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密》里的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10:39 周末

  -本报记者 陈 璐 李 诚

  25集反间谍题材电视剧《国家机密2》在央视8套黄金档已播出完毕,反响很大。

  谍战剧是继宫廷剧、言情剧、武打剧、悬疑剧等风格的电视剧呼风唤雨之后,荧屏上走热的又一种剧作样式,近年来先后有《暗算》《五号特工组》《天字一号》等剧播出或正在播出,但涉及“国家机密”的谍战剧却十分鲜见,而《国家机密》涉及这一敏感的领域,填补了一个空白。

  但是,因为涉及国家安全题材,把握“机密”的度是比较难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国家机密》是如何做到既不泄密,又让片子好看的呢?这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可以想见,采访过程十分曲折繁复,理由很简单,这是《国家机密》……

  隆晓辉:

  《国家机密2》,边审边拍

  隆晓辉是《国家机密2》的制片人,同时也是江苏中天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8年6月27日,他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谈到《国家机密2》如何出炉,隆晓辉连叹了好几声“不容易啊”。

  据隆晓辉介绍,《国家机密2》主要讲述了国外间谍组织处心积虑地采用美人计、离间计,妄图破坏我国的航天计划;我国家安全部门相关人员与间谍分子斗智斗勇,并打入其内部,一举摧毁了潜伏的间谍组织,保护了国家机密的故事。

  现实中,有关国家安全题材剧一向较为敏感,其政策性、故事性的把握相对较难,尺度上把握不易。“为什么现在国内现实题材的反间谍戏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就是怕泄漏国家机密。”隆晓辉说。

  剧本“加减法”

  隆晓辉第一次接触《国家机密2》的剧本,是在2002年。剧本是他的一位朋友给的,朋友说实在编不下去了,“前后动了7次,精疲力尽”。

  隆晓辉在飞机上看完的剧本,虽然只是一个架构,但是没下飞机,他就决定,可以试试。

  拍摄《国家机密2》,隆晓辉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投资拍摄的《国家机密1》(吴若甫、鲍国安主演,2005年播出)虽然很红,但不太成熟,“过于表现人物的神勇,情节比较单一,人员结构比较老。这样为《国家机密2》留下了空间。”

  开拍前,剧本的最终定型还是最难的,原先朋友给他的那个架构,“肯定要重写”。

  隆晓辉陆续找了不少编剧,都因各种原因没能继续下去。“国安题材实在是太神秘了,根本就没有原型,也没有事例,编剧也不能去国安部门体验生活,真难为他们了。”隆晓辉猛吸一口烟。

  不光没有参考,和其他一些如《暗算》《誓言无声》《数风流人物》等谍战剧不同,《国家机密2》表现的是当下生活。因为国安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许多都是题材禁区。

  隆晓辉说:“后来我就用‘加减法’的办法——完全靠自己想象,先把表现我国安人员的神勇、对敌谋略等故事情节全部写出来,然后再做减法——碰到不符合要求的,通通拿掉。”

  遍地“高压线”

  2007年10月开拍,2008年4月完成后期制作,仅仅历时6个月就完成。“几乎是一部相同集数电视剧的最短周期。”隆晓辉说。

  时间虽短,但费的功夫不少,至今谈起《国家机密2》的审查,隆晓辉就开始一根根地烧烟,“不容易啊。”

  “前后要经历四道关,制作方、当地相关安全部门、国家相关安全部门、央视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是边审边拍,有关人员全程陪同。毕竟涉及到国家安全这根弦,安全第一,我们也都非常配合。”

  隆晓辉举了个例子,在原来的《国家机密2》中,敌方女间谍金梦在试图拖林云飞下水的时候曾有一句台词——“我是一名间谍。”“这在审查中就被要求修改,一个间谍怎么可能自曝身份呢?即使是面对最熟悉的人,她也有所保留,怕对以后不利。”

  除此之外,隆晓辉说央视播出时,为了使剧情更为紧凑,在28集的基础上又删掉了3集。

  隆晓辉还介绍,写剧本和拍摄过程,有一些“高压线”是不能碰的,比如:过于写实的情节,哪怕是和安全部门的侦查手段相类似的,就不能出现。隆晓辉笑说:“间谍也爱看这类电视剧啊。”

  在《国家机密2》中,由丁勇岱饰演的国安局处长洪子城那正义凛然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开始被敌人使用了离间计,使观众对他的身份有所误解,其实,他根本不是间谍。

  还有《国家机密2》中描述的是我国国安人员的机智神勇,就不能像外国大片“007系列”一样,把“老鼠(间谍)描写得比猫(国安人员)还神勇”,“虽然这样会限制编剧发挥,可是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隆晓辉说。

  “国家机密系列”

  隆晓辉说:“反映我国家安全的作品,几乎全部集中在建国前或建国初。反映建国后,特别是近阶段的作品就很少见了。”

  正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及电视剧反映的是国安题材,是“观众们喜欢看的创作禁区”。因此《国家机密2》一播出就吸引了大量忠实观众,网上也发起了热烈讨论,猜幕后敌方间谍的指挥家——“国王”到底是谁?

  如此卖座,隆晓辉接着还想出《国家机密3》,打造出一个“国家机密系列”品牌。

  按隆晓辉的想法,这三部《国家机密》要围绕国安人员讲不同的故事,演员采用新面孔,要让观众有新鲜感。

  不光如此,隆晓辉说:“等拍《国家机密3》时,要吸收国外一些大片的商业因素,强化一些像大爆炸、飞车追逐、激烈枪战等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还有主要角色之间要增加互动的戏份,像《国家机密2》中国安人员林云飞和女间谍金梦的复杂感情戏,就比《国家机密1》添了不少亮点,这类要素就要强化;《国家机密3》中要增加一些涉及商业机密的间谍案。”

  “按我的观念,现代间谍战体现的是双方国家实力的较量,这种高智商、高层次、高科技的战争,以后在各个领域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拍摄‘国家机密系列’,也是想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国家安全的宗旨。”隆晓辉说。

  邓原:就是一个谜

  邓原接手《国家机密2》的时候,已经是隆晓辉找的第5位编剧了。

  “前面四位已经先后‘崩溃’了。”这位54岁、曾编过《英雄无悔》《白银谷》的国家一级编剧,声音轻细,“他们都知道这种国安题材的戏不好写。因为不能泄露国家机密,笔头显得非常谨慎,再加上审查起来比较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邓原为什么愿意写,除了他本人喜欢侦破、推理题材,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安全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谜,很有神秘感和诱惑力。”

  获准展示部分工具

  2006年8月,邓原接手《国家机密2》的写作事宜。

  “他给了我一个简单的框架,是前面四位留下来的。”邓原看着手里不太成型的剧本,有些懵了,“说实话,我对于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子实在没有把握。我和普通人一样,对于国安的事情一无所知。”

  邓原动笔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看了很多书,国内的、国外的,主要是推理方面的。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影片,激发灵感,拓宽思路。”

  “第一场戏,我写的就是林云飞和父母相处的情形。很多观众在网上留言说,‘林云飞刚开始的打扮怎么那么土,而且,他的父母为什么是厨子呢?’其实这些都是我故意的设计。”邓原强调说,“写这部戏前我也有机缘结识了一些国安部门年轻的朋友。当然,纯粹是朋友的相处。他们非常有职业操守,不会向我透露他们工作的任何一个字。我只能从‘生活’这个方面来认识他们。”

  “他们长相很普通,在人群中真的非常不显眼,穿着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而且家庭构成都非常简单。”邓原顿了顿,继续说,“他们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就和林云飞的父母一样。绝对不会过问工作上的事,也不会打探任何一件事。这就是大家的共识吧。”

  尽管只是短暂的相处,邓原已经完全感受到了国安卫士们的品质,“很勇敢,当然,更有大智”。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邓原笔下的林云飞、董智超、石慧等人的形象,才会如此有血有肉。

  其实,邓原也一度崩溃得想放弃写作。“当时我觉得自己实在干不了了。症结就在于想象他们如何一步一步抓获间谍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国家安全部门在这方面的保密工作真的相当到位啊,我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

  当然,也有邓原觉得轻松的地方。就是剧中能有十几种高科技谍报仪器交错登场,既有电子信号干扰仪,也有防盗、检测指纹异常的电子红外测试仪,用来监听监视的特殊灯泡、硬币以及可以发射紧急求救信号的皮带扣等。特别的是,林云飞窃取间谍金梦指纹的手法与美国电影《国家宝藏》如出一辙:诱使对方触摸玻璃制品后用特殊粉末和胶带取下指纹。

  “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经过和相关部门沟通后,我们获准可以在剧中展现一部分。只不过专业人员真正使用的装备可能比我们展现的更不起眼。随着社会的发展,谍报人员使用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我们安全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更复杂。”邓原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