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鹳夫妻”大丰筑“爱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02:14 扬子晚报

  

“白鹳夫妻”大丰筑“爱巢”
图为东方白鹳资料照片

  本报讯 一只连续6年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的雌性东方白鹳,日前“成功”吸引了一只雄性东方白鹳前来组建“爱巢”。这是我国南黄海湿地首次出现成对东方白鹳“安家落户”。

  据悉,2003年5月,一只雌性东方白鹳飞入大丰麋鹿保护区并定居下来,每年产卵4~6枚,可惜一直是“孤家寡人”。 2月17日上午,科研人员惊喜地发现,那只雌性东方白鹳带着一只雄性东方白鹳飞临保护区第一核心区。5年来,这只雌性东方白鹳一直居住在保护区内的一棵刺槐树上,这次有了伴侣后, “夫妻俩”便在距离老巢约500米外的四棵互相依偎的刺槐树上共同筑起新的“爱巢”,继续与麋鹿做起了邻居。

  专家介绍说,根据观测,保护区内栖息地这对“夫妇”正值中年,全长约120厘米,喙长且粗壮,全身除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黑色外,余为白色,体格健壮。它们极有可能今年“喜得贵子”,这将可能会填补东方白鹳在我国南黄海湿地繁殖的空白。

  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约有3000只左右,寿命一般在48年左右,体重在4公斤左右。东方白鹳繁殖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和日本,栖息于开阔原野及森林,一般每年4至6月份在我国东北繁殖,9月末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在长江中下游湖泊越冬。春季在江苏省境内筑巢十分罕见。 (夏勇 刘立云 郭小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