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称杨老师行为比范美忠更恶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5:12 东方网

  网友:比“范跑跑”更恶劣

  网民的评论则更为尖锐,有人直斥杨老师“冷血”。联系到此前的“范跑跑”事件,不少人认为,“杨不管”比“范跑跑”更为恶劣。

  法律界人士:充当“看客”有违教师法

  法律界人士指出,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担当,就要体现社会公认的职业道德。我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当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老师无动于衷当冷漠的“看客”,如何能让学生有安全感?

  部分教师:“不管”背后有隐情

  有老师认为,除了管不住、不爱管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敢管。当事学校半年前曾发生学生砍断老师手指的血案,此事至今令学校老师心悸。

  就在半年前,同样在吴店中学,一名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个手指,原因竟是前一天下午该学生迟到后被老师批评。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半年,但至今仍让老师们心悸。

  也有老师指出,面对课堂上吵架斗殴的违规学生,教师“不敢管”,固然与该校曾发生的班主任遭报复的恶性案例有关系,但更深层次上是教师在遇到类似事件时究竟该不该管学生、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心里没谱,缺乏标准。

  (综合《新安晚报》、《法制日报》报道)

  快评 老师的本职难道仅仅是教书?

  文/丁寅 周建华

  …………………………

  “杨不管”对学生打架的冷漠让人难以想象,更可怕的是事后有人为“杨不管”开脱,如同之前他们为“范跑跑”开脱一样。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网友是怎样开脱的: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无论课堂上发生什么事,老师最终的任务是要将课上好,以维护更多学生的利益。而且在有学生将其抬往医院的情况下,杨老师不前往也是可以的。从杨老师“处变不惊”继续上完课来看,他至少是称职的。笔者查阅后发现,在一些门户网站相关新闻的跟评中,同情声援“杨不管”者居多。

  这些言论者或许没看过《教师法》。因为《教师法》已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这当然也包括杨老师面对的这件事。所以本文并不想从法律方面来谈此事,因为已经太明显了。我们想说说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的“看客”心理和对“本职工作”的理解。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一种愚昧无知和没事找点乐的畸形心态,群体主要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下层人”,而眼下的这些看客有着良好的知识修养,他们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懂得太多了,以至于忘了人之为人的东西。目前没看到“杨不管”的旗号,但“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上打”的冷血表白,足以让有良知的人寒心。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传统邻里关系、乡邻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各自大门一关,邻里很少来往。很多人对工作也越来越个人化,认为只要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就行,其他都可以不关心。弱女子遇歹徒高声呼救,整条街的居民听到呼救,无人开门制止;路人围观甚至起哄教唆轻生者跳楼……我们很多时候都成了看客:一边吝啬得连同情心都不愿给别人,一边又在埋怨社会的冷漠和世态炎凉。

  就“看客”而言,无一例外想到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冷漠和麻木损害了社会的良知,当愿意付出悲悯、同情、感动和关怀的人越来越少时,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大厦也将不稳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会充满不确定的隐患。

  按照“杨不管”支持者的逻辑推论,环卫工看到有人掉进下水道,肯定不会去救也不会报警,因为那不是他们作为环卫工的本职工作。但他们都忘了,那是他们作为人的本职工作。

  文章的结尾,请大家重温一下马丁·尼莫拉牧师1945年在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写下的铭文:

  “他们追捕犹太人,我没有站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捕工会会员,我还是没有站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最后他们冲着我来了,可这个时候却再也没有剩下人来说话了……”(来源:武汉晨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