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曼哈顿亮相的中国房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11:3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王巧玲 在中国建筑大热的今天,这个在纽约亮相的中国本土建筑展,或许能把中国建筑的真实信息传递给世界 “五位建筑师,五个城市,五个建成的项目,五种类型,五个故事。” ——正在曼哈顿纽约建筑中心举办的“中国 本土建筑展”,成为纽约的一个话题和亮点。这是由纽约建筑师协会主办的一个展览,由史建和一位美国女策展人共同策划。 不久前的美国《时代》杂志评出2007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北京的鸟巢、央视大楼和当代万国城位列其中。“美国 人对中国当代建筑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所以在史建看来,“中国本土建筑展”虽小,却及时和必要。 传统是表皮,现实是里子 王澍、刘家琨、崔恺、张雷和都市实践的五件作品成为“中国本土建筑展”的主角。 王澍一向把做建筑叫做“造园子”,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采用的是园林式的构造,有“开门见山”之景。建 筑环绕象山而建,分布在山野间。有意思的是,王澍把当地一些拆掉的旧瓦片,拿来再利用。这些旧瓦大部分是上世纪江南七 八十年代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 “中国的传统,我一直称之为循环建造,我们拆一栋老房子,经常会发现,这栋老房子的砖头,从唐代到清代的都有 ,你可以从一栋房子上拆出1000年的材料来。”王澍把那些带着青苔的旧瓦片运用在了校区建筑中,使它们一下子有了历 史感。在他看来,不是简单地造了一个传统的或是实验性的建筑,而是做出了这个时代没有的、差异性的建造。 史建认为,在这个作品中,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 刘家琨也曾被冠以实验建筑师的头衔,这次展出的作品是“文革之钟博物馆”。这是一个私人博物馆,位于四川大邑 县的一个老镇区。博物馆用红砖建造,简洁肃穆,而外围却是繁杂的商业店铺。刘家琨没有让博物馆孤立存在,而是安然地处 于闹市之中。“外边的纷繁,正好能反衬里边的静谧,其实它们反差越大——一个动,一个不动——才越能体现出两个空间互 相之间的张力。”这恰是刘家琨在这个作品中所追求的特殊效果。 “在文革之钟博物馆,‘表皮’不再是商业诉求的屈服与退让,而是一种建立积极的城市语境的实验;而室内空间从 材料(文革时期的红砖等)到建筑细节,则表达出与展品共同营造时代氛围的姿态。”在史建看来,这是一次积极应对现实的 尝试。 在北京长大的崔恺一向关心老北京的旧城改造。德胜尚城位于德胜门旁,而德胜门是北京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如何让 新建筑与老建筑和谐共处,是崔恺要考虑的问题。 崔恺小时候住在一处离故宫很近的四合院。“我每次上学,回家,都有一个从大街到小街,到胡同,然后进到院子, 再回到家里这样一个过程。”基于这种难忘的城市体验,崔恺让这个办公楼对着内侧展开,而不是像其他商业区一样面冲外侧 ,临街而开。在史建看来,德胜尚城无意迎合在北京遍地开花的国际式办公建筑模式,而是刻意营造北京都市语境的新古典主 义办公建筑模式。 这些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建筑师,骨子里自有传统的血液,所以,运用传统的元素和汲取传统的思想则是自然而然 。 青年建筑师的“本土”与“国际” 相对于前面三位建筑师,张雷和都市实践的孟磊则是年轻的海归派。“在他们身上传统的积淀要少,他们也并不刻意 追求传统的元素。他们更看重的是周围环境和现实的对应。”史建说。 张雷设计的砖房子位于南京郊外凤山脚下石臼湖边,那里原是建于1970年代的粮库,砖房子就在粮库外围沿湖而 建。这是为当地一位民间诗人和一位艺术爱好者而建的乡间别墅。“张雷用红砖和刘家琨用红砖是不一样的,在刘家琨那里, 红砖是历史和人文的一种体现,而张雷则更多的是就地取材的方便。”史建这样理解。 “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一个意念,就是不希望我设计的房子让人家一看就是中国人的房子。我希望那个房子让大家看 起来有点神秘,这个房子可能这样,也可以那样。”张雷承认自己虽然是中国建筑师,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思维或工作,就局限 在“中国”的范围里面。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只要适合他的某个项目,他都会毫不迟疑地用到里面 。在这个建筑里,张雷就利用了中国院落的空间感,使这个乡野别墅简单而不失错落。 张雷强调,这些乡野住宅并不是他的独立作品,而是他与业主的共同营造,共同表达了对自然、地域、材料、空间和 生存的理解。而在史建看来,为乡间文人独处和雅居而设计的“砖房子”,预示着中国一种新的空间方式的生成,或者也预示 了一种已经中断多年的生活方式正在修复。 都市实践通过竞赛获得了大芬美术馆的建造机会。大芬村是深圳有名的油画村,也是高楼林立夹缝中的城中村。“这 个美术馆可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大家心目中的那种传统的美术馆的形象,而应该是和这个社区结合在一起。”设计师孟 岩希望这个美术馆既可成为大芬村画匠们展示作品的场所,也希望是村民可随意穿行聚会的公共空间。 孟岩使屋顶成为一个广场,也通过嫁接桥梁,让美术馆和周围的封闭小区、学校相互衔接。可惜的是,建筑师的想法 却在现实中遭到了堵塞,大芬美术馆最终还是无法自由进入,桥梁也未能通行。“中国现在这种城市化,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实际上是逼迫建筑师除了建筑学本身的问题以外,还要回答这些城市化问题。” 尽管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各不相同,但史建认为,以当代视野重新反思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应对所在地文化、自然和物 质资源,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恰是史建在这个展览中,所强调的出发点——因地制宜的本土建筑。 实验建筑走向终结 史建曾是实验建筑的鼓吹者,但是如今,他认为实验建筑已走向终结,因为实验建筑当初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1995年左右,张永和、王澍的个人事务所困难得一塌糊涂,没有公认的资质认定,也没有公开表达的阵地。最 主要的是他们的建筑趣味和审美、观念不被社会所承认,也没有营造的机会。在这个前提下才产生了实验建筑。但现在这个前 提已完全不存在了。到了90年代末,这些人已处于主流位置。” 1999年,张永和到北大任教,后来又到了美国麻省理工理工学院做建筑系主任,王澍则到中国美院当了院长。 “而且整个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是怪异的了,我们现在是主动消费怪异,连库哈斯(央视大楼设计师)我们都能接受了 。你可以设计任何怪异的东西为社会所消费,而不是挑战社会。所以说,实验的语境已经不存在了,面临的问题不存在了。” 在史建看来,实验建筑已经转型,而其中一个主要的转型就是“本土建筑”。 史建强调,本土不等同于传统。“它有传统的东西,与传统有联系,但传统只是建筑师设计的出发点之一,更强调的 是和现实发生关系。现实是本土资源之一,是在这块土地上才有的。”“因地制宜”在史建的观念里,不仅仅是环境、文化的 因素,更特指其直面剧变现实的积极应变姿态。“我们既不想展示类西方的中国建筑,也不想展示刻意不同的中国建筑,而是 正视中国问题的、‘真实’的中国建筑。” 有意思的是,在纽约建筑中心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个关于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规划展。而在这个展览的论坛中,却由清 一色的外国建筑师来讨论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问题。在中国建筑热的今日,“中国本土建筑展”或许能把中国建筑的真实信息传 递给更多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