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患者间帮扶促成非血缘交叉换肾手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03: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一场夫妻间神秘的短信争辩,使得妻子下了决心,“别人不救我丈夫,我也要救他家人。”而这一善念又感动了他人,使得丈夫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样,解放军153医院得以完成了一例非血缘交叉换肾手术。该手术是医院认为患者与患者间帮扶关系形成,并在完善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做的。为探询患者术前术后的状况,记者赴患者家还原了诸多细节。 文/本报特派记者 胡利 去年夏天,杜学群和党国红都因尿毒症晚期住在153医院同一病房里。7月下旬,经杜伟红提议并由153医院详细检查,确定杜伟红的肾源与党国红配型成功,党如喜与杜学群配型则完全吻合。7月24日早上,医护人员为党国红、杜伟红、杜学群、党如喜4人同时做手术。手术最后成功。 杜学群:换肾保命比什么都好 昨日上午,河南新乡市小冀镇的一间普通套房里,杜学群坐在炉子边烤红薯,杜伟红则陪伴一侧。房子虽比较陈旧,桌子、窗子、椅子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没说几句话,杜学群便会说一句“一切全靠我老婆”,动情之处,这位原本硬朗的汉子眼圈都红了。去年8月11日,换好肾的杜学群出院回家休养。目前偶尔有一点隐痛感,但他基本上恢复成一个正常人。 “欠着20来万元的借款,每天得吃100多块钱的药。”杜学群吃的是环孢素胶囊等,有利于对新肾的维护、保养。尽管一家人都认为巨债好比一座大山,可他们认为换肾保住条命比什么都好。 杜学群住院期间,目睹3位病人离开人世。他为病人的死深感震惊,希望治病救人不受限于某些条款,要拓宽更多的肾源及时挽救病人。他说,他们和党国红家在病房里建立起来的亲情关系,“要是没这种关系,法律上通不过,我恐怕也没命了”。 党国红的家在孟州市市区,离新乡100多公里。8月14日,换上杜伟红肾的他也出院回家。党国红眼下的状况很不错,吃得好、睡得香,不时在房间里散散步。党国红说,由于杜伟红给的肾作用巨大,他感到精神很好,目前每天花100元左右吃药。 波澜:叔叔曾拒绝换肾 杜学群现年39岁,与杜伟红结婚后,杜学群靠摆摊做生意小有积蓄。然后,他买汽车辛苦跑出租,使家境逐渐殷实。杜伟红一直做装卸工,月入500元。去年6月25日,153医院泌尿科查出杜学群的血型是O型,杜伟红是B型,不能配型。其他亲人也不符合供肾条件。党国红是一名建筑工人,比杜学群大数月,妻子耿春红靠摆小吃摊维持生计。2006年10月中旬,党国红被确诊患尿毒症,到153医院等待肾源换肾。 获知党国红和杜伟红配型成功,杜学群和党如喜配型成功之后,党国红和杜学群高兴了好几天。可是,因党如喜最初顾虑甚重,一度不情愿为杜学群捐肾,两家人为此差点和手术失之交臂。58岁的党如喜认为:“把肾直接给侄子党国红不成问题,给陌生人不行,何况女人的肾不一定‘可靠’。” 一天,党国红的两个女儿来病房时,看见周身插满管子躺在床上的父亲,不由得放声大哭,场景悲凉。“你还是把肾捐给党国红吧,要是党国红没有了,母女三人咋过日子。”杜学群开始劝杜伟红。“他家叔叔都不捐,我凭什么要捐,谁来救你的命。”一肚子气的杜伟红当即反对。 “伟红,没必要在人家给我后你才捐。”杜学群拿出手机,给近在咫尺的杜伟红发出劝说短信。“你非要我挨一刀才开心吗?”夫妻俩就这样短信中默默争论着。最终,丈夫的善良言语把杜伟红打动了。杜伟红最后回短信说:“听你的,我给党国红无偿捐肾。”这一举动,令倔强的党如喜也下了把肾捐给杜学群的决心,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对话:签字就有活的希望 记者:你真认为在病房里临时建立的关系属帮扶关系、亲情? 学群:住院时大家就像难兄难弟,彼此鼓励对方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久而久之都认为有道理,当然属于帮扶了。 记者:这种亲情还会延续吗? 学群:肯定会的,我和党国红都想好了,等我们的病好之后,就到彼此家里去看望一下,像走亲戚一样来往。 记者:你们签“见证意见书”和“捐献肾脏声明书”,是毫不犹豫地签字了? 学群:是,不能等死。有可能签与不签都是死,但签了后却有活着的希望。 记者:等伦理委员会的结果有什么感觉? 学群:心情紧张,害怕通不过。如果没有通过,可能今天没我这个人了。听到通过之后,我躺在床上很高兴。 记者:想过手术失败吗? 学群:医生也说了,手术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我们也有这个思想准备。 记者:有无人提到捐肾过程中应该有点钱财交易? 学群:四个被动手术的人根本没心思谈钱,只想早点救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