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医生拒绝红包20次获医院奖励千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07:36 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任双玲 通讯员许文军 文图

  阅读提示

  3月中旬,洛阳市中心医院党委隆重表彰了一批多次主动退还“红包”的优秀医务人员,并发给杰出代表奖金1000元。

  洛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宇对记者说,近年来,医院许多医务人员经常将病人所送的“红包”退给病人,或当做住院费交到住院收费处,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着医学的圣洁与荣誉。2001年至2007年,这家医院的医生拒收“红包”金额仅记录在案的累积就达10.272万元。

  记者采访洛阳市多家医院意外得知,送“红包”现象和拒“红包”现象在洛阳市的多家医院普遍存在。这些医院为何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拒收“红包”现象?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喜闻

  医生拒“红包”医院发奖励

  20多名退“红包”的人员被予以通报表扬,杰出代表王亚宏被奖励1000元,他拒绝“红包”20次,共计1.46万元。

  在洛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处,记者看到的资料显示,2006年,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王亚宏退还红包近2万元,受到医院通报表扬。2007年,该院一大批优秀医务人员多次主动退还“红包”共计2.39万元,其中王亚宏拒绝“红包”20次,共计1.46万元。为弘扬正气,倡导廉洁行医精神,今年3月中旬,院党委决定对王亚宏等20多名退“红包”的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杰出代表王亚宏1000元。

  采访中,一些医生说,有记录的这些数据,反映出的只是退“红包”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当时就拒收了,在统计数据上显示不出来。

  记者采访洛阳市多家医院得知,送“红包”现象和拒“红包”现象,在洛阳市的多家医院普遍存在,但目前只有洛阳市中心医院启动了奖励方式。

  采访中,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勇敢地面对“红包”问题,有几家医院就以“红包”问题“太敏感”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调查一

  “红包”非情愿花钱买安心

  病人家属送“红包”总是在手术前,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心态:大多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怀着试探的心理,如果“红包”送出去了,花钱买个安心。

  医生们到底是如何看待目前的送收“红包”现象?

  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王亚宏说:现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一种风气,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总感觉花钱了,这个医生在手术时就会更尽心,对手术更认真点。“你要是不收钱拒绝他,他就会感觉你对这个手术不会太尽心,忐忑不安。可是,你不接,作为患者家属会有心理负担,特别是有的患者本身就患的是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的波动非常影响手术的安全,如果你在术前坚决拒绝,往往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河南洛阳正骨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李东升说:以骨肿瘤这种疾病为例,治疗是一个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病人家中花销已经很大,但一些病人和他们的亲属心情十分急迫,手术前,常常会悄悄给主刀医生塞“红包”,他们想借助这种方法求得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加认真,更加用心。

  而该科护士长赵继红认为,其实送“红包”反映了一种社会心态,很多病人及他们的家属觉得如果医生收了“礼”,双方关系自然就拉近了不少,医生成了“自己人”,关系近了,心里也就踏实了,也敢向医生提出把手术做得更完美一些了。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主任薛秀珍说:病人家属送“红包”为什么总是在手术前,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心态:大多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怀着试探的心理,如果“红包”送出去了,花钱买个安心。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病人中,53岁的患者陈秀凤的说法最具代表性。做过心脏手术的陈秀凤说:“红包”肯定是在手术前给医生的,谁也不会等手术做完了再给,也就是说烧香要烧在佛面前。如果手术前不给“红包”,患者及其家属似乎都有一种“有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的感觉。

  陈秀凤说,得知医生在手术前就将“红包”退回到自己的住院费中,她对医生和医院特别感激:“这样的医生真是难得啊!”

  调查二

  “红包”成负担医生大多烦

  病人家属送“红包”是对医生的不了解。医生如果收了“红包”,心里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担心:我这个手术要是做不好怎么办,我收了这么多钱,病人会不会告我?

  在采访中,洛阳市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认为:现在医护人员的正常收入已经很不少了,没有必要再“冒险”去收患者的“红包”。可是,患者送“红包”的风气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让他们感到“很烦恼”。

  王亚宏说,“强行”送“红包”的行为是一种误区。患者及其家属送“红包”的时间往往是在高危或重大手术前,而此时医生们全身心忙于准备手术,违反制度收受“红包”,反而会让主刀医生“心有旁骛”。但是,常常一时无法让患者相信医生根本不需要“红包”,所以,实在退不了,他常常让护士长到住院处为病人交成预付款。

  王亚宏说,病人大多数是农村来的,比较贫困。他曾经有个病人,因长期有病致贫,要做手术时却借不来钱。后来家属在村里一家一家下跪借钱,这家30元,那家50元。“就这,手术前还硬要塞给我500元的‘红包’。我非常难过:这500元,他们得跪多少家才能借到啊!这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款,我如果收下,于心何安?”

  王亚宏说,自己经常看到一些贫困患者,平时吃饭就是喝白水,啃馒头就咸菜,可还非要给医生“红包”,给得还很“大方”。这些“红包”对医生来说,可能就是在家庭存款上变换了数字,可对病人来说,那可能就是一座“债山”!

  王亚宏回忆说,当时他就对那位病人说:“你们拿这个钱一定要花在治疗上,因为手术是比较大的,手术后你需要好一点的营养。如果我收了‘红包’,我一生都会不安,这样的感觉要是带到手术台,那对你可不是好事情。”

  不收这个钱,心里很坦荡,到手术台会很放松地去做手术了。王亚宏说,不带任何功利性地来做这个手术,这种精神上的平和,对手术也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其实,医生们大多都是这样的心理:你如果收了“红包”,心里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担心:我这个手术要是做不好怎么办,我收了这么多钱,病人会不会告我呀。

  李东升说,给医生送“红包”确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每个有良心的医生在接到病人后,都会尽最大的努力设法让病人尽快康复,这让医生感到莫大快慰——“手术成功了,你克服了一个医学难题,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你就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这种精神的愉悦是任何物质所无法取代的,‘成就感’是激励我们成为好医生的巨大动力。”

  薛秀珍说,病人家属送“红包”确实是对医生的不了解。俗话说“医者父母心”,患者到医院是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如果医生再收病人“红包”,那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嘛。为拒绝“红包”,她有时会苦口婆心说半天,有时逼急了会说:“不收就是不收嘛!”虽然口气有些生硬,但拒绝了“红包”真的有如释重负的轻松。

  严惩

  收“包”三百元“被罚”数万元

  一位病人出院后举报某医生曾收受300元“红包”,情况核实后,医院领导专程赶到患者家中登门道歉,并责成该医生3倍赔付病人共计900元现金。相关处罚,也最终使这名医生一年少收入数万元。

  李东升说,在长期的工作中,他发现了一个规律,送“红包”的以贫困地区的穷苦人居多。这些人社会资源极少,他们没有别的途径可以“仰仗”,只能用这种最无奈又最直接的方法,以求赢得医生的“特别关照”。

  李东升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信阳农村的一位病人来医院治疗,手术前两天,病人家属拿着“红包”多次要塞给李东升,但都被拒绝。“为了说服这位病号家属,我甚至把我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了,目的就是告诉对方我真的不需要‘红包’,劝他省下这些钱给病人加强营养。但手术当天早上,病人家属还是来到我家里,敲开门,把钱往门里一扔,扭头就跑。无奈,我只好拿着这500元钱到医院,在进手术室前托付护士长去住院处,存到这个病人的账户上。”

  据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纪委书记卢幸介绍,为提倡医生拒收“红包”,医院首先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一旦发现有医护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绝对严惩不贷。2000年,一位来自巩义的病人出院后举报某医生曾收受300元“红包”,医院纪委监察部门调查核实后,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专程赶到患者家中登门道歉,并责成该医生3倍赔付病人共计900元现金。随后,又对该医生作出停职3个月思过、取消评先资格、扣发当年年终奖金等处罚。这件事,不仅使这名医生一年少收入数万元,而且对全院整饬医德医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