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最大古墓和最完整墓室现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02:00 石狮日报

  

最大古墓和最完整墓室现身
本报讯经过一周的艰苦挖掘,一座最大的和最完整的六朝古墓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此座墓室的墓砖上还发现了新品种的“鱼纹”墓砖。

  昨日,考古队温队长告诉记者:“古墓宽1.82米,长5.1米,券顶到墓底的高度为1.54米,是到目前为止此次考古中挖掘出的最大型的六朝古墓,且墓室保护得较完整。”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墓保留有完整的甬道、券顶、封门,而且砌工非常精细,周边的夯土非常结实,留下了考古人员在挖掘时斧头的印迹。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主墓室的地板上被揭掉了一层地砖。“根椐主墓室土质淤积及树木根系延伸的情况,此墓极可能在古时已经被盗。”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此墓的墓砖仅有少数印有鱼纹和钱纹,由此猜测墓主可能是个朴素之人。

  记者看到出土的鱼纹砖与去年出土的鱼纹砖不同,仅是绘出了非常简单的鱼形。(记者洪亚男文/图)

  六朝古墓出土“闽南方言实物证据”?

  本报讯连日来,考古专家一直在研究出土“元兴三年七月五日”纪年砖的东晋古墓墓砖上的模糊字及花纹,目前依稀可辨出其中一字为“水”。此字会不会是闽南方言字?假如是,那么闽南方言在东晋时就有了实物证据。

  昨日,记者与泉州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再次来到这座东晋古墓,对“水”字进行研究。据陈副馆长介绍,“水”字极有可能是墓主人的名字或者姓,而且墓主可能采用的是闽南方言。当然这还要请方言学家进一步考证。

  据悉,闽南语的发源地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福建,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闽南语还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最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语调。(记者洪亚男)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