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塞罕坝林场造林人:血汗植出北半球最大人工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10:29 燕赵都市报
赛罕坝林场 本报驻承德记者陈宝云 事迹回放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当时针自300年前清王朝在此设有“木兰围场”开始转动,这里的色度变化记录着人与自然的一段值得我们反思与敬畏的历史。 此处有个动听的名字,叫“塞罕坝”,系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清初,康熙于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开围放垦,从此森林遭到砍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 1962年,为了“建成华北地区中小径级用材林基地;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原林业部决定在这片荒原上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 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首先在这里扎下了恢复森林、重涂一片绿的梦想。也许来此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这块荒无人烟的塞外高原。塞罕坝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平均海拔1500多米,降雨少、低温、多风,无霜期年均仅为62天,年积雪长达7个多月的高寒气候,荒原上的树苗能否经得起风雨,让人怀疑。 建场之初,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实际行动开始了创业历程,吃的是全麸黑莜面,酸菜、土豆和咸菜是他们最好的副食;住的是干打垒和土石结构的草房。造林季节,创业者们几十天吃住在野外。由于当时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粮食奇缺,创业者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造林一边种粮,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保证了林业生产。 正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队伍,在与世隔绝的的生存环境,无数次的失败以及一场场的自然灾害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育苗和造林全套技术,填补了国内林业生产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从1962年至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共造林96.08万亩,总计3.2亿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率之最。20世纪80年代后,林场在继续石质山地、干旱沙荒地造林攻坚的同时,突出以防火、防治有害生物为主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森林抚育,积极发展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种苗花卉等产业,在突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开始在多种经营上做文章。 45年间,林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142万亩经营面积上,塞罕坝人建起了110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78%,拥有固定资产和林木资产26多亿元,现已成为集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经营、森林旅游和多种经营于一体的北半球最大的人工林林场。 如今这百万亩林海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防止了该地区森林退化为草原、草原再向沙漠退化的演替进程,保护和涵养了滦河、辽河的水源,每年向两水系输入淡水400多万吨。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塞罕坝,已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而今当我们穿行于这片一望无垠的林海时,在领略美景、聆听鸟鸣的同时,更应向那些我们记得的和无数不记得的造林人深表敬意。 报道影响 本报8月19日,专门推出《塞罕坝春秋》特刊,通过大篇幅的文章,跟随林场创业者的思绪,又再次重温了那段塞罕坝机械林场由小到大的艰辛历史。如今的林场人仍日复一日地生活和守护在那片“美丽的高岭”,而外面来的人,除了领略如画的美景外,也懂得了每棵树都有着它与造林人的一段故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