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超龄副院长救灾不畏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00:37 金羊网-新快报
珠江医院这支救治队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珠江医院供图 徐如祥身先士卒感动众人。 人物特写 “超龄”副院长 救灾不畏死 珠江医院徐如祥征战灾区15日赢得尊重 广东省医疗队第六分队中有一名“超龄”的成员,他带领年轻队员一起背着50多斤重的背囊攀爬悬崖、穿过“死亡谷”,率先到达重灾区映秀建立医疗点;随后,他又带领着8名“敢死队员”赶赴“生命孤岛”耿达乡……他就是珠江医院的副院长——52岁的徐如祥。 身患高血压挑战死亡路 14日晚,徐如祥带着南方医科大学支队,跟随广东医疗队队长廖新波首批进入映秀。这次救灾,各地派出的医疗队员多数是年轻力壮的业务骨干,像徐如祥这样已经52岁、还是珠江医院副院长这个“级别”的,实在罕见。 在攀越都江堰到映秀的悬崖泥路时,这位“老军医”二话不说,背着50多斤重的背囊,矫健地爬山。直到夜宿黑石滩,他才疲惫地躺在潮湿冰冷的地上,沉沉睡去。同行的护士心疼地在他身旁烧起火堆,悄悄地告诉记者:“看不出来他有高血压、心脏早搏!”然而,第二天一早,他又神采奕奕地出发了。 聆听废墟发掘生命之声 每当徐如祥经过废墟,他总要放轻脚步,聆听破砖败瓦下是否还有生命迹象。在映秀镇的一个晚上,他在一堆废墟旁听见了若有若无、轻如游丝的呻吟声。“原以为是幻觉,但这时候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生命信息。”徐如祥非常谨慎地展开搜救工作。 为了弄清声音的来源,徐如祥立马伏下身子,趴在残渣废砾上一寸寸地往前听辨、搜寻。当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地时,他赶快找来部队的同志,与大家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拼命挖掘废墟,从两米多深的废墟下终于挖出了一个被埋了四天仍然活着的女中学生! 据悉,广东医疗队在灾区救援的15天中,徐如祥曾三次冒着余震危险,钻进坍塌架空的水泥板下,对露出伤残的肢体实施手术和清创、包扎、输液等处理,说起老徐,广东医疗队的队员都佩服他的勇气:“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 抗灾一线发高烧兼腹泻 十几天的风餐露宿,高血压、心脏早搏的病史,终于把他累垮了:一个晚上,徐如祥忽然高烧39摄氏度,连续肚泻10多次,整个人虚脱了!据了解,尽管八天前挺进耿达“孤岛”时每人背了几十斤药,但这些天给灾区群众看病、救治伤员已全部用光。“当时没有药了!感冒药、退烧药、止泻药全部告罄!”队员们心疼地告诉记者,徐教授病倒时,只能口服队员们用食盐和开水配的临时“生理盐水”。 幸好,由于徐如祥每天来往耿达乡17个村两次,当地的藏、羌同胞都认识他。就在徐如祥高烧不退时,一名藏族医生上山给他挖来草药,亲手煎了端给他,看着他服下…… “口红旗帜”灾区飘扬 医疗队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到了灾区,就要一切为了灾民”。在映秀镇时,哪里有伤员,医疗队就立即奔到哪里救治,伤员都得到了及时处理。但他们随后想到一个问题:一般伤员和患了病的群众,或是万一深夜有了急诊病人,怎能第一时间找到医疗队? 护士长余艳恰好身上带了一支红唇膏,便灵机一动,用口红在自己的白床单上写上“广东省医疗队第六支队南方、珠江医院”几个醒目的大字,这面简易旗帜往大本营漩口中学操场的帐篷上一挂,犹如医疗队的“招牌”,灾区伤员病员前来求医比以前方便多了,一眼就能看见医疗队所在的位置。 直到医疗队回到广州,该旗帜仍留在当地。珠江医院医疗队的成员笑称:“也算是我们给当地留下的纪念吧。”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