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女被父母包办结婚离婚 法庭上不知何为婚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05:26 华龙网-重庆晚报
智障女被父母包办结婚离婚法庭上不知何为婚姻
朱莎在妈妈的陪伴下到法院进行二审 记者 周舸 摄

  “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我不该急着替女儿找丈夫。”母亲谢宝琴昨日哭诉,为给智障女儿朱莎(化名)找个依靠,她和丈夫操办了女儿与农民胡春(化名)的婚事。随后,她认为女婿并没有尽到照顾女儿的责任,气愤之余代女儿起诉离婚。昨日,一审败诉的胡春上诉到市一中院,要求撤销一审判决。

  “朱莎,你愿不愿意继续和胡春一起生活?”主审法官问。

  坐在被上诉席的朱莎目光呆滞,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

  “那你要不要和胡春离婚?”法官继续追问。

  朱莎依然轻轻点头。

  反复三次后,法官直接提问:“朱莎,你懂什么叫婚姻吗?”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朱莎的理解能力,她没作答,只是呆呆地望着法官。

  “朱莎,你是干什么的?”

  “卖豆干的。”

  “那胡春呢?”

  “妈妈,胡春是干什么的?”朱莎转头问身旁的母亲。

  法官转而问胡春:“你既然知道朱莎智力有障碍,为什么还和她结婚?”

  “没什么!一个人到了30岁,该找个人结婚了。”胡春的回答显然令谢宝琴很愤怒,她近乎咆哮地向胡春嚷道:“你十几天不洗衣服,每天要我逼你洗澡,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我女儿?”

  “莎莎,你会写字吗?”法官问。

  朱莎朝法官笑笑,点头。

  “那好你上来签个字。”上午10时45分,主审法官宣布将择日宣判,并要朱莎签名。不过结果令她颇为失望,朱莎在被上诉人一栏签下的竟是四个阿拉伯数字“2”。

  “我女儿只会写‘2’,并且写得很好。”谢宝琴无奈地说。

  昨上午11时许,市一中院大门外,朱莎在母亲的看护下和丈夫擦身而过。那一刻,她没有说话,只是面带微笑望着胡春,一直望着,直到丈夫消失……

  案件背景

  岳母:他是想要分我们遗产

  谢宝琴介绍,1982年5月,女儿朱莎出生在渝北区金龙路。2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她智力发育缓慢,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后来,她被鉴定为2级智力残疾人,智力相当于三岁小孩。为了让女儿生活得更好,父母在松树桥农贸市场租下一个摊位,经营豆制品,25年来起早贪黑的经营,使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逐渐殷实起来。

  “我和丈夫都是50多岁的人了,要是蹬腿走人,女儿怎么办?”谢宝琴告诉记者,女儿21岁那年,他们带她到生殖健康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朱莎的染色体没有损坏,她的下一代智力不会有问题。从那时起,谢宝琴夫妇开始注意给女儿寻找一个依靠。

  2006年12月,谢宝琴在做生意时,和胡春的亲戚聊起了女儿的婚事,胡春的亲戚向她介绍了胡春,并安排两人见面。“一开始我就不是很满意,但女儿好像对他有感觉。”谢宝琴说,考虑到女儿的感受,她还是接受了胡春。

  2007年4月15日,朱莎在母亲的带领下,和胡春来到婚姻登记机关。但是,渝北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拒绝给朱莎登记,因为她根本说不清楚自己到婚姻登记处来干什么。

  当月29日,谢宝琴又带着女儿到婚姻登记处。她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还带了医院的检查证明和相关法律条文。工作人员问朱莎:“你今天是不是来结婚的?”朱莎点头。工作人员再问:“你和谁结婚?”朱莎随即说出了胡春的名字。

  就这样,结婚证办成了。

  谢宝琴称,胡春婚后对朱莎并不好,“最关键的是他从来不做家务,也不出去工作,整天在家里好吃懒做。这样的人,我怎么放心把女儿交给他。”2007年9月26日,胡春带朱莎回家途中把她丢失,一个月后,谢宝琴才在精神病院把朱莎找回。“我到现在都在怀疑胡春是故意的。”2007年10月26日,他们将女婿扫地出门,并于次年2月到渝北区法院起诉离婚。2008年3月5日,法院一审判决离婚。胡春不服遂上诉到市一中院。

  “他就是想要分我们的遗产。”谢宝琴称,“我有三套房产,还有一些存款,都会留给女儿。”

  “既然女儿生育的下一代不会有智力问题,我和丈夫商量准备去为女儿进行人工授精。”谢宝琴表示,女儿现在生孩子,她还可以照顾一下外孙,实在不行就委托社区监护。

  她希望通过本报劝告一下和她一样有类似情况的父母,千万别仓促地给智障儿女找对象,否则后患无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