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因受余震影响严重转移灾民迫在眉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11:23 江南都市报

  “把瓶盖拿掉钻个洞。”昨日下午,在青川县凉水镇开展防疫的、来自江西省卫生监督所的救灾队队员李志龙正和队员们动手做简易的消杀器材,继续对水源进行消杀。李志龙有些气喘,因为每到一个消杀点都要背着厚厚的消杀工具走很多的山路,何况20分钟前,李志龙和队员们刚刚从死神手中逃生,一场6.4级的余震让队员们和死神打了照面。专家称,青川地质破坏度,远远被低估,余震对于青川的毁灭性影响,远远高于主震。

  还在消杀余震不期而至

  “我们正在对山涧水进行处理,一阵地动山摇就来了,站都站不稳。”李志龙回忆起20分钟前的场景,仍心有余悸。由于地震使得凉水镇的自来水管网全部破坏,救援部队和当地居民都依靠山涧水生活,但伴随着土地表层的破坏,山涧水水质非常浑浊,必须每天对水源进行处理。“还有些居民利用山涧水洗衣服,我们要劝告。”

  在工作中碰到余震,对于队员们来说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但如同昨日下午4时24分那样大的余震,李志龙还是第一次碰到。巨大的山石就在他们面前滚落,整个山体仿佛都在抖动。无论如何,摆在队员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消杀,余震一过去,防疫队员开始奔赴下一个消杀点。

  “遭遇如此大的余震,如果再遇上暴雨,堰塞湖将会是灾区群众面临的另一个大威胁。”李志龙非常担忧。

  青川向外移民迫在眉睫

  “我们现在所处的凉水镇距青川最大的堰塞湖有40多公里,但是一旦发生倾泻,很快就会到达镇里。”李志龙说。

  据青川县委宣传部人士介绍,当地通过自然溢出、人工疏导、分级消能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排除了堰塞湖险情。目前,堰塞湖的危机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环境问题,却十分突出,很多乡镇被掩埋的死尸都还没法清理。青川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山体滑坡掩埋群众700余人,山体崩裂,堵塞河道,形成了三个总库容为2000万方的堰塞湖,尸体在水中浸泡,已经腐烂,造成水质污染,青川县已请求国家环保部支援对堰塞湖水进行治理,避免造成大的污染。

  23日晚,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关于移民安置,目前青川县已经定下初步安置三万人的目标,计划在县内条件较好的乡镇安置一万人,广元市其他区县安置一万人,省外安置一万人。省外安置点主要在浙江和陕西。根据国务院规定,浙江省是青川县的对口援助省份。早上当天下午,青川县政府已经开始通知下属多个乡镇,积极动员辖属灾民,通过外迁移民来缓解安置难题。

  青川大多以山区为主,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应人生存,灾后没有一座山头没有裂缝,居民生活也极其不便。江西防疫队员们发现,有一些灾民居住在深山之中,山路崎岖,移动设备也没有信号,而从山底乡政府到山上最近的居民家中,徒步需走近一个小时,而不同灾户之间相隔最远也都要步行两个多小时。一路上,还不断发现滑坡的山体。对此,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对外表示,青川向外移民已是迫在眉睫,目前,青川的灾民安置问题非常突出,对于那些生活条件确实非常艰苦恶劣的群众,异地安置是最好的选择。

  余震对青川有毁灭性影响

  “凉水镇相对于其他的乡镇受灾情况较轻,但很多当地居民已经投亲靠友,目前驻扎在凉水镇的主要是救援部队,当地居民大多居住在三个安置点上。”李志龙称。

  外迁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却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有亲友投靠还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那么一家人的住宿、工作、学习等需要得到妥善的安置。 但目前青川县定下的外迁原则还是以自愿为主,根据群众申请分步实施,还未形成具体的搬迁方案。也许,尽快拿出异地安置的方案是摆在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这还需要接受安置地政府的高度配合。

  据悉,自“5·12”大地震以来,青川已经连续发生多次强余震,余震对于青川的毁灭性影响,远远高于主震。由于多次余震影响,青川县的乔庄狮子梁山从中间断裂,造成了严重的堰塞湖危情。受邀在青川考察的成都科技大学专家说,青川地理位置险要,其位于陕西、甘肃、四川交界处,位于南北两条地震带交界处,虽然死伤人口不及北川,但其地质破坏度,远远被低估。

  虽然已经通过泄洪消减危险,但余震与暴雨的不时搅局,依然使得堰塞湖成为悬在青川县头上的达克斯摩利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