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阅读,真的在离我们远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07:58 解放日报

  有一位大学老师这么描绘过读书的快乐:读书可以很奢侈。挎背包于丽江小镇,找一间咖啡屋,静倚窗边,看小桥流水,听河水湍急之声。明媚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咖啡杯里,然后就着咖啡连阳光一起喝下,让其洒在书上,读书卷之气韵,品阳光之活力。这样的读书方式果真是“奢侈”。原来浮生可以这样有滋有味,宛如进入了神仙境界。一位知性女士曾说,周日的午后,在自家小阳台上,冬日暖洋洋的,把脚搁起来,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泡一杯清香的“龙井”,那是人生最享受的时刻,足矣。

  当喜爱阅读的人在体验读书之快乐的时候,一个让许多人扼腕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我们的阅读时间在下降,特别是传统的阅读。有关国民阅读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国民阅读率出现持续走低的趋势,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为48.7%,比1999年下降了11.7%。这里指的图书阅读率有国民阅读率和识字者阅读率两个定义: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是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狭义的图书阅读率是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全国各地由于地域、习惯的差异,阅读率有一定的不同,例如,由于广州有喝早茶的习惯,早晨看书报的市民就明显大于其他城市。

  此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的另一表现是,还在读书的人群中,读书时间也在不断减少。2005年,在读书者总体中,25%的人读书时间比原来减少;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里读书时间增加了。

  本次调查中,有23.9%受访者表示每天会花1小时或以上时间看书或者读报,有27.4%的受访者表示阅读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更有17.3%的受访者承认自己不看书看报纸。

  在受访者的直接感觉中,选择经常读书的受访者从3年前的54.8%下降到目前的45.6%;看报纸杂志的下降幅度略小一些,下降了大约4个百分点;经常看电视的比例基本不变,而上网的时间增长了2成以上。(见下图)

  于是,不少人感叹,阅读正在离我们远去。那些需要慢慢体味的,留在纸上的,有着油墨香味的历史痕迹,会不会就此让我们遥不可及。

  墨香和多媒体,什么是阅读?

  阅读真的离我们远去?本次调查中,有65.0%的受访者认为上网也是一种阅读,甚至有相同比例的受访者认为,看电视也不失为一种阅读,只有30.5%的受访者认为上网和看电视是娱乐,和阅读无关;有5成的受访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经典的学习这个选项上,有48%的受访者表示,传统的阅读对于领会经典是最好的方式,而认为可以用现代方式阅读经典的为31.5%。(见下图)

  今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人数达1.62亿,位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12.3%;新增网民2500万,2007年上半年增长量接近2006年全年增长量,每1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其次是25~30岁(19.7%)和18岁以下(17.2%)、

  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七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毫无疑问,阅读的方式目前出现多样化的方式,有受访者认为,用传统的个体每星期或每年看完多少本书来考量现代市民的阅读,显然是不够准确的。一些年轻人,除了上学的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外,可能不看传统的书,但是,却在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阅读不少文章;在电视的纪实频道、科教栏目、讲坛上接受大量的知识,难道这不是阅读吗?一些大学生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在网络上大量检索资料,难道也不是阅读吗?

  信息,不仅仅在纸墨之间

  阅读的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看报是为了了解新闻。读书人,有书读,有报纸看,就能够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自从人类有了文字,一代代人的知识和感悟就通过书本流传下来;有了文字和书本,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够不断叠加,文明和智慧不断延续,让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完善自身。

  因此,当传统的阅读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否弱化了呢?

  在本市的受访者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书本报纸,转移到广播,再转移到电视,今天,这种渠道被互联网所替代。(见下图)

  与此相对应的是,受访者认为不看书报对自己获取信息没有影响的为35.4%,认为有影响的为28.7%,而认为有一定影响的为35.9%。显然,从过去的书报杂志和电视的传统方式转向网络的渠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受访者获取信息的媒体中,只有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网民比例是没有起伏波动,逐年增长的。这一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互联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信息获得渠道和阅读习惯。另外,手机的新闻阅读也发展迅速。手机订购新闻信息正越来越广泛,这使媒体的新闻理念和战略规划都在受到强烈冲击。显然,就信息获取的方式而言,新的媒体和新的阅读方式,在很多受访者心目中,并不逊色于传统的阅读。

  实用和养性,什么是阅读的目标?

  然而,在我们认同新的阅读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拷问自己,阅读真的那么功利,仅仅是获取信息吗?那种在阳光下“奢侈”的阅读只是一种理想吗?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个非常奇特的悖论现象:受访者在选择看书和买书的时候,他们注重的是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程度,换句话说,是一种非功利的行为。所谓在很多喜欢读书的专家学者眼里兴致所至,开卷不求目的。然而,在所阅读最主要的书刊的时候,受访者常常不能免俗,专业的、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却位列第一。(见下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就阅读的内容而言,在修养、实用、娱乐三个层面中,受访者希望阅读是轻松的、超脱的。这也是当今畅销书走俏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受访者心目中,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有阅读价值的,依然是实用阅读占了重要的位置。显然,在实用的前提下,挥洒阳光、挥洒时间、挥洒诗意的阅读真的是一种奢侈了。

  书刊不会离开我们的视线

  当我们面临着快捷的网络阅读挑战时,有人断言,传统的图书和报纸将会逐渐退出主流阅读市场,甚至有人认为纸质媒体将进入寒冬。不过,本次调查表明,持有这种观点的受访者只有9%,认为书籍、报纸将和新兴媒体共同发展的受访者达到80.9%。

  一些专家认为,网络阅读不能替代传统的图书阅读。传统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印在纸上的文字转换为思想更加记忆深刻,能够低成本移动,便于携带。也有的学者把新兴的阅读比作“浅阅读”,而认为传统的阅读能够进入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本次调查我们无意比较哪种阅读方式的高低。但是,有一个现象很能够说明,书刊不会离我们远去。

  受访者李先生解释说:尽管网络、短信新闻、电子书刊和电子报纸让我们能够更快捷了解资讯,搜索引擎也让我们更快更广泛阅读到我们需要的深刻内容。但是,我们不断发现,当那些在网络上的文字变成一本透着纸和墨香的沉甸甸的书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感悟在这是凝聚了。那些在网上走红的写手,不也在不断地推出新书,让大家感觉自己的存在吗?正像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的数码相片刻在光盘上,但是,当婚礼来临的时候,那些婚纱照,还是需要按照传统的模式,镶嵌在镜框里,体味那瞬间的永恒。

  阅读,在传统和新兴中,让我们继续感受人类智慧的发展和创造。引用一位市民的话来说:“让我们伸出双手,左手握一握书本阅读,右手握一握网络阅读,它们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