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冒充政协领导被识破获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08:52 正义网-检察日报
男子冒充政协领导被识破获刑
检察官提醒,警惕无孔不入的骗子

  叁 “IQ”真高,骨灰盒的点子也能想到

  李任祥、周国康等四人一合计,既然通过“114”查询号码行骗的方式是可行的,那么就应当将眼光放远,将业务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他们的决议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各行各业都存在竞争,骨灰盒经销商们也不例外,那么就用大单买卖作饵,看能不能钓上一条大鱼。

  2007年4月2日,李任祥通过“114”查询到了河南省南阳市某县民政局党委书记郭某的电话号码。当天,郭某就接到了贵溪市民政局“华局长”的电话,说贵溪市政府为推进火葬事业,已向民政局拨款60万元,用于无偿为数百名死者配骨灰盒,希望郭某介绍当地骨灰盒经销商给他认识。郭某热情地为“华局长”介绍了经销商刘某,冒充“华局长”的李任祥对刘某谎称需购买3800个骨灰盒,但要经该市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同意,这位副市长的女儿4月7日要结婚,要刘某到时向副市长表表心意,刘某欣然应允。

  4月6日,刘某带了现金和一副高档独玉手镯来到贵溪,和“华局长”取得了联系。当晚,贵溪市常务副市长的小舅子、民政局“郑科长”(周国康),贵溪市人大“王主任”(苏美荣)来到了刘某下榻的酒店,继续由“华局长”在电话中发布指令,要刘某和“郑科长”和“王主任”搞好关系。结果可想而知,刘某兜里的2000元钱和那副高档独玉手镯就成了李任祥等人的“战利品”。第二天,李任祥又打电话给刘某,要刘某将民政局购买骨灰盒的回扣款汇到他指定的账户,这下弄巧成拙,引起了刘某的怀疑。堂堂一位局长居然会为回扣款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亲自出马?刘某越想越不对劲,他赶紧到贵溪市民政局一查,果然没有“华局长”这号人物。

  肆 胆儿真大,索性冒充“政协领导”

  过了几回“局长”瘾,李任祥的官腔越打越足,胃口也越来越大。2007年4月29日,不满足于“局座”身份的李任祥,开始冒充贵溪市政协领导,将浙江某市珍珠销售商何某骗到贵溪。何某提出想去贵溪市政协的办公大楼拜访拜访李任祥,这可是李任祥行骗的“死穴”,他赶快找了个理由拒绝了。李任祥语气中流露出的慌忙和反常让曾有过受骗经历的何某多留了一个心眼。

  何某仔细回想,从头到尾这位“政协领导”都只用手机和她联系,两人从没在办公室这种正式的场所碰过面,既是领导干部为何要搞得如此神秘?何某随即向警方报了案。当周国康等人大摇大摆顶着“某长”头衔前来和何某洽谈业务时,被警方当场抓获。

  案件移送至贵溪市检察院后,办案检察官经认真审查案卷,对李任祥与有关被害人的通话记录、李任祥等人对被骗物品的辨认笔录等证据,及时提出了明确的补充侦查意见,最终使全案证据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锁链。在事实面前,李任祥、周国康等人很快对他们的罪行供认不讳,并向办案检察官表示了深切的悔意。2007年下半年,法院支持了贵溪市检察院的全部指控,认定李任祥、周国康、苏美荣、庄红卫四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至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期。李任祥等人均表示认罪服判,没有上诉。

  案件的办理已告一段落了,但贵溪市检察院检察官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歇。这种通过拨打“114”行骗的新型诈骗方式及犯罪分子较高的成功率,引起他们的认真思索。

  为了提高群众对“电话骗局”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该院检察官对李任祥等人骗术背后的“成功”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并编写了相关普法课程,在2008年4月贵溪市委组织的大型普法宣传活动中,该院检察官结合李任祥、周国康等人诈骗一案,为旁听群众进行了生动、精彩的讲解与分析,让旁听群众深受教育。大家纷纷表示,感谢检察机关及时将这种新型诈骗手法进行揭露和分析,听了检察官们上的法制课,今后会在头脑中自觉竖起一道“防火墙”,提高甄别能力,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6月6日,贵溪市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为读者揭秘了李任祥等人的骗术:

  假局长缘何骗倒了真局长

  俗话说:“同行三分亲”,听到对方是同行,聊天氛围会变得更加轻松,人们的态度往往也会变得更加亲昵。李任祥等人正是利用了人们和同行打交道的这种心理变化,冒充同一系统、同一级别的人物,让真局长们卸下“心防”,放松了警惕和戒备。

  检察官提醒:

  识别骗子,重在预防。工作往来中一些必要的程序性核查不能省,如应当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件或单位公函等,以确认其真实身份,而不能仅凭对方一个电话就相信,或碍于对方是“同行”就免除身份核查手续,否则被骗的几率会比较高。

  行骗新手缘何骗倒生意老手

  “诀窍”是熟知交易内幕,如回扣、礼物、“意思意思”,不少生意人要顺利成交一笔生意,可能都离不开以上这些个交易“潜规则”,这是他们心照不宣的秘密。本案中被骗的几名外地客商被李任祥等人催着给回扣,反而更加深信不疑。

  检察官提醒:

  犯罪分子的骗术不断“推陈出新”,但万骗不离其宗,只要提高警觉,总能从犯罪分子一些反常的反应中,察觉出行骗的蛛丝马迹。提醒外地客商不要贸然同意到陌生的买方处洽谈业务,在洽谈过程中要随时保持警惕,如有不对应及时报警,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