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师的幸福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12:29 新民周刊

  付出、责任与奉献,才是教师幸福感的最高境界。

  撰稿·杨 蝉

  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和惊慌失措的学生,教师应该如何作为,这是最近人们热议的话题。地震这样的极端环境的确能考验人,然而,对于教师而言,更大的考验在于是不是每一天都能积极乐观地应对这个平淡而繁忙的终身职业。

  这已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受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学生就业前景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确实,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关系到教育——这个天下极为神圣的职业的基本魅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教授在其新著《大学理念、组织与人事》中,透彻地阐述了对师资队伍建设投入、教师自由性和创造力以及国内外教师管理制度比较等问题的研究。 他告诉笔者,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有良好的文化和学术基础,第二是对从事的教学或者科研没有太多的障碍,第三是有一个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追求的空间。

  他说,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被要求引领社会精神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这个群体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持在于——应当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应当对社会的善与恶、真善美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曲线,应当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开拓者和领路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幸福感跟一般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有一种安全的幸福感、有一种舒适生活的幸福感、有一种自我成就的幸福感。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幸福感。

  教授终身制是不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笔者了解到,陈永明本人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但他却主动转为上海师范大学的一般教授。对此他解释说,终身制有它的合理性,但在师资队伍里过多强调终身制,对学术发展其实是很不利的,无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都是如此。一味强调终身制,会对我们目前孜孜以求的创新发展带来难度。而有些国家采用合同为纽带的短期教授聘任,陈永明曾在日本筑波大学工作,在那里讲师以上的教师在聘任期满后全部流动,目的是为了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每一种体制都各有利弊,当然会对教师的幸福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教师是一项专业化的职业,每一个从事这项职业的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发展和提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也只有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在职业中品尝成功、在事业中感悟幸福,才能不断激发、鼓舞每个从事这项职业者自我提高的信心和内动力。

  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文坛大家贾植芳教授在4月25日傍晚走完了92年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他对于职业幸福感的理解是——“把人字写端正”。他经历了传奇与艰难的一生,最热爱的职业还是教师。贾植芳先生曾经说过:“不用说来世的事,就是今生今世,我也没有做过当官和发财的梦想,我觉得既然生而为人,又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毕生的责任和追求,就是努力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付出、责任与奉献,才是教师幸福感的最高境界。

  高考大军中不少人选择了师范志愿,他们对震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探究尤为关注。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教育中学会付出与给予。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师范就是选择人生。-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