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生意越做越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10:07 央视《致富经》

  由于不再坚守祖传的技艺只做传统的笤帚,来样加工的活比较多,现在王建军每年的加工量达到了三百多万元.

  王建军:“现在各种样式咱们都做,根据客户的需求,都可以做,只要是笤帚方面的都行。”

  虽然相传了一百多年的技艺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看见有钱赚,大家也不太在意.仅仅在毛庄镇,象王建军这样靠来样加工笤帚的人就有一百多户,现在很多外地人都来当地定做各种用途的笤帚.2005年,前黑王庄村的张永平去给当地供销社交售定做的笤帚时碰见了一个正在洽谈生意的韩国人.

  张永平:“碰上一看笤帚,但是我们语言不通,以后就是通过翻译说这个笤帚是什么地方出的,说是乡下,农村出的,他通过翻译给我一个名片,这个意思翻译说以后呢有机会合作。”

  张永平拿着这张韩国人的名片当时也没太在意,后来等到自己笤帚生意越做越大后,2006年他请了一个翻译给那个韩国人打电话说自己的笤帚能否通过他出口到韩国,没想到那个韩国人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但是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做.

  张永平:“人家提供咱们图纸,咱们给人家打的样品,给人家加工。”

  由于人家提出的要求比较严,所以现在制作工序与祖传下来的相比也改变了很多.

  记者:“这个为什么要把它浇水呀?”

  村民:“因为它干了吧,它脆,这不用这个水跟硫磺一熏,它就软和了。”记者:“就是扎的时候它就不断是吗?”

  村民:“对,它就不断,它就软和。”

  现在制作一把笤帚要经过选苗,脱粒,熏蒸等八道工序.而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加了一种化学试剂的水里作褪色处理。

  记者:“为什么要给它褪色?”

  村民:“这个笤帚这个苗子颜色有黄的,有红的,有绿的,这个色不均匀,它不好看。经过这个药水起一个漂白作用,太阳一晒就全变白了。”

  这些经过褪色处理的笤帚经过晾晒之后就可以出口了.在乐亭县现在有三家笤帚加工厂有自营出口权。

  记者:“像你现在这个出口的笤帚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吗?”

  张永平:“有,像这个东西把长35公分,干重呢400克左右,苗长38到40这么个标准。每一个样式有一个样式的标准。”

  现在张永平给外商加工的笤帚有七八个品种,用途不一样加工手法和工艺也有差别.

  张永平:“这个东西就是卖给那个南韩的,出现代车这个汽车制造厂他要的,它扫这个汽车工厂,扫这个比较沉重的铁末子啥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船上用的。”

  记者:“这个是干吗的?”

  张永平:“这是建筑工刷墙使的,刷墙。”

  以前老式笤帚只是一种家庭室内清扫工具,现在毛庄镇加工的笤帚不仅清扫范围扩大,而且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

  乐亭县毛庄镇工业办主任王林友:“工业上用的现在比较多一点,现在农户用的也有,现在就是少一点。”

  记者:“大部分还是工业用的?”

  乐亭县毛庄镇工业办主任王林友:“对。”

  现在张永平每年可以出口各式笤帚两百万把左右,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曾买过自己加工的笤帚,而乐亭县每年笤帚出口创汇达到了1300多万美元,全县老百姓靠加工笤能获得两个多亿的收入.

  记者:杨健摄像:程诗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 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