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络史上最牛系列年终盘点:折射社会浮躁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17:02 新华网
网络史上最牛系列年终盘点:折射社会浮躁心态
长春女小偷惹火网络。记者 施忠威 截屏

  近日,一则有关长春“最美小偷”的视频在网上被炒得火热,点击率不断攀高。这一段视频引起人们关注的兴奋点并不在于小偷盗窃行为本身,而是被定格在了行窃者的容貌上。人们纷纷打开视频只为一睹这个“最美小偷”到底有多美,观赏的色彩明显多于谴责的声音。明明是一个法制事件,最后却变成了娱乐新闻。

  盘点2007年热闹非凡的网络江湖,由“史上最牛……”“最帅……”“最美……”等构成的“最系列”语言族群一时抢尽风头,变换着各种组合方式铺天盖地袭击着网友的眼球。透过“最系列”中的一个个事件和人物,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恶搞与八卦“精神”的滥觞,而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属性则被冲淡和漂白。

  网络“最系列”究竟折射着怎样的一种社会心态?在当今社会,是否只有用娱乐之水浸泡过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习惯了在喧嚣的网络中极端的传播和欣赏方式的人们还能否找回看待事物的平常之心和平和之态?网络“最系列”的泛娱乐化,留给人们的忧思可能远不止这些。

  从“最牛钉子户”到“最美小偷”

  “你见过这么美的小偷吗?”这是最近网络上比较热门和流行的帖子。

  帖子里所说的小偷来源于网上的一段“最美小偷”的视频,打开这段视频,可以看到在吉林省长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重庆路上,一名抱小孩的女子当街行窃被人抓住。

  原本再平常不过的一段视频内容,只因冠上了“最美小偷”这顶帽子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在某搜索网站输入“最美小偷”这几个字,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412000篇。而在一些论坛上,有关“最美小偷”子的跟帖数也愈千条。记者随便查阅了几个跟帖,发现网友们评论的内容也多是围绕“最美”展开的。

  一位跟帖人这样品评:“小偷是挺美啊,真是最美小偷!”甚至还有网友这样跟帖说:“这样的美女,要是我抓了可能会怜香惜玉放了她。”

  “最美小偷”只是近来网络上“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就在不久前,一个关于昆明的“最帅警察”事件也在网络上兴起了一阵波澜。事件的缘起是一篇题为《女子脱衣要钱 民警为其遮羞》的新闻,被一些网站转载后,新闻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但这位警察却因为像“刘德华一样酷、像陆毅一样帅”一时间成为网络红人,让这位警察自己也哭笑不得。

  打开网络,“最系列”用语数不胜数。除了“最美小偷”“最帅警察”之外,“最美女老板”“最美女大学生”“北大最帅男生”等等极具噱头的称呼也在诱惑着人们的眼睛,还有4年翻译23本书的“史上最牛女翻译”,想要开飞机上天的“史上最牛女演员”,有自己个人博客的“史上最牛乞丐”,甚至一只狗因用仅有的两条腿爬行寻找食物而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狗”。

  如果追根溯源,“史上最牛钉子户”可能是这个“最系列”家族的源起。今年3月份,重庆市一户居民因拒不搬迁,致使自家房屋成了“大海中的孤岛”,被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自此后,这一句式就以破竹之势迅速占领了网络天地。有人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史上最牛网”,打开这个网站,什么“史上最牛的逃课”“史上最牛的翻车”“史上最牛的泡妞高手”……,令人应接不暇,系列视频达到近7000个。

  谁在导演网络“最系列”这场戏

  不可否认,在网络“最系列”事件之中,有一些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这里面,既包含着对丑陋行径的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歌颂。河南电视台一位女记者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记者哭了。这张照片一经上网,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称她为中国“最美女记者”,在这个称谓的背后,体现着网友们对这位女记者善举的由衷赞美之情。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刘厚军表示,如果网络上大量所用的“最……”句式都是像“最美女记者”一样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这种评价虽然极端化,但其积极意义也还是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当前在网络上出现的大量“最系列”句式,更多地却是以夸张戏谑的娱乐化方式存在的。

  那么又是谁在背后助推和导演着网络上的一个个“最系列”事件呢?

  综合网络上大量的“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一些网站为了抓住网友的眼球,故意采取极端和夸张的方式,将一些事件和人物冠以“最……”的帽子。在这个漫无边际的网络海洋中,一般的行为和言语已没有人注意,似乎只有激烈的言辞、夸张的姿态和极端的看法才能吸引众人关注,才能成为焦点。另一方面,这也是网络上恶搞思维的一种延续,是网友们集体“恶搞智慧”的结晶。“史上最牛”的诸多事件之中,很多都带有恶搞意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昆明的“最帅警察”受热捧的同时,有网友将诸多美女的照片与“最帅警察”的照片进行合成,其中还把芙蓉姐姐“嫁接”进来,体现了一种无厘头式的搞怪。

  在长春市一家IT公司做程序员的白效贤告诉记者,网络被许多人看成是一个情感的宣泄场,并在此以娱乐为目的寻找快感,因此,也就会有许多人搞出“最这个”“最那个”的东西来娱乐网民并大受欢迎。在这一点上,“最系列”迎合的是“大众娱乐精神”,是一种网民的娱乐狂欢。

  网络上的“最”字眼需要清扫了

  对此,许多人不无担忧地表示,“最系列”事件体现出了一种网络上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在寻求娱乐化刺激,并抱着一种麻木的看热闹起哄的哄客心理。还有一位网友认为,“最系列”现象背后透视出的是马克斯·韦伯在一百多年前所批评过的那种“软乎乎的幸福主义”,即懒得去思考事件的深刻本质,而宁愿把它变成一种茶余饭后的无聊话题。

  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对于网络“最系列”事件大可不必当真和大惊小怪,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网络修辞手法,不妨将此当作一个小孩子的游戏一笑了之,或者当成一种市井闲言一听了之。你思考你的,我娱乐我的,互不相干。

  长期研究道德教育问题的吉林教育学院张连和老师认为,“最系列”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社会浮躁心态让人担忧。把什么事件都贴上娱乐化标签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心态,反映出的是一些人理性的缺失和心态的失衡,很多事情都容易情绪化,缺乏平常心。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无疑是对这种情绪的推波助澜。

  刘厚军博士也认为,网络不是泛娱乐化的“实验室”,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恶搞和娱乐的。面对网络上如火如荼的“最系列”事件,有关教育和管理部门不能漠视,而应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中有自己的声音,加强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培育民众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一些媒体和网站也应该认真反思,不应为了单纯追求轰动效应和吸引读者眼球就纵容甚至直接参与策划,给一些事件冠上“最……”的夸张表述。

  一些思想教育界人士呼吁,应该给网络上的“最”字眼来一次大扫除,剔除那些夸张、恶搞甚至扭曲了价值取向的“最”字眼。先从网络用词开始,引导人们以理性和平和的心态看待那些进入网络视野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完)

  乞丐带名片行乞现身郑州 被称为最牛乞丐(图)

  史上最牛农民工悬赏万元求职(图)

  史上最牛广告人蹿红网络 网友自发组织粉丝团

  “史上最牛街道办事处”称无招应对流言(图)

  访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与拆迁方僵持三年(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