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5岁老人拾荒供养3学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07:3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有一位85岁的老人,住在闹市区中的一个小棚屋内,靠拾荒供养着一个留学生、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昨天早报刊发了关注岛城边缘群体的连续报道后,很多市民都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其中,市民于先生向记者反映了这个生活在山东路5号绿化带中的拾荒老人。昨天,记者找到了这个85岁的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 14岁参军70年没回乡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找到了位于山东路5号绿化带中的这个小棚屋,这个依着院墙由木板和塑料布搭成的小屋只有4平米大小,却很干净整洁,屋顶上还有一个盆景作装饰。在屋子前边生着一个炉子,侧面则开出了一小块菜地。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坐在屋前一边逗猫、一边晒太阳。他的衣着破旧却整洁,精神头十足。 记者从老人的谈话中了解到,老人的名字叫王孝祥,今年85岁,老家在青岛胶州中运街道办事处南卧龙村。他14岁就参了军,离开家乡,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退役后,老人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我退休后,儿子儿媳调到了济南铁路部门工作,我才回到了山东,但是一直也没有机会回老家。”王孝祥老人说,他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女,1999年,儿子因脑膜炎去世了,年仅54岁。“当时大孙子只有14岁、小孙子12岁、小孙女10岁。家里就靠着儿媳妇每个月900元的工资和政府给我的近1000元的补贴生活,根本就不够用。”王孝祥老人说,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今天 每天挣30元供三学生 “我不偷也不抢,捡破烂也是个‘体面活’。”2004年,王孝祥老人来到青岛,在山东路5号安下了“家”。“我每天就去沿海一线捡塑料瓶子、废纸壳卖,一天也能赚个30块钱左右。我还在旁边开了一小块地,种点菜,也算自给自足了。”王孝祥老人话语中透出一股满足,他说他每天支出大约只有5块钱,剩下的钱都攒起来寄给儿媳妇,用作3个孩子每年1万多块钱的学费、生活费。“最让我高兴的事就是两个孙子都有出息,一个留学去了意大利,一个在济南上大学,为了他们,我吃点苦算什么?”老人说着说着,笑容就从他深深的皱纹中泛了出来,用他的话说:“打仗的时候苦不苦?小米熬菜根都过来了。当年跟我一起出村的8个小伙子,只回来了3个,现在活着的也就剩我一个了,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王孝祥老人还养了捡来的三只小猫,老人说,今年过年他没有回家,也没让媳妇带孙子来看他,年三十晚上只有他养的三只猫陪伴着他。“我不让他们来,媳妇每次来都哭,大孙子和小孙女都不知道我在青岛拾荒。”王孝祥老人说,一般都是他回济南过年,今年为了节省点路费,就不回去了。 “老人苦啊!屋里一点取暖设备都没有,每天到周围单位的食堂去弄点剩饭回来热着吃。前几天,他还因为天冷生了一场大病,去医院打了吊瓶。我们看着他这样都不忍心。”住在附近的于先生对记者说,周围一些邻居平时都会来与老人聊聊天,给他捎点吃的喝的。年三十的时候,大家还给他送来了饺子。 明天 还有的是享福的日子 “我的大孙子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往家里寄了将近5万块钱,他能挣钱了,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谈到将来,老人更是充满了希望,他说,“73、84”的坎都过去了,以后就奔着100岁活了,还有的是享福的日子。“孙子、孙女都争气,我也没有什么操心的,现在就等着他们结婚,我好抱重孙子了。”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今年8月份他就要回济南了,现在大孙子能挣钱了,他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孙子们都孝顺,他们成人了,我也就放心了。”采访的最后,老人抱着他养的3只小猫对记者说,看猫的眼神就像看着自己的3个孙子,透出一股自豪。 (赵亚麟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