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政府建设养鹅小区吸引农户进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16:02 CCTV《致富经》

  这个抓鹅一抓一个准的农户叫徐永林,和孙云桃相比,他可以说是方巷镇养鹅最早的一批人.别看他现在很高兴,可是一年多前他还是一脸愁容呢.

  方巷镇养鹅,一直是采用种草散养的方式,因为场地有限,大多数农户一批最多只能养几百只,徐永林家里有10多亩地,算是镇里大户,可这些地和房前屋后他都被他种上了草,一年也不过养了几千只鹅,眼看养鹅赚钱,想多养点,去哪种草给他难住了.正愁的时候镇长来家做客了,说给他介绍了一个养鹅的去处。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徐永林:“这将近一百亩的地都被我用来养鹅了。就是说这附近一百亩的地都被你养鹅了。”

  这就是徐永林的一百亩养鹅场地,属于方巷镇兴湾村扬州白鹅养殖小区,为了扩大白鹅养殖面积,2007年,当地政府在这里种植了1000亩牧草,建成标准化鹅舍3000多平方米,改散养为种草圈养,以免费使用,吸引养鹅大户进入.去年,徐永林一进小区,一次就养了两万多只。到了年底一算账,因为养殖量大,他成了当地养鹅赚钱最多的鹅状元,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徐永林:“我跟你说实在话,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保守的说,我去年少说也赚20多万。”

  眼看着小区场地大,草多,养殖量可以翻上好几倍。小区建成一年,就有20多个养鹅户搬了进来,除了用家里原有的土地养鹅,这些农户去年在小区又多养出20万只鹅,去年一只鹅最少赚20元,这就是多赚了400多万元,这利润让其他人也动了心。做鹅饲料生意的沈继宏就是其中一个

  沈继宏:“我本来做饲料的,去年养殖户效益好,每个养殖户养了几千只鹅,就赚了七八万块钱,当然就心动了。”

  今年年初,小区为了再扩大养殖面积,开始招收本镇外的农户,沈继宏听说后第一个报了名,进来就养了一万只。

  沈继宏:“为什么要进这个小区养,主要政府对这块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你像硬件设施、种草这些都是政府投资给我们免费享用的,那当然是想进小区养了,我们自己投资硬件设施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投入啊。”

  目前,每天,小区都有上千只鹅运往扬州。方巷镇也力争再建立5个这样的小区,将年饲量提高到100万只。传统的办法养本地的鹅,保证了黄珏老鹅的纯正,也使黄珏老鹅的牌子更加响亮,在黄珏老鹅走出扬州的同时,人们也把扬州当作了鹅产品的加工基地,许多加工企业也主动找上了门,在这里投资建厂。

  鹅加工企业董事长刘长山:“我们就冲着黄珏老鹅的品牌来的,这里有金可淘。原来没有进超市的,都是小摊子小作坊,现在把它变成工厂化,上海,苏州 常州,无锡,镇江。”

  记者:“ 就是整个江苏省都有卖?”

  刘长山:“对,就是不仅在扬州卖了。”

  刘长山本是南京人,当初就是看上了黄珏老鹅的品牌来到方巷镇办厂,如今仅他一家企业一年就需要300多万只鹅。随着黄珏老鹅走进宾馆、超市、专卖店,黄珏老鹅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扬州的加工企业就越多,除了做黄珏老鹅,市场上风鹅等其它鹅产品每天也要几万只的用量,仅方巷一个镇,一年因鹅而创造的产值就超过了一亿元。在这种利益的刺激下,交易市场上充斥的一片抢鹅声就不足为奇了。

  收购商:“本地的鹅不够吃吗,远远不够,本地人有钱,肯吃这个鹅。”

  收购商:“鹅少就要抢。”

  收购商:“这个市场一天大概两万只左右。”

  鹅交易市场负责人:“ 高峰期,扬州的话,一天大概需要六万只到八万只左右。”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