乐事件中,母女共用一男,大家共享,也成为时尚。

  另外,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男子向女皇“毛遂自荐”。

  据《旧唐书》载,柳良宾是由自己的父亲推荐的,同时被荐的有侯祥云,“子良宾洁自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吏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奉宸内供奉”。除了自己的女儿推荐、官僚推荐、男宠自荐,武则天还经常密派宫廷内的官员到民间秘密搜罗。据说当时宫中女才人上官婉儿就曾接受过这样的任务。上官婉儿出发前,武则天还就如何挑选男子向她面授机宜:男子鼻子大、隆直,必阳道壮伟。

  经过这众多途径,武则天的后宫自然“面首三千”了。为了对这些面首加以管理,公元698年,则天女皇成立了控鹤监。控鹤监是则天朝所独设的一种机构,它的设立,大概是与则天女皇的崇道思想有关。

  公元699年元月,则天女皇又设控鹤监丞、主祭官;到了公元700年初,则天女皇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与过去“三宫六院”无异,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

  “戏”说武则天

  根据旷世女帝武则天改编的影视作品也不胜枚举,而多数带有戏说的成分。

  李丽华版

  戏说指数★★★

  《武则天》

  1963年出品

  在这部由邵氏公司出品的电影中,出身梨园世家的李丽华成为了“银幕武则天第一人”。

  潘迎紫版

  戏说指数★★★★

  《一代女皇》

  1985年出品

  这部经典之作当时在台湾创造了收视神话。潘迎紫版武则天更具有女皇风范。

  归亚蕾版

  戏说指数★★★

  《大明宫词》

  1999年出品

  归亚蕾把武则天演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股天生皇族般的气质。

  冯宝宝版

  戏说指数★★★

  《武则天》

  1984年出品

  冯宝宝扮演的武则天成为了大家的挚爱,可以说她将一代女皇的独立与倔强凸显得最为强烈。

  刘晓庆版

  戏说指数★

  《武则天》

  1995年出品

  这部央视大戏跨度长,较为尊重历史。已44岁的刘晓庆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武则天从十几岁不谙世事的少女一直演到老。

  贾静雯版

  戏说指数

  ★★★★★

  《至尊红颜》

  2003年出品

  典型的戏说版,武则天若真要像她那样,早被弄死过千回了。

  个人档案

  蒙曼,1975年生,满族人。1992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

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