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周末报文化使我永生难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12:15 周末

  探亲

  周末报文化使我永生难忘

  -何敏翔

  何敏翔

  原周末报编委

  现江苏省报纸副刊编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记得当年我和同仁讨论过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报纸叫大报。我认为报纸的开幅并不能说明报纸大或是小,一张报纸在社会上有极强的影响力,拥有一群热心的读者和作者,并且有很大的发行量,这样的报纸尽管只有四开四版,它依然是一张大报。

  我们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编辑和记者,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强烈的自信与自豪感,充满热情地为这张报纸奋力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这张报纸由四版而八版、而十六版,由黑白而彩色,六七十万的发行量,使当时的这张报纸在江苏报业中业绩骄人。当时一个省领导说,在北京,他只能看到江苏的两张报纸,而其中周末报知名度更高,他祝愿我们努力把这张南京的“名片”办得更好。

  做好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不断进取的意向和高度的责任心。办好报纸,当时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我们为一个主题策划,为一个采访对象,为一个标题,甚至为了一个字而绞尽脑汁。我们周末报同仁在贴近性的大众诉求下谋求办报的高品位、高格调,在成为办报精英的追求中办出精品。

  我当时编周末报的文艺副刊《人间》。周末报的文艺副刊从80年代起就是报纸的一个亮点,它举办的微型小说大赛当时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让这个《人间》出彩,我力图使它平民化,更为贴近百姓生活。大量的工作换来了读者极好回应,江苏的作家们热情地为《人间》写稿,文学爱好者们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一个创作园地。《人间》的一个征文活动,来稿每天都是几大邮袋,一群人每天都在帮我分稿,尽管每天看稿分稿累得人精疲力竭,但心里却非常舒坦。

  离开周末报已经很多年了,我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同仁们那种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报敬业,任劳任怨的《周末》文化,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同仁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状态,当然,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份共同工作奋斗的珍贵友情。

  作客

  我的《周末》情缘

  -马英仁

  1982年,是《周末》诞生的一年,也是我工作上开始转型的一年。此话怎讲?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年出差北京,在老同学家中偶遇《周末》,立刻把我吸引住了,犹如“一见钟情”。那些不畏艰险、独辟蹊径的人的事迹,打动了我。因为从1982年起,我们科研单位实行体制改革。过去科研经费由上级单位提供,每年数百万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从这一年起,科研经费每年要削减20%,5年内减毕,彻底改变“吃皇粮”的局面,迫使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就在这时候,我吸取《周末》上介绍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和精神,毅然到郊区搞新品开发,建立生产线,由纯粹的科研人员转型为搞生产的技术人员,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切从经济角度出发,必须考虑成本核算,一定要做到“自己养活自己”。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终于打开市场,产生了经济效益,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南京的两家大公司。我也常常出差去南京,常到迈皋桥附近的报摊买《周末》。住的时间一长,摊主老王与我熟了,有时候我去迟了,他还给我留一份,使我很感动。我如饥如渴“品尝”《周末》,尽管出差在外,还坚持做读书笔记,写些心得体会,从中吸取营养。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出差回沪,老妻的第一句话就是“《周末》有 ”,我就把厚厚一叠《周末》递给她,了其心愿。女儿见我南京出差回来,过去一直是问:“盐水鸭带了吗?”后来改问:“《周末》带了吗?”

  我好奇地问女儿:“你为什么喜欢《周末》?”她的回答很干脆、很简单:“品位高、有看头。”想不到她马上反问我:“老爸,你呢?”我说:“我很感谢《周末》,它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4日,我们几位老同学在南京聚会,当晚我住在过去出差常住的宾馆内,晚饭后散步,路过那风雨20余载的老报摊。摊主老王眼力敏锐,一眼就认出了我,一番寒暄后,他悄悄告诉我:“明日《周末》大改版,免费赠阅,早些来哦!”翌日清晨,我因整理行李晚了一步,眼看“曲终人散”,忽然远远看见老王向我招手:“老先生,我给你留了一份!”我显得不好意思,他幽默地说:“这在我的权力范围之内!”这天是10月25日,是《周末》全新改版进行发行宣传的大喜日子,为此,我感到十分荣幸与自豪。在南京返沪的火车上,我一口气把《周末》看到了上海。

  回想《周末》度过了近26个春秋,正值青春年华;如今我虽年迈退休,但手中持有《周末》,心中感到温暖和亲切,阅读更加仔细认真,我的《周末》情缘也更加深厚。我有信心,伴随《周末》美好的未来,健康到永远。

  《周末》在这里

  《周末》在东山岛

  风动石在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塔屿在铜陵镇东侧。以风动石为中心,加上铜山古城、塔屿和西面的九仙顶、南面的马銮湾,构成独特完整的旅游景区。

  风动石,又名兔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石体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所题“铜山风动石”。在风动石前的一块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诗:“造化原来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飙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

  人们常说,到了闽南,不到东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东山,不到风动石,则更是一大憾事。所以,我请《周末》到风动石一游。 福建漳州 欧诗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