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甘肃76万空巢老人渴盼儿女常回家看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08:59 兰州晨报

  我省农村“空巢”老人状况调研报告公布:近四成常感孤独两成感到无依无靠

  本报讯(记者朱婕)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许多农村“空巢”老人长年累月的生活状态,由于大量的农民放下锄头外出打工、经商,或者携妻带子到都市另安新家,很多家庭只留下老人独守空宅。1月6日,甘肃省老龄委公布了全省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研报告:我省有219.45万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其中,有76.8万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照料存在问题。

  农村老人“空巢”率达35%

  此次调查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兰州、张掖、金昌、定西、庆阳、陇南、天水等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市县乡村建制区域样本,对农村老年人和“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或入户调查。据了解,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是指:独居老人、老年夫妇、只与未成年孙辈同住的老人、两代老年人同住的老人、同其他老年人同住的老人等五类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在我省219.45万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中,有60.79%家庭与老人同吃同住,有76.8万老年人生活处于“空巢”状况,约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35%。

  近四成老人常感孤独

  调查结果显示,有23.8%计52.2万多老人非常担心需要时无人照料,老年人在家中主要靠自我照料,老年人每月能见面或联系上的亲属平均人次为3.04,农村老年人居家环境里从不到邻居家串门的占35.06%。有23.65%的老人没有诉说心事的人。老年人在家庭中主要靠自我照料的达到83.7%。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就医状况堪忧。日常生活中,7.22%的老年人在购置用品时无法得到子女帮助。

  全省农村老年人,尤其“空巢”老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有39.63%,感到无依无靠的占24.44%,过去5年期间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在10%左右。在全省农村,有83.69%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基本满意。同时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缺乏参保意识,陇南市农村老人无一例参加任何种类商业保险,使贫困生活“雪上加霜”。

  建议细化居家养老工作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省老龄委提出,首先应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其次,细化居家养老工作,让经过街道和社区(村)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里的有部分生活能力但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放服务券等形式采取无偿、低偿和志愿者、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服务。

  让子女签订赡养协议书

  省老龄委认为,子女与父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是确保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空巢”老人家庭,子女长年在外,平时难以联系,在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之前或办理结婚手续之前,农村基层组织和老龄机构应监督子女与父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内容应包含提供生活费、必需品、医疗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对不签订协议者必要时辅以法律手段解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