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师爷”单腿站讲台37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11:39 海峡都市报
“师爷”单腿站讲台37年
阮文发

  N本报记者 阮友直 李帅 包华

  实习生 潇璇 魏林可 文/图

  □人物档案

  12号候选人

  阮文发,55岁,漳州市龙文区翁建中心小学老师。

  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蜷曲,只能靠单腿跳跃行走。从1969年到2006年,他任教于石洲小学,从民办教师干到公办教师,再当上校长。石洲小学建在一个偏远的山坡上,家里到学校,上上下下120多级台阶,每天往返两趟,阮文发要跳上跳下500多级。由于台阶上有泥沙,会打滑,阮文发长年打着赤脚,左脚脚掌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他打趣说就像特制的鞋底。

  阮文发上课从不用拐杖,把200多名辍学的渔村孩子带上岸来,送进了学校,使整个渔村小学的入学普及率达到100%,并培养出多名大学生。

  阮文发,这个仅有初中文化、偏远渔村的教师,取得了高级职称,先后获得省先进工作者、自强模范、十佳职工以及“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还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感动缘起】

  阮文发一条腿残疾,他有理由选择离开。然而,从教学点成立起,他一教就是37年,成为村里唯一的两代人教师,被当地人称为“师爷”。

  他上课从不用拐杖,站立课堂教学万余小时,“在课堂上,拐杖敲来敲去,会影响孩子念书。”

  考虑到阮文发行走不便,学区几次想将他调走,都没有成功。上世纪80年代,学区曾将阮文发调离,但仅过了一个学期,他又回来了。调其他老师到石洲,都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呆不住。阮文发舍不得渔村的孩子,最终还是回去了。

  一个人的坚守改变了一个渔村。在阮文发的努力下,石洲村往昔“一穷二白”的教育窘况渐渐改观。村民有了文化,懂得了用先进的设备捕鱼,收入大幅提高。村干部说,村民现在人均6000多元收入,这时面有阮老师的功劳。

  【领悟感动】

  “我要当老师,不能看着村民当文盲”

  阮文发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蜷曲,比左腿短了一大截。初中毕业后,当时村里希望他留村工作,特地提供了两个职位让他选择:一个是在村部当会计,一个是到村办教学点当民办教师。当时,石洲小学设在半山腰,而阮文发的家在学校对面的半山腰,上山下山有120多级水泥台阶。村民们认为阮文发一定会选择当会计,阮文发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当教师,“我是村里第一个有点文化的人,不能看着村民永远当文盲。”

  石洲小学只是一个村级小学,学生最多时有一百二十多名,教师像走马灯似的换。1969年,刚当上代课教师的阮文发便担任了小学二、三年级复式班的全部教学工作,让他累得够呛。每天,教室后排的学生问问题,他跳到跟前,一句一句地解释,然后跳回讲台……一堂课下来,他没有坐下过,只是偶尔用肘部拄着讲台歇一歇。

  “这么多年来,我最伤心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辍学。”阮文发说。他靠着单腿,跳遍了石洲村各家各户,先后把两百多名已辍学的孩子带回学校,使村里小学普及率达到100%。

  石洲村村主任张峰森说,“这个村至少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应该感谢阮老师。没有他的坚持,很多村民可能还是文盲。”

  “渔村需要我,再苦再累也得留下”

  小渔村条件艰苦,公办教师没人愿意来,代课教师也常常是教一两年就走了,而阮文发一干就是37年。

  1990年暑假,学区领导考虑阮文发单腿跳台阶不易,决定让他异地任教。消息不胫而走,几名家长赶到阮文发家中,哀求说:“如果你调走了,咱家的孩子咋办?”

  阮文发当即表态:“没有渔村就没有今天的我,既然渔村需要我,再苦再累我也得留下!”这时,妻子蔡秀碧哭着冲出房间,“求你了,还是走吧!每天看你在那狭长的台阶上跳上跳下,我怕啊!”

  短短的话语,只有阮文发才能品出其中的沉重。1996年的一天晚上10点,他刚辅导完学生从学校出来,不慎摔倒了……蔡秀碧拿着手电筒顺路寻找,发现丈夫晕倒在台阶上。

  这样的事,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唯一值钱的,是借钱买的摩托车”

  1998年,阮文发来到新石洲小学任教,并担任了校长。搬进新学校的第一天,阮文发心里就凉了:简易的6间校舍,没有办公室、没有围墙,甚至连厕所也没有!阮文发决定自己动手改变教学条件。

  于是,阮文发一方面配合村里争取政府投资款,一方面向主管部门求助。款没到时,阮文发便央求渔民们帮忙,他自己总是先挑重活、干累活。手磨出了血泡,脚被砖头砸伤了,阮文发都顾不上。终于,学校新盖了办公室,筑了围墙和校门。

  阮文发的家,安在两间废旧教室里。家里唯一像样的家具是一套半新的木沙发,一台备课用的电脑,还是向学校借的。工作将近40年,阮文发几乎没有积蓄,蔡秀碧说:“我们唯一值钱的财产,就是几年前买的那部摩托车,当时还借了钱。”

  再过5年,阮文发就要退休了,他说他还要跳5年,退休后再用拐杖。

  支教老师讲述感动经历

  本报讯 昨天下午,福建师大新校区生活区共青团广场人头攒动,一千多位师生在此集会,举办“福建师大西部支教志愿者”参评2007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助选活动,这标志着福建师大“助选团”正式成立!当天,一千余名学生代表全校22个学院两万多名同学宣布成立助选团,其规模在历届感动福建活动中都是最大的。 舞台下,同学们争相在助选横幅上签字,发放助选资料,将本报《干涸西部 他们带来海的气息》的报道,放大并制作成展板,福建师大党委副书记郭绍生等老师也在助选横幅上签了字。 舞台上,同学们除了用独唱、街舞等方式庆祝助选团成立外,还用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作为素材,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诗歌。历届支教老师登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经历的故事,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2007,究竟谁会是感动福建人物,需要您的支持。如果您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可按动拇指,用以下方式投票:编辑短信“M+候选人编码”,移动用户发送到106210661,联通、

小灵通发送到1062881155,资费每条0.5元,不含通信费。实时得票情况及“感动福建”专题,可登录海都资讯网(www.hdzxw.com/Index.html)或新浪网“感动福建”专题(news.sina.com.cn/z/2007gdfujian)查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