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让我们记住这位勇敢而可敬的老人——陈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05:44 杭州日报

  热线记者 李名生 报道

  去年年底,74岁的抗癌明星吴志夫老人成立了杭州首家遗体捐献俱乐部。两个月后,我们对俱乐部当时的状况进行了报道。报名的人很多,最后能克服重重困难、说服家属的人又有多少呢?记者昨天了解到,上月22日去世的76岁的陈连生老人,成为俱乐部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大家流着泪送走了老人

  在成立俱乐部之前,有件事曾让吴志夫老人一直耿耿于怀:“1990年,我就在遗体捐献部门登记报了名,打算在百年之后捐出遗体,但直到现在也没人和我联系过。”吴志夫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捐献者过世,家属在极度悲痛之余,不会想到去联系接受捐献的机构,而另一方面,接受机构也不好意思主动与捐献者联系,无法掌握捐献者去世的时间,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遗体捐献俱乐部成立后,他也曾担心过这种情况的出现,直到2月22日,俱乐部第一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遗体,让人们看到了志愿者作出最后奉献的莫大勇气。

  这位老人叫陈连生,住在湖滨街道,终年76岁。今年1月份,病重的他和吴志夫联系,希望能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尽管十分悲痛,但明事理的亲属们答应了老人的请求,并在捐献协议书上签了名。

  2月22日,陈先生在省中医院病逝。悲痛之余,家人及时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老人的夙愿得以实现。

  “我们是流着泪送他走的,相信他在天堂能够瞑目。”吴志夫说。

  90岁老人专程赶来

  “我们的会员人数已经突破了150人,按照这种速度,很快就可以突破200人。”吴志夫介绍,本报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几乎每天都有人给他们打电话,咨询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

  “很多老人都说,看了报道之后很感动,希望能加入到我们的俱乐部中,一方面是想能在百年之后捐出遗体为医疗事业做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参加我们俱乐部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前来报名的志愿者中,有一位老人让吴志夫始终难以忘记。“她是一位老护士,今年90多岁了,看到杭报的报道后,特地从鼓楼转了3趟公交车,找到我们的办公场所,非要当场报名。”吴志夫说,老人告诉他,在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家里儿女的思想工作。“现代医学那么发达,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病无法治愈?我是护士,知道这与遗体捐献缺乏有很大关系。”

  被老人的真诚感动,吴志夫和助手马上帮她办好了捐献登记手续。

  难得的是,不少大学生也深受感染,愿意为遗体捐献俱乐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了报纸,我们被吴爷爷的热心肠所感动。班上30多名同学也自发组织,愿意过来当志愿者,不管做点什么,只要能为他们服务就行,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实在太伟大了。”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吕同学说。

  相关链接

  采访之余,吴志夫委托记者再把他的两个新办公地点和咨询电话公布一下,那些志愿加入俱乐部的人可以和他们联系。

  朝晖路209号中山花园9楼E座,电话56853972,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上午8点30分至中午11点30分有人上班;天目山路46号宁波大厦803室,电话56316585,传真56316578,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上午8点30分至中午11点30分有人上班。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