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母亲保护怀中婴儿遇难 孩子从此随母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11:20 新京报
年轻母亲保护怀中婴儿遇难孩子从此随母姓
  2008年5月20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帐篷病房内,母剑峰照顾自己才两个月大的孩子黄锦怡。地震发生时孩子的母亲黄玲丽用身体护住了女儿。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 墓志铭 ]

  一位给女儿两次生命的母亲

  黄玲丽

  性别:女

  终年:27岁

  身份:回乡生产的年轻母亲

  遇难时间:2008年5月12日

  遇难地点:北川县陈家坝

  镇龙湾村

  “我只能给她买一口最好的棺材,埋到一个能留下的地方,以后娃娃长大了,还要去祭奠她的妈妈。”已经8天了,黄玲丽的婆婆付老太一闭上眼,就看到儿媳妇跪在瓦砾上,用脊背和头撑住一根斜压下来的房梁,胳膊还执拗地圈成环状。

  臂弯里的女儿随母姓

  付婆婆永远记得,儿媳妇第一次跟自己睡一张床时的情形。“那时她还是个十几岁的娃娃,睡觉前,她总是把自己脱下来的秋衣秋裤都整齐地放在枕头边,从那时起,我就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十几年后,2006年秋天,和儿子一起在上海工作的黄玲丽成了付婆婆的儿媳妇。

  “我和父母闹意见时,她总是从中调和。”泪眼红肿的母剑峰这样评价自己的爱人。而更让他悲从中来的是,“女儿长得像极了她的妈妈,特别是皮肤。”接受引流手术缓解冲击脑积水后,孩子逐渐能哭了,手脚也动换起来。母剑峰决定,给女儿换一个名字,叫黄锦怡。“这也是她妈妈生前最喜欢的名字。”

  听“发动机胎教”少一人

  地震前的鼠年春节,身怀六甲的黄玲丽被家人安排辞掉了上海的工作,留在北川老家安心养胎生产。“没想到,这个决定却丢了媳妇的命。”母剑峰常常设想爱人如果得救会怎样,可是一转念又否定,“她那么漂亮,被困在地下,难免脸上也会被擦得伤痕累累。”

  黄玲丽怀孕的时候,在上海上班,母剑峰几乎每天都开车去接送老婆。“那时候,她总爱跟我开玩笑说,就喜欢听我车上发动机的声音,那是我们孩子的胎教音乐。以后,我会常常给孩子听发动机的声音”,那是母剑峰和爱人最难忘、最喜欢的声音。

  地震两天后,村里幸存的人们为躲避泥石流陆续向山下撤离。付婆婆和老伴则含泪跑到镇上,买了最好的棺材,迎着往山下走的人一步步逆行回家。泥石流已经将故园前的空地冲成了斜坡,四个白发人抬着女儿黄玲丽的棺材,越过龙湾村前的山谷、河道,一直走到对面的山上,在亲戚家院前的一块平地停下来……

  本报记者 魏铭言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