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七旬老汉山顶树枝搭“鸟巢”独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09:37 台海网

  用一些短树枝、茅草和破破烂烂的塑料膜,搭成一个低矮而又简陋的倒V字形“房子”,翔安一名七旬老汉就“窝”在这样的房子里,独自一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山上呆了3个多月。

  “鸟巢”不到2平方米

  昨天下午,在村民老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这座位于厦门翔安马巷山亭村鲤鱼溏附近的小山。从山脚到山顶平台,一路荆棘丛生,杂草满地,用荒无人烟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喏,就在这里!”半个小时后到达山顶,老林指着不远处一个黑色的茅草丛说。这是一个用树枝、茅草和塑料膜搭建起来呈倒V字形的“房子”,如果不细看,就像一个大鸟巢。“鸟巢”不到2平方米,高不过1米,旁边还用几根小树枝和一张塑料布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厨房。在老林的招呼下,“鸟巢”里探出一个头来,然后又缩了进去。记者走近一看,一个身穿单衣的老汉蜷缩在“鸟巢”口处,在迎面吹来的山风中瑟瑟发抖,但他坚称自己“并不冷”。

  “鸟巢”比敬老院舒服?

  老汉名叫彭铭志,自称今年56岁。但据老林的说法,1956年彭铭志跟他在马巷二中同年段就读,“我自己都已经69岁了,他比我还要大,不可能才56岁,至少也有70岁了”。

  彭铭志说,读到初二以后,他就放弃了学业,先是干了一年的农活,后来当过学徒,干过建筑小工,但时间都不长。后来,他就开始四处流浪,因为一无所成,也就没有结婚生子。后来人老了,他就回到马巷诚场村,但村里没有他的房子,也没有任何亲人。

  前年,有关方面将彭铭志送到前庵敬老院。但彭老汉住了“1年零11天”后,就自行申请要回家。于是,他再次流浪起来,走到哪里发现有破厝就住下来。

  今年农历正月初七,彭老汉不知不觉地走到了鲤鱼溏附近的这座小山上,被眼前的开阔空间迷住了,当即决定住在这里。他开始一边捡树枝和塑料袋,一边用这些东西建房,花了10多天的时间终于建成目前所住的倒V字形“鸟巢”。

  彭老汉独居山顶“鸟巢”近3个月,附近村庄的人都不知道。前几天,老林无意间溜达到这座山上,才发现“同厝人”老彭在这里。

  彭老汉“窝”居山顶,但他觉得比在敬老院来得好来得自由。他说,当时在敬老院,虽然有很多人,但他跟他们“一个都不熟悉”,没有任何共同话题,现在虽然孤单,但“一辈子都是一个人,习惯了”。每季度,村里都会发救助金给他,少则300多元,多则500多元。靠着这些救助金,他一般每周都会到马巷镇上去买点油米,除此之外就是整天窝在“鸟巢”里睡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