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卿光亚:范美忠的勇敢是因为他病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14:02 南方人物周刊
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人类的主流是向善向美的,人类精神中崇高美好的部分应该世代相传 本刊记者 李宗陶 6月19日中午,范美忠带着2位电视台记者走进都江堰光亚学校。20多天前,他变成“范跑跑”。3天前,他被 解聘。这是震后一连串令人晕眩的变故后他第一次回到学校。而自从他有了新名字,“身边永远有记者,”校长卿光亚说。 范美忠告诉校长,记者是来拍纪录片的,并再一次表示对不起校长、对不起学校。但镜头下的办公室里,随即就有了 人为的PK气氛——这个时代嗜好的一种场景。 对着镜头,卿光亚分析范老师在网上的“先跑言论”是震后的病态反应,尔后的一系列言论接近“痴人说梦”。 范美忠站在那里,手抖着,神情紧张,立即表示反对:“请注意,我只是表明我的价值观……”发表一通见解之后, 他说:“完毕。”并看了一眼正在拍摄他的记者。记者向他打招呼:“你能不能,不要看我们?”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光亚学校接待室的4部电话几乎成了“范跑跑专线”。有天子夜,卿光亚起夜后睡不着,进了接 待室想坐会儿。“凌晨2点半一个(来电),3点半一个,4点半一个,都是来骂他的,当然,连我和学校一起骂。” 当被问到范氏言论的后续效应,这位遇事不慌、常将“我无所谓”挂在嘴边的校长难得地提高了一点嗓音:“麻烦大 了去了。” “5?12”四川大地震震出的各色人物中,1997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中学教师范美忠因为“先跑”的另类言 论尤其引人注目。他选择不救的母亲、要救的十个月大的女儿、看上去很能包容他的妻子以及他复杂的才华与性格,随着传媒 的开掘,渐渐展现于世人面前。 过去3年里,他“套中人”一般行走于坐落在都江堰青城山与二王庙之间的校园,“无害——吝啬,也不占人便宜; 不帮人,也不害人”,因为一篇“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的、言辞明显混乱的博客文章而令网民亢奋,令传媒忙碌,也令全校 师生刮目相看:“怎么会是他呢?”小学部的女教师们在打听“谁是范跑跑”时说:“喏,就是路上跟他打招呼隔三秒钟、快 走过了才有反应的那个。”他班上的一名学生在网上写道:“范老出名了。怎么就出名了呢?范老救人才是新闻啊!” 与范美忠在公众视线下的瘦弱、不安、颤抖、激动、激辩迥然相异,同是川人的卿光亚富态、平和、懂得方寸之间的 进退,而且得体。在这得体底下,又有一种天塌下来自有姚明顶着的豁达爽利,让我想起5月21日凌晨2点在成都街头遇见 的一个汉子——是夜接到6-7级余震预报,成都市民举家睡在街头或汽车里——他啃完手上一片西瓜,向老婆道:“给我( 房门)钥匙,我要去睡觉了!”想起震后与“范跑跑”同时流传在网络上的川人签名档:麻将桌是震不倒的,麻油碟是震不翻 的! 城乡教育不均衡,比我们在城里能感受到的要严重得多 人物周刊:能详细说说2005年夏天范老师来应聘时的情形吗? 卿光亚:第一次见面是在成都河边的露天茶室。他当时在成都一家跟教育有关的网站当编辑,我们学校在郊区,我一 般就别人的近,约在他住处附近见。我到时他已经在了,挺普通的一个人,拿张报纸,报纸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 ,他写的,讲他整个受教育后来又觉悟的过程(注:《寻找有意义的教育》,发表于2005年6月29日)。他讲他考上北 大后突然发现自己除了会考试,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见过,整个被应试教育教傻了。所以第一年学篮球,第二年学足球,第 三年发现同学们摇头晃脑在听music,可这个他学不会,怎么听都跟汽车叫没两样……那天很热,他穿了一双黄棉鞋,整 个显得不合时宜,有点落魄。然后我听了他的想法,想怎么教。 人物周刊:他的哪些想法打动了你? 卿光亚:当时是想为不参加国内高考的国际预科班招一位语文老师。也有些特级老教师来应聘,也带文章来,但都是 “怎样考大学”、“怎样拿高分”这种,他就带了张报纸。交谈中有两点打动我,一是他提到要广泛阅读、多写,以此提高思 辩能力,讲到他大量的阅读和对文学的热爱;他没有强调语法啊、难点、重点什么的;二是从讲话中透露出他爱教育,这是我 最看重的一条。另外,我们学校看重体育锻炼,课程设置每天8小时上课,其中2小时是活动,有时还要参加义务劳动,要求 老师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我感觉他时间上没负担,另外他在报上也说自己爱体育。 人物周刊:当时没考虑他有没有教师资格证? 卿光亚:从履历上看,他当时前后加起来已经教了几年书,而且有3年是在自贡蜀光中学。蜀光中学是张伯苓先生创 办的,完全按照南开模式,在四川很有名(注:喻传鉴、韩叔信等先后担任校董或校长,1945年李慎之先生从燕京大学毕 业后曾到该校任公民课教员)。而且200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向社会开放,一般公民都可以考;在职教师自动获证、 中专以上学历就送(资格证)了,我认为他符合获得资格证的条件。 但是你注意没有,那天在《一虎一席谈》里观众说的是“应该取消他的教师资格”,他坐那儿太紧张,回答说:“对 ,我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从毕业开始教书到现在。”然后又说“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我们学校老师听了又 昏倒。我说过,他是被震糊涂了。 现在谁跟他讨论这个事,他就“好,开战”,随时准备战斗。他现在的状态有点像惊弓之鸟,地震的箭没有射到他, 舆论的弓弹一弹,他就倒下了。我听得最刺耳的一句话是他说自己是“思想烈士”,但我好像只听到一个字:死。 人物周刊:那篇文章(注:《寻找有意义的教育》)里说到他由乡村考入北大后的刺激和失衡,其实可以看出中国基 础教育在城乡的巨大落差。 卿光亚:那是太大了!是分配不公平。我讲个小故事:当年我们办义务乡村班的时候,一位捐资的政协老领导到贵州 山区的一所小学去旁听了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老师讲到“旭日东升”,带领孩子们念:“日,日,日,狗日的日。”那位老 领导后来私下里跟我讲:“莫非我捐的钱都捐给了狗日的日去了?” 还有一个:都江堰民办教师考资格证的时候,考场规定迟到半小时不得入场。有个老师迟到2个钟头,但监考老师一 看,不能不让他进。为啥?骨头戳出来了。他一早从山里走出来,路上摔了一跤,他用树枝这么捆了一下,慢慢走慢慢走,走 到考场来了。说赶紧去医院吧,他不肯,坚持要参加考试:教了十几年书,就盼着转成国家正式教师、吃皇粮的这一天。于是 一边派人在考场给他包扎,一边让他答题。可监考老师一看,考卷上错别字连篇,再考几次恐怕也通不过。所以在民办教师转 正大会上,都江堰市当时的市委书记,是个女的,含着眼泪对那些老师说:“现在大家都拿上国家工资了,能不能稍微提高一 下教学水平呢?”为什么他们教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少?就是因为从基础就教错了。以己之昏昏,怎能使孩子昭昭。但这怪他们 吗?他们的老师又是谁? 国家教育经费是按地域(城市,农村)、重点和非重点来分配的。比方基建费,成都有20多所重点中学,3000 多所非重点,那么这20多所重点(也许数量更少)占到总费用的一半,就是20多所用的基建费跟3000多所一样多。 人力资源也是一样。每年北大、北师大之类好学校的毕业生全部流向重点学校,3000多所普通学校一个都分不到 。长期这样,你可想而知,最后落到农村的、交通不便的山区的是什么样的师资;你就可想而知,范美忠怎么也学不会听音乐 是怎么来的。 这种不均衡好严重,比我们在城里能感受到的要严重得多。我觉得其实也有办法,就是像欧美和香港那样,教育经费 按人头分,比方有2亿应该享受义务制教育的孩子,不分贵贱,不分城乡,齐刷刷均摊,每个孩子带着经费走,爱上哪个学校 自己选。你本来农村的,要到城里念,可以,但你要考虑生活成本。学校招生多才钱多,这样变成学校要讨家长孩子的欢心— —就像我在佛罗里达一所中学看到设有海军教室,在亚特兰大CNN社区的中学看到小型电视演播室一样。 人物周刊:这种落差的影响成为一个人成年后心里的一个结,您觉得怪谁? 卿光亚: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人发愤图强的动力,但如果成为一个结,一种困扰,我觉得还是书没读通,好像知道很 多,其实不通。 他沉醉于理想,想培养大师,但效果不是这样 人物周刊:那篇文章中提到,“在短短四年时间之内,我浏览了诸子百家,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还有《全唐 诗》、《剑桥中国史》,以及李泽厚、冯友兰的思想哲学史等等大量书籍。但这样的速度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可想而 知的。”下面又提到:“每接一届学生,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洗脑。我跟他们说你们过去在语文、历史等课上学的东西相 当部分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伪知识,真正的文科知识你们连梦都没梦见过。然后在学生目瞪口呆之时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知识轰 炸:从《史记》、《左传》、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穆旦、海子到兰波、艾略特;从弗洛伊德到超现实主义;从涅乐队到 行为艺术。”还有“我自以为真理在握,一站上讲台就慷慨陈词,滔滔不绝”。您当时看到这些,有没有微微的不安? 卿光亚:范老师讲课是挺有意思,他不管下面人的,自顾自讲,很陶醉,甚至不看看有没有人来。管教学的校长跟我 反映过,他的课考勤做得不好,有时课堂上人很少。其实,也就是我这里设的这个预科班能容下他这种教法,给了他一个小空 间。 以前在别的学校,他问同学有没看过巴尔扎克,同学马上问:“考不考?”不考,马上没兴趣,肯定不看。现在的应 试教育就是培养这种功利性学习的,学生也没办法。光亚的这个预科班,就是不参加国内高考,但要参加国外高中毕业前的预 科考试,比如按国际标准课程设置里要求选16部不同年代、国家、地区的名著进行深度分析,他选了《呼啸山庄》,还有他 偏爱的鲁迅的著作,我觉得他得心应手,他至少看过这些书。以前也有个老师,讲得好艰苦,我看他无论何时何地都捧着本书 ,得从头看。 但你要说他有什么讲课技巧,会不会控制课堂,那是一点都谈不上。我之所以面试时不问他方法、步骤、细节,就是 这门课本身希望课堂上活跃一点,眼界开阔一点。他有了这片试验田,天马行空,以为自己成功了,所以他能说出“我是中国 最优秀的文科教师”。说实话,进了光亚的这三年,他才渐渐稳定下来,娶妻生女,也许同时建立了他的自信。 人物周刊:您听过他的课吗? 卿光亚:没有。你知道我们每个班都用老师名字命名,教室搞得像家里的客厅,里面有钢琴,上厕所就在那一头卫生 间,不用跑去走廊里。一个老师在上语文课,另一个数学老师可能也在,做他自己的事。上课也比较自由,老师可以看电脑。 范老师是胆子很小的人,我为什么说他是套中人呢?我要是跟他正式说个什么有点批评性质的话,他三天眼睛都是红红的,就 像契诃夫小说里那个人,科长打个喷嚏要回家研究半天的。所以我不去听他讲课,不然他会紧张,会低头看电脑。说实话,他 来三年,我基本不管他。 他刚来时,确实花絮迭出。他班上有个非常爱看课外书的同学,刚开始鄙视他,他就在课上跟这个同学PK,全班同 学当见证人。PK什么呢?比方甲讲一段经典名句,乙必须答出作者;乙讲作者名,甲必须说出代表作。结果他赢了,赢在北 岛,学生没读过北岛。后来他跟我讲他赢的时候,那表情完全像个小孩子。这节课同学们上得都很高兴,他确实赢得了一部分 同学的好感,觉得他没用高考来吓唬人,也觉得他这个人好玩——他经常讲尖酸刻薄的话,他的自以为是,他的讲课热情,他 的不合时宜,他的自闭和另类。 他第一课的开场白常常是自我介绍,介绍他是北大毕业的。有同学这样记的—— “北大很有名吗?”范老师问。底下沉默。 “北大很烂。”范老师说。依然沉默。 然后,同学加了一串“哈哈哈”。 他沉醉于他的理想,一脸肃穆想培养大师,但效果不是这样。在学生眼里,他恐怕是个倒霉汉,但又对他有三分亲切 感。 总之,他来校以后,谨小慎微,不敢张扬,不帮人也不害人,吝啬但不占人便宜,他是无害的,我没有发现他有什么 不能容忍的大问题。 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 人物周刊:网文风波刚起时,范老师在学校遇到您,问:“校长,该不该跑?”以您当时的感觉,他是胸有成竹,但 需要领导表个态;还是陷入了自我怀疑,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 卿光亚:我觉得当时他的样子有点像祥林嫂,喃喃自语的状态。地震以后人有许多反应,有痛哭的,有痴痴呆呆不哭 不笑的,有呕吐的,也有范美忠这种表现的,这都是地震的次生灾难。范老师特别胆小,所以我说这次是他惟一的勇敢,是因 为他病了,地震病。 人物周刊:范老师写了刚跑出来时跟学生在操场上的对谈,详细分析了地震那一刻他的心理活动,颇有莎士比亚戏剧 中的人物比如《奥赛罗》中那个计谋高手伊阿古内心独白的味道。但这种话,日常生活一般人是不大肯自己讲出来的。在您看 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卿光亚:据我了解,他是因为要安慰一个在网站工作的朋友。这个朋友地震时先跑了,遭到女同事讥笑,进入绝食状 态。他可能想安慰别人:没什么,我也先跑了。可他用的是自残的方式。他要是早想到全中国就两个人不上网,一个是他不救 的母亲,一个是他要救的女儿,我估计他说什么也不会发那个博客文章。 人物周刊:地动山摇那一刻,范老师对学生、母亲、女儿和自己的生命价值作了排序,但同校老师回忆,当时能完整 喊一声“地震了”都很困难。所以,他的描述跟我们小时候看的打仗电影里,英雄人物牺牲前净惦记着交“最后党费”同样令 人费解。 卿光亚:嗨,哪就真有那些对白!或者当时说的四川话,用词、语境都不一样,事后追忆,难免为了效果而放大、夸 张一些什么,或者遮蔽掉另一些什么,就像我对小时候嘉陵小学那堵足球墙的记忆放大。我们学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 里,我觉得有个体育老师说得最准,当时房子像扇纸一样迅速在扇。范美忠在二楼,跑过两个楼梯转弯就到了球场。球场上, 整个天空蒸腾着一种淡黄色的烟雾,那一小段时间里,人的头脑是空白的,我们许多老师的记忆里,半小时以后才想到自己的 妈、孩子、老家。 当时我就搬个凳子坐到升旗台底下,让所有的师生能看到我,这样他们心不慌。以前学校失火也是,一队人进来嚷嚷 着要抓法人,校工说那个坐在旗杆底下笑眯眯的就是法人。我心里总有伊顿公学的情结,所以每天学生早晚集合、列队2次, 他们训练有素,一点不乱。我让老师每10分钟清点一次人数,然后唱歌的唱歌,打球的打球,该干什么干什么。 光亚600多个学生,90个老师(1/3是外教),110个校工,从2岁到87岁,一个不少,毫发无伤。楼一 幢没垮,虽然围墙都倒了。我记得当时范美忠跑过来问了句:“这么烂的房子怎么不垮?”他就是这么讲话的。我笑笑:“嗨 ,我修的是碉堡。” 人物周刊:范老师从效果出发,非常理性地衡量了得与失,作出他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后代都这样,那么赖宁救山火 那种不必要的牺牲都可以避免了。您觉得这是进步吗? 卿光亚:如果从科学角度讲,平时训练有素,关键时刻容易作出正确判断。比如我们平时进行救火演习,失火的时候 就知道该怎么办,这火该不该救。我干电视导演的时候,曾经筹拍过赖宁的片子,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想救的是山火,但山火 被风一吹,将人一裹,火还没上身,人先窒息丧命。《论语》里记载,马厩失火了,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以前有人批判 说“贵人贱畜”,其实孔子上朝回来,坐的马车,问什么马嘛。所以不要断章取义。 人贵为灵长类动物,不是单靠本能活着的。灾难降临时,人有逃跑的本能,也有救人的本能,你看我们幼儿班的孩子 都被老师抱出来,低年级的同学都被老师领出来,你看那些父母为什么会用身体护着孩子,最后护出一个活着的后代,就证明 了人的本能中也有极大一部分是救别人。动物世界里也是这样啊! 所以我说,范美忠说的也许是真话,但不善,不美,人类的主流是向善向美的,人类精神中崇高美好的部分应该世代 相传。 人物周刊:是,北大教授评范美忠的话:诚实,但不知耻。 卿光亚:懦弱不是人的天性,是病态、病症。我就奇怪为什么一哄而上,对一个病人这么起劲。 人物周刊:熊十力先生早有点评:海上逐臭之夫。中国传统上,从孔、老一直到王阳明、到陶行知,都在讲“知行合 一”,把求知与修身视为一体。但现代,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在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知识与德行是分离的。作为一 个校长,您担心吗? 卿光亚:这个问题我没有细想过。当初我就是不想看到儿子变成知识的奴隶而不是主人,才动了办学校的念头。我常 常给自己做事找借口,借口大概就是理想。另外一个,网络上的文章跟现实中的人常常是两码事。 人物周刊:范美忠反复提到“知识轰炸”,知识是一种可以打倒人的武器? 卿光亚:当然不是。炫耀知识也是一种病,幼稚病。知识也不仅仅从书本上来,在我仅有的三年小学记忆里,好多知 识是从学校锅炉房师傅那里来的。父亲的好朋友李安宅教授(注: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对 我影响很大,帮他搬搬书就能学到很多东西,那是“我的大学”。现在的小孩,路越走越窄,我就不服气,想试着弄宽一点。 范美忠不是强人,这个时代的人就喜欢戏弄弱者 人物周刊:您怎么看网上那些骂范老师的言论? 卿光亚:好多人骂范美忠妈都不救,不孝;但他们一开口就是国骂,不是别人的妈就是自己的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其中少有中肯的,大部分思维之幼稚、之单一,跟七八岁孩子在一个水平上。大部分延续的,还是文革前17 年英雄主义教育的思维模式,非黑即白,不是警察就是小偷,没有中间地带。我看过一个外国电影,讲一个人救了好多人,但 冒用其中三个人的信用卡买东西,进了监狱。他在监狱里看到电视上正悬赏百万寻找救人的英雄,就跟狱长说,那人就是我啊 !狱长给他一耳光,说:“这里每个人都是总统。”这说明什么呢?一个人的美德并不必然是他英雄行为的动机,一个人的卑 微也不是他错误的必然根源。 大家厌恶范美忠的洋洋得意,但不想想有更多的大是大非,藐视生命里无不透露着一种更深的洋洋得意。抓着一个半 颠狂状态的小人物不放,逗他,像逗孔乙己那样逗他,川话叫逗“宝器”,表现出一种低级趣味。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就喜欢 戏弄弱者,范美忠不是强人,是弱者,是经历了地震的病人。 人物周刊:假设两篇批评文章,一篇比较温和,话留三分,但言辞中肯,意犹味尽,是我们的爷爷辈和爷爷的爷爷辈 恪守的“和平中正”、“敦厚”,就是从前中国人的味道;另一篇直抵要害,有些见地很到位,但言辞尖酸刻薄,颇有将异己 斩尽杀绝的气势,俨然真理的父亲或红卫兵再世,您喜欢看哪篇? 卿光亚:我肯定不喜欢红卫兵。现在的文风夸张、暴戾,也是受伤的病态语言;还有一类有点像动漫,也是通行语言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鲁迅说过的,倒洗澡水把小孩一起倒掉了。记得我小时候,上海出过一套“五角丛书”,5角钱一本 ,还有当时的内部书刊、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等等,无一不是温文尔雅。所以我说读好书就像烤火,暖和,烦恼也 统统融化了。现在不是,不夸张、不粗暴、不裸奔好像就不行,我想想“文革”结束也这么多年了,恢复高考也30年了,就 是恢复到66年以前,也不该是这样的怪胎。可能还得往上追,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沦落到投枪匕首的地步的。 跟传媒也有关系。马克·吐温有两句话现在就写在美联社一进门的地方:“把光明带给世界的只有两种力量,一个是 天上的太阳,一个是地上的美联社。”该追捧什么,提倡什么,现在的传媒好像不是很清楚。前几天碰到一个香港朋友,他说 大陆点击量超千万的是范跑跑的博客,香港点击量超过1500万的是一个好像叫“一屋四人”的妈妈博客,就讲普通人的生 活,带孩子的喜怒哀乐。朋友用了一个“幼稚”评点我们这里的现象,媒体好像喜欢做放大幼稚的工作。 人物周刊:范老师的言论在光亚学校有什么反应? 卿光亚:老师们笑笑。同学么,我有印象的是他班上的一个学生在网上写的:“范老出名了。怎么就出名了呢?范老 救人才是新闻啊!”我们正常招生、复课。温总理说: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我们希望范美忠也这样,好好活下去 。 人物周刊:您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比较低调的方式解聘他? 卿光亚:我之所以一开始不着急,是想着他受了震,是病人。自古侠义多屠狗之辈,我从小接触父亲结交的三教九流 ,深深明白人群中的大多数谨小慎微,只求不犯错误;临阵逃命,多大点事嘛,没想到事情闹这么大。不过我无所谓,是祸躲 不过。 我也犯过错。不瞒你说我当导演的时候拍过“涉黄武打片”,叫《野人谷》之类,也不是明目张胆地黄,就弄二三十 个人扮野人,野人衣不蔽体,蹿上跳下,很是壮观,再加点暴力打斗……反正又肮脏又低俗。拍出来领导大光其火,要处理。 我记得很清楚,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巴金先生的侄子,说“处理作品不处理人”,这种宽谅让我深受教益。现在范美忠的博 客文章就是他的作品,我也处理作品不处理人,不“因言治罪”。地震次生灾害是一种灾难,我动用这点小小的行政手段是更 大的灾难。而且要记得,事物都是在变动发展中前进的。我刚才接了一个澳大利亚打来的电话,其中提到,范美忠毕竟还有贫 穷的母亲,还有十个月大的女儿嗷嗷待哺,他打算给范家送奶粉过来。 老师水平高,直接影响到小孩 人物周刊:您希望光亚学校的老师是个什么样子? 卿光亚:大概因为生于军人家庭,我成年后想要那些缺的东西。第一希望光亚的老师是温和的。我常跟他们说,三步 之外不要喊人,不要下意识地训人、不要粗声粗气的家长式作风。刚办校时我是废除那套“起立坐下——老师好同学们好”的 仪式的。我希望在孩子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蹲下来跟他们讲话,好比一个体格大一些的朋友;态度平和地讨论,连辩论我都不 太希望。 第二,对知识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状态。常有学生问我这个那个,我说,Idon'tknow,但我们可 以一起收集资料来学。今天碰到学生撒谎了、早恋了、打架骂人了,怎么办?自己去学。 第三,爱这行,教育跟生活本身融成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 的客厅就是办公室,家就是寝室。我最怕等下班、等休假的人,等到底,不就等一个死嘛。 刚才说到老师的水平,我一直记得小时候一件事:有天同学们说到坏人蒋介石,我说不对,他是英雄吧。因为在我的 印象里,我父亲和他的朋友(注:黄埔军校毕业生)讲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胸要挺一挺,有时候还要站起来。这下好,被大家 扭送到校长办公室。校长上了年纪,往后仰着身子,哈哈大笑,我感觉他仰得都快摔倒了。最后给了两条意见:1、回家问你 父亲。2、切切不可再讲。这件事记下来,但不处分。老师水平高,直接影响到小孩,不仅读书,还有待人接物。 人物周刊:您希望光亚学校走出什么样的学生? 卿光亚:第一,身体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学吃饭,挑食是文化的一部分;然后学锻炼,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第二 ,会学习,就是目标明确,讲方法和技巧。第三,知礼。现代社会,一个人做不成事,要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这就要用到礼 ,就是群体性的规范。 人物周刊:您当初创建光亚学校就是为了儿子,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卿光亚:他在光亚念的小学、初中、高中,2004年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比诺伊特学院。今年 刚刚毕业,拿的双学士学位,生物学和视觉艺术。早几年在处理他的早恋倾向时,我跟他说,留学谈恋爱比较好,一是符合生 理,二是学会体谅他人、陪伴他人,三是缓解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他出去半年开始谈恋爱,现在很棒:阳光、健康、平和、有计划、不斤斤计较;而且毕业就订婚,很壮观。这个儿子 算是教成了,我很得意。 卿光亚 1956年生于重庆,1973年定居成都,做过专业小提琴手,后任电视编剧、导演,1992年辞去 公职,创办了1949年后大陆第一家私立学校并任校长。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