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手艺系列报道(二):煮肉绝技 “香飘”半世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6:39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宋银如老人13岁起在六味斋学艺,54年来一直用心体会老手艺的精髓——

  一看原料就知道适合做什么,一摸肉质就明白需几成火候

  7月13日,记者在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见到了刚从车间巡查回来的宋银如,摊开工作记录本,把生产中发现的新情况整理出来,准备在生产会议上和大伙儿一起研究。54年前,13岁的宋银如就到太原六味斋当上了学徒工,现在已经是总工程师的他,一直体会着传统手艺的精髓,在不断面临技术挑战的今天,他还是认为:无论如何老手艺不能丢。

  从学徒工到“二把刀”

  1954年,宋银如初当学徒工,给师傅们打了两年的下手后,开始学习煮肉。当时的六味斋还是传统作坊式生产,每天能加工一千多斤生肉,买回来原料后,先剔骨分解、清洗干净,然后分别装锅架在火上面煮,直到煮熟出锅销售。宋银如说:“要做好酱肉,首先是原料的选择,什么地方产的生肉,适合做成哪种熟肉产品,都是有讲究的。即便是同样的生肉,出自不同的部位,做出来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别,像酱猪肉最好的原料是清徐县徐沟镇的五花肉,师傅们最先教的就是怎么挑合适的生肉,全凭着过硬的好眼力。”

  学会了挑肉之后,宋银如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用手摸,整天反复在原料上摸,不光是摸肉质,还要估计出加工时的火候。“摸在肉皮上,感觉和丝绸一样,这就是上好的。”后来,宋银如每天要从两千多头生猪当中,选出8头作为当天的原料,全都是最好的,靠的就是这手功夫。

  掌握了这些程序后,最关键的就是煮肉技术了,熟肉味道如何,秘诀就在煮肉的汤里面加什么调料,每种调料放多少,以及煮肉火候的把握,这些都是师徒之间单独传授的。宋银如说:“那个时候完全靠个人手艺,把肉摆进锅里,加调料、放水、烧火都是凭自己感觉,哪像现在这么大规模生产,每个工序都有质检科根据标准来检验。”

  1964年,经过10年锻炼,宋银如学成了煮肉手艺,开始在企业里独当一面,然而老师傅们却把他叫做“二把刀”。

  “二把刀”练成“一把刀”

  其实,原来的六味斋属于前店后作坊形式,所有在作坊里学会了煮肉手艺的伙计们都被称为“二把刀”。然后要被派到店里继续当学徒,跟着学习算账、迎来送往、按照客人的要求切肉等等,而把这些技术都拿下了,才能成为“一把刀”。“这些事看着和手艺没关系,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伙计们很有用,只有把这些都掌握了,才算是正式出徒,能独立在外面开店谋生,当年的东家对每个伙计都是这样要求的。不过到了我们那个时候,企业实行了公私合营,这些过程都属于业务培训。”宋银如回忆起来当时的情形,依然感觉受益匪浅。“要掌握一门手艺,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里面的奥妙和学问大得很。煮肉就好比是一种艺术,永远有需要琢磨的地方。比如当初在煮肉的时候,生肉在锅里怎么摆就是学问,最硬的摆在最下面,最软的要摆在最上面,这样煮出来才能软硬一样。还有煮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突然发生的情况,每种情况怎么应付,都需要自己去悟。”宋银如如是说。

  老手艺说啥也不能丢

  如今,六味斋早就摒弃了过去作坊式生产模式,而且每个环节都有科学指标考核,这让宋银如觉得先进了很多。“从前煮肉的工人吃饭都有讲究,如果吃的东西有刺激性气味,那么在闻煮肉气味的时候,就可能不准,把调料放的过头或者不足,现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确实比过去要强。”

  尽管企业科技进步,减少了传统工艺的不足,同时67岁的宋银如作为总工程师,也不必和过去的师傅一样教给员工干活,但他还是把全套的手艺,传给了两个徒弟。他说:“这是最基础的,企业无论发展成什么样,传统的手艺绝对不能丢!”

  如果您身边有出众的老手艺人,或者您本身就是位有名的老手艺人,欢迎您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351-4286666为我们提供线索。线索一经采用,发放线索奖。

  本报记者 吴学强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