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63岁老人负债3年雕塑金陵十二钗石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03:56 华龙网-重庆晨报
63岁老人负债3年雕塑金陵十二钗石像(图)
63岁的石匠牟登德展示自己花3年雕塑完成的十二金钗石像

  本报讯 (记者 雍黎 实习生 贾小燕)黛玉持锄锁眉、宝钗摇扇含笑、妙玉端茶迎客、熙凤握发屹立……昨日,在巴南区鱼洞新农街花土湾17号,63岁的石匠牟登德展示了自己花3年雕塑完成的十二金钗石像,引来众多市民围观。

  三年雕好金陵十二钗

  牟登德只有小学文化,曾在红旗农场粘胶厂当工人,年轻时学过4天石匠活,砌过砖、修过房,后来开始自学雕刻。他从1989年开始,花费16年雕刻出了水浒108好汉石像,从此声名大噪。2004年,牟登德又开始雕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直到今年春节期间,金陵十二钗在他手中成功“复活”。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花土湾牟登德所住地,见到了这12个新宝贝。它们分别高83至85厘米,用上等青石雕刻而成,面目各异。每个塑像外表非常光滑,发丝清晰可见,衣服上的雕花繁复细致,而且每人手上还拿了一件独具代表性的装饰品。

  “我多次研读红楼梦原著,体会出了人物性格。”牟登德说,比如史湘云命运多舛,因此发髻特意雕得高低不平,寓意人生多波折;王熙凤泼辣能干,妄图掌握府中大权,因此她左手握发代表要掌握大权……

  石像配饰可自由活动

  十二金钗石像工艺上有许多创新,每个石像都为一整块石头,表情或举手或抬足,衣带悬空飘荡,立体感非常强。“这可是我一点点打磨出来的,稍不注意连接处就有可能断裂,因此大家可以看但千万不能摸。”牟登德说,平时连儿子都不能碰这些石像,因为怕他弄坏了。

  最令人称奇的是,石像上许多配饰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其中,宝钗的手镯和扇缀吊环,都是从整块条石上精心雕琢出来的,相互嵌套却又可活动;黛玉所拿的锄头握于右手,锄头和搭在手上的手帕可单独取下,放在手上却又刚好夹紧在雕塑上。此外,迎春发髻上的簪子,惜春手中的笔,元春拿的玉如意,妙玉端的茶杯,都可以取下来。

  牟登德说,这些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这样的雕刻工艺在石雕上运用得很少,因为太费工费时了。

  为雕刻家中负债数万

  “他从年轻时就脾气好、耐性好,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几十年的老邻居李法友说,每天早上五六点钟牟登德就在楼下敲打石头,直到天黑才会停止,邻居们常劝老牟不要这么拼命,可他一见到石头就着了迷。

  牟登德说,自己退休金每月只有500元,这些年为了做石雕用完了家中积蓄,还欠了几万元外债,50多岁的老伴为了补贴家用仍在外出打工,家里平时吃穿都非常节约,但家里人仍非常支持自己雕石像。“我自从开始雕刻以来,十几年心情都很好,从没生过病,也算是我给家人最大的财富吧!”

  要雕完四大名著人物

  由于雕的石像越来越多,家里放不下了,牟登德把楼下用来出租的门面也收回,用来存放这些宝贝,这样家庭收入又少了一笔。曾经有一名广东商人看中了水浒108好汉石像,出价180万购买,牟登德思考再三还是拒绝了。

  “我舍不得,毕竟是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出多少钱都不会卖的!”牟登德说,今年又将开始雕刻《西游记》人物,之后再雕刻《三国演义》人物,“总之把四大名著的人物雕完,是我最大的心愿。”

  今年,牟登德打算在奥运会期间把108梁山好汉和十二金钗雕像举行一个展览,也希望雕塑能够进重庆博物馆收藏,让更多人都能看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