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出租车或公交车上:乘客遗落物品现象十分普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08:53 广西新闻网

  在出租车或公交车上,乘客遗落物品的现象十分普遍,

  有关人士指出防范关键——

  乘客需自查 司机要提醒

  

出租车或公交车上:乘客遗落物品现象十分普遍(图)

  中鹿出租车公司众司机拾到的部分物品。 资料图片

  

出租车或公交车上:乘客遗落物品现象十分普遍(图)

  在海博出租车公司的表扬榜上,写满司机们拾金不昧的事迹。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姜锋 实习生 覃琳慧 文/图

  在南宁市,一些乘客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时,经常“丢三落四”。在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哥们一天捡回5部手机;在另一家公交公司,不少司机每天都能捡到乘客遗落的物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防范乘客遗落物品呢?有关人士认为,乘客到达目的地时,要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否拿全了;另一方面,司机有提醒乘客的义务。

  案例:

  司机主动联系还拾物

  3月20日上午7时许,市民高先生在南宁市星光淡村路口,乘88路公交车去公司上班。8时17分,下车后的他刚走进公司办公室,猛然发现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不见了。经过一番回忆,他认为公文包遗落在公交车上了。他说:“包里放有公司的重要资料,如果丢失,后果很严重。”心急如焚的他,忙致电88路车调度室。幸运的是,公文包已被当班司机送到了调度室。

  无独有偶。前几天,来自北京的罗先生,在电话里感叹道:“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从未遇到过如此好的出租车司机。”

  那天晚上,罗先生与朋友走出南宁吴圩机场。晚上11时,他们搭一辆出租车赶往市区,随后住进一家酒店。次日上午,罗先生和朋友正在开往北海的汽车上,他朋友电话响了,才得知自己的手机丢了。原来,那天晚上当事司机清理车子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当事司机所在的九州出租车公司,通过电话里的通讯录,联系上罗先生身在北京的父亲,最后找到失主。

  

出租车或公交车上:乘客遗落物品现象十分普遍(图)

  海博出租车公司仓库的货架上,摆满了乘客遗失的各类物品。

  现象:

  特设仓库存放拾物

  3月19日上午,在中鹿出租车公司的一间办公室内,放着一大堆杂物,其中包括VCD、婴儿车和衣裤等。提及乘客遗失物品的事,该公司的赵女士说,部分大意的乘客下车,总会把随身携带的物品遗落在车上。司机们捡到后,就交由她保管。谈话间,赵女士从抽屉里拿出十几部手机和小灵通等。她说,这些通讯设备都没有电,打不开,无法联系失主。为了存放乘客的失物,他们在三楼特设了一间仓库。

  20日上午,记者在诚运鑫公交公司办公室,发现该公司稽查科的廖科长正在为一部手机发愁:三四天前,他们的一名司机检查车厢时,发现了这部手机。她拿到手机后,几次联系通讯录里的人,但却一直无人认领。同样,该公司也有不少乘客遗失的物品。

  21日上午,走进海博出租车公司二楼一间仓库,只见两个大货柜上塞满了乘客遗失的旅行箱、包裹和脸盆等物,足足有数百件。在其他出租车公司和公交车公司,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原由:

  “马大哈”乘客不少

  采访期间,赵女士递给记者三张表格——的哥们的拾物登记表。表上显示,在2月份,除11日、16日、21日和23日外,其余每天都有几起的哥拾物事迹。仅25日一天就有7起,该月共有61起。赵女士认为,乘客下车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

  表上还显示,2月份,该公司的的哥共捡到手机和小灵通20部,其中15部已被领回。赵女士说,如果手机里有通讯录,要找到失主并不困难,但是那些没有任何信息的包裹等,则无法寻找失主。

  在海博出租车公司的“表扬榜”上,公布着的哥们1月下旬和2月前20天的拾物情况。1月27日一天,共有7起拾物事件,其中5起捡到了手机。

  在拾物的排行榜上,衣物包裹最多;身份证和学生证等居第二位;再下来就是存折和文件了。

  尴尬:

  保存拾物很麻烦

  拾到乘客遗失的物品,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存。海博出租车公司总经理助理谈建国说,的哥捡到的物品,失主主动找的,他们会如数奉还;不找的,他们就通过各种办法寻找失主;在没有任何线索可查询的情况下,只好封存到仓库里。

  谈建国介绍说,遗物的所有权属于失主,有些对乘客又很重要,因此他们不能随意处理,无人领的只能存放,别无选择。为了做好该项工作,他们还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赵女士则说,有时,司机捡回来的一些鲜肉、鲜蔬和其他容易变质的物品,他们不能扔也不能吃,只能看着这些物品慢慢变质,臭气熏天后再扔掉。

  一家出租车公司的负责人建议说,企业无偿为失主保存如此多的物品,对企业是一种负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拾物处理政策——多长时间无人认领,做无主处理。

  献策:

  服务质量是关键

  乘客遗落物品如此频繁,该如何防范?有关人士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乘客自查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但谈建国认为,最好的办法则是提高服务质量。

  谈建国说,乘客上车,把一些物品放入后备箱,按行规,当事的哥应该承担起这些物品的保管义务;乘客下车时,无论乘客是否记得后备箱的物品,司机都有提醒的义务,否则就是失职。因此,司机跑完每一件差事,做好提醒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这一现象的出现。当然,遇到一些“马大哈”乘客,听到提醒也不检查的,或者未发现有物品遗落,就难防范了。

  也有人提出,如果当事司机忘了提醒乘客,检查车厢时发现有乘客遗失物品,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失主,也是值得表扬的;反之,如果某个司机经常捡到很多物品,证明该司机未做好提醒工作。为了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各公司应该对私自藏匿乘客遗落物品的司机,进行重罚;对发现有遗落物品后第一时间找到失主的司机,则加以表扬;对把遗失物送回公司的司机,不表扬也不处罚。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