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天一“生水”还是“生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10:28 温州都市报

  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近日首次在夜间开放,与此同时,馆藏的1000多册珍贵古籍也第一次与公众见面。这打破了440年前,天一阁藏书楼主人范钦立下的“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族规。

  400多年的规矩就这样被打破了,多少叫人有些遗憾。或许天一阁的管理方本应该把这一规矩坚持下去,这座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也不应该成为一个夜间开放的旅游景点。

  天一生水是我们熟知的一个典故,这就是说藏书的地方怕火,不喜欢人多,应该是一个清幽的所在。而如今呢,面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光溢彩的灯光,天一阁的宁静已然被打破,我们丝毫读不到书香的味道,倒是多了几分世俗气。

  天一阁之所以能够雄踞世界四百年,这跟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不无关系。范钦生前就将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天一阁全部藏书,一份是万两银子。长子大冲放弃万两白银而取藏书,继承了父业,并立下了“藏书不分,为子孙共有”之约。当“代不分书,书不出阁”作为规矩被后人坚守时,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天一阁。笔者也不赞同将那些珍贵古籍束之高阁,使藏书流于形式,丧失了传播知识、惠及大众的功能,但是笔者要问的是为什么非得在夜间开放?难道我们看到的天一阁的夜色就是古时的样子吗?明朝的红烛,今日的霓虹,怎么会一样呢?

  当众多的游人把天一阁当成了游览之地,醉心于它的园林,沉迷于它的夜景之时,这说明天一阁已然同夜市无异。那些展出的珍贵古籍更是有关部门吸引游人的噱头,只不过打着文化的幌子。“这些古籍真迹不容易保存,所以只能向公众开放10天。”既然不容易保存,还这样糟蹋那些珍宝一样的古籍。“曝书去湿防霉变,英石芸草辟蠢鱼。”可见当初人家对天一阁藏书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其实将馆藏图书上网比公开展出要好得多。

  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使山西的乔家大院的游人挤破了脑袋;而今年热播的《天一生水》,也会勾起人们对天一阁的好奇。白天开放还不够,还要夜间开放,管理部门的新卖点必然会使天一阁火热异常。在纷纷打造文化旅游,开发文化资源的今天,这或许算不上什么,可文化保护呢?笔者闹不清的是,天一阁的夜景真的有那么好看吗?丝竹声声里哪还找得到文化的影子。“天一生水”也许应该改成“天一生‘火’”了,火爆的游人、火爆的门票,“烧”掉的是一个有着文化味儿的天一阁。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