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史上最牛乞丐”济南诉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11:18 国际在线

  夏海波的人生经历真如他所说吗?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武汉《幸福》杂志社、湖北省天门市中学、他所在的镇政府、村委会。经印证,他向记者所叙述的相关内容是真实的。记者查看了他的病例,并向有关医院做了求证,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不少市民对其行为存在较大的争议。

  使用手机,拥有自己的“乞讨名片”

  现在有博客、QQ号……

  不觉间成为“名丐”,网友戏称“史上最牛乞丐”

  昨天上午,记者是通过拨打手机的方式,与刚刚抵济的“当代名丐”夏海波取得联系的。他刚下火车时,就有热心读者看到了他的身影,而且得到了他的名片。对于这位“史上最牛乞丐”,记者去年就有耳闻。当时记者便想,当乞丐还光彩了,值得如此宣扬,他到底有何动机?在大量的媒体报道中,是否存有虚假成分?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记者想要会会他。

  泉城路上会“名丐”

  “你好,记者吗?我现在泉城路附近。”拨通手机后,夏海波告诉了记者他的具体位置。记者找到他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市民。

  夏海波衣着不整,身体羸弱,头发凌乱,身高1.6米左右,拄着一根竹棍,戴一副近视眼镜,拉着一个便携式折叠车,上面放着一个编织袋。他身体前后均挂有带字的纸张,胸前的纸片上写有“要饭”、“9195.com(谐音救一救我)”和英文“beglife”(乞讨人生——— 记者注)字样,身后的纸片上则挂满了众多媒体对他的报道。记者注意到,他的下肢变形较重,无法如常人般做屈膝、蹲地等动作;双手手指也已变形弯曲,无法正常并拢。“这不就是那个‘史上最牛乞丐’吗?现在到我们济南来了。”不少路人充满好奇,纷纷驻足关注。他则从容地向路人递上自己的名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头衔”、姓名、网页地址、QQ号码、电子信箱等。可能担心记者怀疑,夏海波出示了他的身份证、残疾证等证件。证件显示,他1982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梅河村,现年25岁。“我是从郑州刚赶过来的,现在天气太冷了,我在济南也是暂留,再往南走,到南京、杭州等城市,然后取道回家。”记者了解到,从去年7月24日开始,他的乞讨路线转战南北,去过近20个城市。

  自述:一场疾病改变命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99年,夏海波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天门中学。“2000年3月,高二下学期,一次感冒令我高烧不退,医生说是风湿热,要住院。谁知,噩梦就此揭开了序幕。在家务农的父母四处筹钱,很快就负债6万多元。”他回忆说。“起初我并没想到要乞讨。停学以后,我一边看病,一边琢磨着找一份工作给家里人减轻负担。2001年,武汉有一本刊名叫《幸福》的杂志,刊登了我写的一篇文章。之后我收到了一个在长沙上大学的女孩的信,接着我们相恋了。女友从长沙大学毕业后,到武汉一家酒店工作,我也去了武汉和她住在一起。”“当时,我的病情愈加严重,生活全靠她每月800元的工资,作为一个男人,我当时很自卑。为了减轻她的负担,我在武汉找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但那时我的指关节已变形,很快被辞退了。为了不再拖累家人和自己喜欢的女孩,我想到了乞讨。行乞的收入还可以,可女友却因此跟我分手了。”说到这里,他眼中流露出一丝忧伤。

  对话:“最牛乞丐”坦露心迹 “四处乞讨,知道不光彩”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现在至少还能自理,也还可以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什么要用尊严换生活?

  夏海波(以下简称“夏”):这样收入多一些,因为我需要钱去治疗、去做一些想要做的事儿。对我来说,目前这也是投入最少,收入最多的做法了。现在,我至少不用再向家里要钱了,还能有些存款。但有时自己也很失落,感觉没自尊,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大学毕业了,有的已经读研读博了,感觉实在没法面对他们,不敢跟他们联系。记:今天上午来济南后,收入多少了?

  夏(笑了笑):刚来没多久,才两个多小时,其中一些时间还在接受你采访。但已有一位好心人给了10元钱了。

  记:乞讨,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夏:一开始也很犹豫,但我认真观察过其他的乞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2006年7月24日下午4点,我决定尝试去乞讨。因为我的病让我很难下蹲,所以我就做了一个牌子,来到人流量比较大的超市附近,犹豫了很长时间才挂上牌。不久就有人围过来,给了我10元钱,这便是第一笔收入。其实当时我只是想试试,没想到当天挣了40元。有了这一次,以后就慢慢坚持下来了。“‘最牛’头衔,网友戏称的”记:你现在有博客、QQ号……还通过各种媒体自我宣传,这样对你的乞讨是不是有利?

  夏:当然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技巧,行乞也要技巧,也需要包装。就像一个商店开张首先要挂上店名,贴几张宣传海报一样,我说英文、发名片、写博客等,为的就是有更多人了解我、关注我,从而给我帮助。记:“史上最牛乞丐”这个头衔怎么来的?

  夏:今年6月的一天,我背着这个牌子在武汉乞讨,一个看热闹的摄影爱好者对我的这个创意很感兴趣,他给我拍了几张照片。不久,一个网友告诉我,说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我乞讨的一组照片,标题叫“现代乞丐下水”。很快,网民便将发生在重庆的“史上最牛钉子户”的称谓转移到我头上,“史上最牛乞丐”正是网友赐予我的,也是一种戏称吧。从那后,我的博客点击率开始飙升。“四处漂泊,我已厌倦了”记:一个人漂泊在外,再加上身体有病,这一年多你是怎样挺过来的?

  夏:现在我已很厌倦了,干这个特别浪费时间。天气好时,我露宿街头,要不我就找个小旅馆,或是到网吧里通宵上网,一晚上才要七八元钱。长期漂泊在外,对我类风湿这病也特别不好,我现在一直吃着药。在南方乞讨的时候,那儿的乞丐特别多,我还被打过,被抢过。记:一年多来,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夏:酸甜苦辣都有,但是很多人真的有爱心。因为他们的爱心,我们这些乞丐才能存活。“再干50天,就要收山了”

  记:这种生活还会持续多久?

  夏:再干50天就不干了,回家干点想做的事。

  记:有什么人生规划吗?

  夏:这一年多来,多少攒了一点钱,存在银行了,但远远不够。这一年多的经历,是我很大的财富,我想创作一本书名叫《人间有爱》,已经写了几万字了,准备写20万字,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给带来一些收入。然后,我希望在高校附近开一家小店,卖书,里面还有电话超市,我可以看书,上网,还能有收入,攒起来再用来治病。

  “名丐”行为引争议

  夏海波的人生经历真如他所说吗?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武汉《幸福》杂志社、湖北省天门市中学、他所在的镇政府、村委会。经印证,他向记者所叙述的相关内容是真实的。记者查看了他的病例,并向有关

医院做了求证,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不少市民对其行为存在较大的争议。记者登录他的博客后,网友们的评论也莫衷一是:批驳方:

  市民李先生:成为“最牛乞丐”本身并不值得赞赏。毕竟,再“牛”的乞丐也还是乞丐。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受人恩惠。从个体权利来讲,一个人有选择乞丐职业的某种自由,旁人毋庸置喙,但是这种自由并不值得提倡。同情方:市民王女士:夏海波的情况很特殊,他身有残疾,家境窘困,对此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但我们更希望这只是他暂时的选择,而不是长远的选择。我们更希望看到夏海波有理想、有追求的那一面。 (作者:记者 孙华)

  来源:济南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