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妈妈,我爱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10:17 河北日报

  她是那些曾经流浪街头的孩子们心中最亲的“妈妈”,她教给他们一技之长,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面对她,孩子们最想说的是——妈妈,我爱你!

  在省会新华区赵陵铺镇赵二街社区,有位爱心妈妈,她就是已经为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孩子们义务服务了五个年头的李玉娟。

  李玉娟和少保中心的孩子们结缘是因为理发。

  2002年,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成立后,想找一家理发店给接收来的孩子理发。但因为每个月都要理,并且少保中心接收流浪儿童的时间不固定,理发要随叫随到,开始联系的几家店都没谈成。后来,少保中心工作人员找到李玉娟,热心的她没多想就应承下来,原计划付给的报酬,也被她一口回绝。“孩子们挺可怜的,这份钱我不能收!”

  从此,李玉娟成了少保中心的“常客”,每个月定时上门给孩子们理发。有一次,晚上10时她接到少保中心的电话,需要给新接收的几个孩子理发,李玉娟二话没说,收拾好工具骑上自行车就去了。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李玉娟已义务为孩子们理发5000多人次。

  少保中心收留的孩子迟早要回归社会,这就必须要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李玉娟主动要求承担起了少保中心理发班的课程。在课堂上,她给孩子们讲理发的知识、技巧,讲亲情、友情,讲做人的道理。她还把一些孩子接到她的理发店里边学习边实践。

  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长了,李玉娟产生了把孩子接回家的想法,以便让这些心灵受过创伤的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几年下来,李玉娟身边的孩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不变的是孩子们对李玉娟“妈妈”的深情。去年,李玉娟的脚不慎扭伤骨折,在家休息的那段时间,此前被李玉娟接回家住的刘涵给她洗脚,揉腿,问长问短。“用感恩的心去对待那些孩子,用爱心去影响他们。”李玉娟说到了、做到了,也欣慰地得到了回报。

  “帮助这些流浪的孩子是我的一份责任。”目前,李玉娟正在积极筹办“青少年希望爱心家园”,她希望通过这个机构来唤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爱流浪儿童,为他们搭建一个免费教育、培训技能的平台。此外,她还计划届时把贫困家庭孩子和残疾人都纳入救助范围。

  本报实习生刘佳瑞 本报记者曹丽娟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