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时空中延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6:59 青年参考 

  《上帝的指纹》连载三南极冰层深处隐藏着消失的大陆?世界末日的钟声会再度响起吗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译者胡心吾

  人类文明开启之前,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在南极进行缜密的地理勘察?埃及金字塔内铭刻的预言提示了人类的终结 期,古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为何也有一个相似的“末日时间表”?……在1995年出版后迅速风靡各国的《上帝的指纹》一书 中,作者葛瑞姆·汉卡克通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论证,向读者揭示了一段与通常认知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史。

  在本书最后的章节里,作者为了探究导致远古文明神秘消失的真正原因,大胆地引入了一些被主流舆论长期忽视的地 质学假说,不仅解开了“上帝的指纹”的来龙去脉,也令读者充分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脆弱及其可能面临的危机。

  ——编者

  1.“消失的大陆”究竟去了哪里?

  在世界各地开展的一系列考察为我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却始终未能将这些零散的“拼 图”成功地凑到一起,而是根据自己的预感而非过硬的证据来工作。更让人遭受打击的是,我的研究助理也对我的论调逐渐产 生了怀疑,并递交了一份长达15页的辞呈,在大谈了一番自己的看法后离我而去——

  “在目前的设定下,你所说的这个未知文明至少应该占据一片广及两三千英里的土地。那里不但需要有大山,还要有 主要的河流系统,气候必须是地中海型或亚热带型,而且要持续10000年以上……但根据常识,有如此规模的一片土地根 本不可能消失于无形。”

  这的确是个不易解答的难题。有一阵子,我也曾经按照惯常的思路,想象它可能沉没在大洋深处。可惜现代的科学家 们早就把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底考察了个遍,从地球物理学上推翻了任何发现“亚特兰蒂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陆)的可能 性。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上古时代的确存在过某个繁荣一时的航海文明。从那些非凡的古 代地图,到埃及的“金字塔船”,再到蕴涵惊人天文知识的玛雅历法以及“维拉科查”们扬帆而去的传说,无一不在为我的假 设提供支持。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如此进步的文明,不但要有丰富的资源、成熟的社会组织,还要有能够探测从南极到北极 ,且做成地图的技术,而且聪明到能够测量出地球的尺寸——这实在不可能从一块弹丸之地中发展出来。正如我的助理所指出 的,这个文明的故乡必须要有高山大川、温和的气候、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出先进的科学与繁荣的经济 。

  那么,这样的一块土地,如果没有沉没海底的话,又会在何处呢?

  2.我发现了最后的“拼图碎片”

  一块偌大的陆地竟会在世界上凭空消失,这种假设在地球物理学上的不可能性,严重动摇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信心。 就在身心交瘁之际,一封来自我的老朋友弗雷姆—亚瑟夫妇的书信,令事态发生了柳暗花明般的转折。我记得,他们在信中提 到:

  “南极大陆可谓最不为人所知的土地。大部分人都假设这个巨岛已被冰雪封闭好几百万年。但最新发现证明,南极的 某些地方至少在几千年前还是无冰区。就地质学而言那是非常近的事了。我们觉得‘地壳位移’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南极洲广 阔的冰盖的进退之谜。”

  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弗雷姆—亚瑟夫妇的提示足以令人茅塞顿开,让我发现了那块苦苦寻找的“拼图碎片”。明眼 人都能看出,该论述与我曾经研究的古代地图——就是那些精确描绘出冰盖下南极洲地形的地图不谋而合;它不仅使世界各地 所有关于全球性大灾难的神话变得顺理成章,也很好地解答了“一块大陆为什么会丢失”的疑问。而作为其理论基石的,则正 是由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本书开篇曾提及的那位终生致力于研究古地图的美国学者)所倡导的“地壳位移”理论。

  “地壳位移”尽管有些激进,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莫测高深的地质学假说。简单地讲,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地球大约 30英里厚的表层外壳,能够在8000英里厚的一个内核上整体滑动,并迫使西半球大部分的地块往南经赤道往南极圈移动 。根据模型显示,现在被称为南极洲的那片大陆,大部分地区原本位于气候比较温暖的低纬度地带,但因地壳位移而逐渐向南 方移动了30度(大约2000英里),才在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12500年间进入了南极圈。这个大变动对整个 地球产生的巨大余震,直到公元前9500年才逐渐平息。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那么不妨让我们进一步大胆假设:在地壳变动之前,南极大陆原本还是一块绿意盎然、适合生物 繁衍的土地的时候,它是否有机会成为一个史前文明的发祥地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个文明也必将被这次地壳位移轻易 毁灭——伴随着诸如海啸、飓风、雷雨、火山爆发等天灾,冰原的面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一切遗留下来的痕迹,随着此后 数千年时光的流逝,也都永久地埋葬在厚重的冰层下了。

  3.答案隐藏在南极冰层深处

  分析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那个曾经繁荣一时,绵延数千年的上古文明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我的 研究助理在辞职信中所强调的那样,假如“地壳位移”理论成立,那么在最后的冰河时代来临前,幅员辽阔的南极洲也曾有过 高山大川,有上万年稳定温和的气候,完全有资格成为上古人类的家园;而在此之后,这一切又在突然到来的地质变化中遭到 了毁灭性的破坏,正如弗雷姆—亚瑟夫妇在给我的信中特别指出的那样:

  “地壳位移的结果当然是惊天动地的。它随着地球内部的激烈变化,而发生可怕的地震、洪水。大地呻吟,天空好像 要塌下来的样子,造成的海啸冲击海岸,淹没土地,有的地块被挤冲到比较温暖的气候带,有的则被打进南北极圈内,永远被 冰层所覆盖。冰原溶化,使得海平面节节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要不然就移居他处,否则便被淘汰……”

  “很显然,如果这场恐怖的地壳运动发生在这个人们相互依存的世界,数千年以来文明发展的成果必将在这个星球上 一扫而光,容易得如同撕掉一张蛛网。少部分住在高地的居民可能逃过波浪滔天的洪水,但却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文明成果, 只有一些残缺不全的古老地图被有幸保存下来……事实上,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要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寻找那个失落的文明 ,所有未解之谜的答案可能就隐藏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那冰冻的地下深处。”

  这样说来,如果地壳位移假说正确的话,今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那些奇迹不就成了“上帝的指纹”吗?它们正是南极 大陆古老文明留下来的少数线索,包括了它曾经从事过的活动、事迹,被误解的思想和严格遵循几何学原理的建筑物等。在那 个文明兴盛时,它的使者曾经乘坐着大船,越过波浪汹涌的大海来到尚未开化的土地。从尼罗河谷到墨西哥湾,甚至的的喀喀 湖畔的蒂亚瓦纳科古城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4.“末日钟声”会再度响起吗?

  世界上的某些古代建筑、观念还有智慧遗产确实非常神秘难解;人类若不重视这些东西的特殊性,最终会将自己逼入 重大的危难当中。尤其让人忧虑的是,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和他人的误导,或者干脆由于太过愚蠢,就拒不承认所 谓“历史记载”以外的那些经验?像某些人那样在5000年前这个时间点划上一条线,将“历史”与“史前”蛮横地割裂开 来的做法,又是否证明了我们自身的傲慢无知?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我本能地感觉到,如果我们一直以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对祖先传来的种种令人不安的声音充耳 不闻,最后很可能使自己身陷险境。这绝不是我个人无缘无故的妄想,相反,我的研究使我对编篡这些传说的古代天才们的逻 辑思维、心理洞察力及其对宇宙的深奥知识愈发充满敬畏之心。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尊重那些曾经生活在数万年前的、几乎被 遗忘的“牛顿、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们。他们仿佛在向后人诉说:“这种周期性的、时有发生的、几乎令人类文明灭绝的灾 难是这个星球上的生活的组成部分。这种毁灭从前发生过,今后也必将再度发生。”

  在提出这些观点的时候,我当然知道会有许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末日的嘲笑者”们,其实都是 些闭目塞听之辈,对先人留下的种种暗示置若罔闻。而我们已经看到,后者显然是在竭力警告我们:不时有骇人听闻的灾难降 临人间,它来的那样突然,犹如夜贼入室——除非我们早有准备。

  总而言之,经过对世界各地的上古遗迹的考察,我认为我们的祖先可能是在通过某种隐喻,试图告诉我们在何时何地 ,世界末日的钟声会因为何种原因而再度响起。因此,在12000年以后,如果我们想对冰盖下的南极大陆进行更深入的调 查研究,就理应付出更多的努力——那个消失的文明的全部遗迹很可能都埋藏在它下面。如果我们可以确定是什么毁灭了那个 文明,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避免同样的灾难所带来的悲惨命运。

  (::节选自《上帝的指纹》,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连载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