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8年寄善款救助贫困家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0:57 江南都市报
85岁老人8年寄善款救助贫困家庭(图)
8年来一直邮寄善款的乌国华老人。

  倘若未曾亲耳聆听,聂喜英这位外表坚强的农村妇女背后的悲惨遭遇没有人相信;倘若未曾亲身接触,聂喜英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心里刻下的好心人名字更无人知晓。

  聂喜英,宜丰县花桥乡白市村人。1996年10月9日,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和她丈夫的人生。因为那场车祸,聂喜英的丈夫成了植物人,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00年的国庆,聂喜英收到了一张来自宁波的汇款单,汇款单的名字,聂喜英怎么也想不起来。经过多番打听,聂喜英终于知道到这个给自己家汇款的是在宁波打工时碰到过的一位老人。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邮递,到如今已持续了八年,而传递这份爱心的是一位如今已85岁高龄的乌国华老人。

  “他们的名字刻在我心里”

  4月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聂喜英本人和乌国华老人。

  1993年,家境贫困的聂喜英和丈夫邓四平一起踏上了前往宁波打工的路。在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百合社区租的房子住,当时去办暂住证的是免费为派出所办事的乌国华。那是他们一家人和乌国华的第一次见面。

  “1996年10月9日,我丈夫出车祸了。”聂喜英至今仍清楚的记得这个改变她和她家人命运的日子。“我丈夫发生车祸后,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儿子那个时候只有十个月大。”当聂喜英再次提前这段往事时,声音哽咽了。1997年5月份,聂喜英的丈夫出院后,他们随即回了江西宜丰老家。

  原本就非常贫困的家庭,在丈夫遭遇车祸以后,更加举步维艰。聂喜英在说起当时的状况时,说了句“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过来的。”一把辛酸泪,丈夫瘫痪,儿女尚幼,家庭的担子压在了聂喜英这个单薄的农村妇女的肩膀上。

  “我丈夫出车祸后,房东看我们这么可怜,免了我们的房租,还经常来医院看望我丈夫。”在车祸发生12年后,聂喜英仍然对房东心存感激。回到家乡的聂喜英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养育儿女,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家里的那几亩地。

  “2000年国庆的时候,我接到那张汇款单非常惊奇,我根本不知道乌国华是谁。”聂喜英告诉了在宁波打工的姐姐,几番周折,才打听到乌国华是曾经给聂喜英夫妇办暂住证的老人。原来,乌国华在整理暂住证时,看到了这对夫妇家乡的地址,想起当年这对夫妇遭遇的不幸,特别的想要帮助他们。因为怕地址有错,乌国华试着汇了50元,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以防收款人收不到钱邮局可以退回。

  “他们的名字刻在我心里啊。”采访中,聂喜英激动地说。从2000年开始,乌国华老人每年过年都给她家汇款,并带动周边的邻居帮助聂喜英一家人。2001年,聂喜英原来在宁波的房东包仁香也开始给她家汇款,2002年,当时在宁波的邻居常银珠也开始给她家汇款,到了去年2007年,给她家汇款的又多了一位老人家乌有娣。

  “我是一个弱女子,没有能力报答他们,他们这样帮助一个不认识的人,我只有把他们的名字刻在心底。”聂喜英非常动情地说出了这番话。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表达聂喜英对这些好心人的感激之情了。

  千里爱心邮递只因不忍心

  “我都85岁了,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帮助吧。”说这句话的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百合社区的乌国华老人。在孙子乌维洋心中,爷爷乌国华是个老好人,自己每次买菜只肯花几块钱,而且要连续吃上好几天,但对有困难的人家总是愿意慷慨解囊。只因对他人的困苦看不下去,只因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去帮助,乌国华连续八年帮助了早年在宁波打工的聂喜英一家人。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时,乌国华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他们很可怜,虽然当时在宁波时,我跟他们没有接触,但是我想到他们发生了车祸,小孩子还很小,实在是不忍心。我相信你们看到了也会去帮助他们的。每年过年给他们汇100元虽然不多,但是这对于他们这么穷苦的人来说就可以做很多事。

  听说了乌国华老人给江西这对夫妇汇款时,聂喜英原来在宁波的房东包仁香,邻居常银珠和乌有娣老人们都纷纷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这四位老人家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平常在自己的生活上都非常的节俭,在对聂喜英一家人的捐助中虽然数额不多,但都是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们平常节省下来的钱。

  乌国华老人说,他今年85岁了,有能力帮就帮助别人吧。一切的赞美的言语在这句话面前都显得多余,这是乌国华老人这份爱心最朴实的表达。

  面对困难 爱心支撑一切

  4月1日下午,记者对话聂喜英。

  记者:家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聂喜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别人送的,更别提有什么家具了。

  记者:你丈夫情况怎么样,还在吃药吗?

  聂喜英:没钱买药吃,从医院出来后就断了药,他长年瘫痪在床上,也不认识人,生活也不能自理,全部都需要我照顾他。

  记者:你现在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吗?

  聂喜英:我现在自己种了几亩地,同时在村里的小学帮忙做饭,去年开始办了低保,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女儿上大学的费用都是我姐夫全部资助的。

  记者:乌国华老人给你和你女儿的信里都写了些什么?

  聂喜英:乌国华老人在信里鼓励我要坚强的活下去,照顾和教育好孩子才是希望。他把我的女儿当自己的孙女,女儿过生日的时候还寄了100元钱给女儿。乌国华老人还在信封里放上邮票,我们写信给他的时候就不用买邮票了。我真的很感动,对一个陌生人这样不要回报的帮助。没有他们,我现在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和你说话。

  记者:你现在最想对帮助你的好心人说些什么?

  聂喜英(哭出了声音):我真的很感激他们,说不来有多感谢他们。我自己没有能力报答他们,希望我的女儿和儿子长大后报答他们的恩情。希望好人一生平安。文/图 记者杜金存 实习生李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