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港台双栖作家马家辉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10:55 南方人物周刊
人到中年的马家辉,身上有着一些既矛盾又统一的东西,既有江湖味又有书生气。图/大食 本刊记者 郑廷鑫 发自香港 马家辉家里,目光所及,最多的东西是书。书架见缝插针地竖立在书房、客厅、卧室甚至过道上,“专业书虫”的绰号果然名不虚传。 打开“专业书虫”自己写的书,个人的经历、成长的故事、爱恨情仇的种种分布在文章的各个角落里。 他的时间表经常都是排得满满的,满得让人怀疑他哪来的时间看书。比如这一天,3月27日,上午接受采访,然后午饭也没吃就赶到香港大学一场“两岸关系何时了——从台湾政治风气剖析台海关系”的演讲做嘉宾,讲罢又立即驱车回香港城市大学——他目前供职的学校——开会去,然后是见自己的医生,晚上又有几个朋友约了吃饭…… 不过,生活的忙碌并没有成为他不看书的借口,二十多年来,他坚持每天读书、记日记。从少年老成到中年感慨,这个香港才子丝丝点点计算着自己生命的每一寸脚步,再通过文字兜兜转转表达出来。人到中年的他,身上有着一些既矛盾又统一的东西,既有江湖味又有书生气,就算几年前担任《锵锵三人行》嘉宾之后收获众多女粉丝,有时也免不了感叹“中年是一碗失去药效的廿四味,无论是倾尽或细尝,都是难以下咽”。 崇拜李敖 李欧梵在给马家辉的影评集《江湖有事》所做的序言中说:“香港文化人的‘英雄榜’中鲜有人像马家辉一样,可以港台双栖、经验丰富,既可在九龙城‘方荣记’品尝火锅,听他的父字辈话说当年,又能够在台湾打弹子,享受‘敲杆’之乐——即使他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能把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少年往事’描述得如此入木三分的香港评论家,我看除了马家辉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港台双栖”的由头是李敖。那一年,马家辉19岁,迷上了李敖的文章,立志在21岁之前写一本研究李敖的著作,于是离港入台,来到台湾大学读心理系。 李敖研究的出版比原来的计划推迟了一年。《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在他读大二的那一年出版了,成为1980年代台湾青年学子争相讨论的畅销书。 比出书更振奋的是认识了李敖。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一老一少已经成为朋友,李敖曾经对当时的“小马”说:“胡适曾对我说:‘李敖,你比胡适更了解胡适。’现在我也对你说:‘马家辉,你比李敖更了解李敖。’” 那时候的马家辉,经常到金兰大厦李敖家里,一边帮忙整理剪报,一边聆听李敖笑傲江湖。年轻的马家辉心高气傲,在大学里和同学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反而和李敖等一班老江湖成为好友,因为“他们年纪大,能容忍年轻人的傲气”。 1997年,李敖出版的回忆录中,把马家辉的名字列入了他的生平所交好友名单。对于自己偶像的认可,马家辉公开承认:“这便是我自认的一生最大成就。” 毕业之后,除了在广告公司担任创意文案的短暂工作,以及中途到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读硕读博之外,他的工作就与媒体分不开了。 在台湾锦绣出版社《大地地理杂志》担任旅行记者的日子是他至今念念不忘的一段时光。投资者有大志又舍得花钱,所以,他便背起行囊和摄影记者一起穿梭于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一个国家一呆就是半年,探索风土人情。“回来只要写个两千字的稿子,太爽了。可惜后来杂志倒闭了。”后来他替台湾华视到大陆拍摄节目《海棠风情》,又在大陆各地漫游,见识各种山水传奇。 1997年1月,马家辉和妻儿还住在台北大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一家人散完步回家,电话响起,是台湾著名报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创办人高信疆先生从香港打来,高先生在电话那头说,“你一个香港人,在台湾干吗啊,来《明报》工作吧。”隔天早上,他便坐上了返港的飞机,结束在台湾的生活,到《明报》任副总编辑。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