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银行——南京老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08:00 南京晨报

  如果要在南京现存的老银行里,选一个最精致的建筑,相信不少人都会选位于白下路与太平南路交界处的原中南银行大楼。和其他银行灰白的外墙、四平八稳的沉稳造型不同,中南银行的红褐色外墙色彩明快,V字形的建筑造型活泼轻巧。现今作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支行存在的这座老楼,距今足足有79个年头。在这中间的岁月里,它虽几经易主却保存完好,见证了政治的风云变幻和历史的更替,更鲜活记录了近代金融业的轨迹。

  门厅上建有钟楼,建筑呈现出欧美装饰主义风格,细部处理得极其细致,外墙造成褶皱样式,在凹进去的地方开窗,整个建筑像一个正在演奏的手风琴。从门厅进去,右转进入大厅,早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照在大厅的大理石地板上,一时间让人有了回到过去的恍惚。大厅两侧是直通二楼回廊的楼梯,楼上的办公室,同样经过了改造,看不出过去的格局,只有那狭窄的楼梯依稀有些往日的影子。

  “北四行”之一的中南银行1917年在上海成立,是南洋华侨创办的银行,主要发起人是爪哇侨商黄奕住,并与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一起被称为“北四行”。这些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中流砥柱,始终与民族工商业保持着较广泛的联系,在银行的资金运用中,工商业放款占有不小的比例。

  由印尼华侨黄奕住出资建于1929年的这幢楼,最初作为全国第一家以侨资为主的中南银行在南京设立的办事处;1933年升级为中南银行南京分行,除了经营存、放、汇款业务外,还兼办理储蓄、信托、仓库、房地产和证券交易;在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之前,它甚至还是三大发钞行之一……关于这段历史,从建筑本身就能读出———在楼的背面,四层靠窗棱的地方,至今仍能隐约辨得“中南银行”四个繁体的墨笔大字,斑驳的字影昭示着它贵族的身份,讲述着它昔日的繁盛。

  在那段特殊的年月里,再高贵的地位也抵挡不住战乱和政治洪流。抗战爆发后,中南银行被迫从南京迁至武汉和重庆,老楼则成为汪伪国民政府实业部的办公地点,继而又成为其粮食部办公地址。直到1945年3月19日再次恢复为中南银行。黑的瓦、黄的砖墙、高高的钟楼,瞻望岁月的流淌、人物的迁转、四季的轮回,没有谁能阻挡得了岁月的流逝。中南银行于1952年10月歇业。1960年以后,银行变成了朝阳饭店。“或许这座楼有着太浓的银行渊源,它终归还是要做银行的。”饱经沧桑的老楼终于迎来了第二春,在经历数次巨变之后揭开了它崭新的一页,找到它新的归宿。1987年,这里成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的办公楼。

  午后的阳光斜落下,透过稀疏的树杈在砖瓦间悠闲地画着素描,一并照射出昔日的味道,让人恍然犹如隔世。如今这座老楼的内部构建早已旧貌变新颜,里面的一切先进设施赶走了所有民国的影子,楼还是基本保持当年的模样,土黄色的防火砖几乎没有脱落,而它顶上的钟楼上的指针这么多年来也从未停歇。岁月可以改变很多,但那些珍贵的精髓依然能够得以积淀和传承,从那厚重的保管箱中,我们读出了某种执著与坚守,如同这座老楼近百年来对矗立的执著,如同它一直以来对信誉的执著和坚守。

  内设保管箱

  中南银行始建于1929年,距今79年。最初作为全国第一家以侨资为主的中南银行在南京设立的办事处,1933年改为南京分行,除了经营存、放、汇款外,还兼办理储蓄、信托、仓库、房地产和证券交易。抗战爆发后,中南银行被迫从南京迁至武汉和重庆。抗战期间此建筑成为汪伪国民政府实业部的办公地点。汪伪时期,为粮食部办公地址。1946年3月19日恢复,1952年10月歇业。其后,曾被用作朝阳饭店。1987年2月,成为交通银行分行,现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路支行。该楼位于白下路与太平南路拐角处,从外观看,整幢建筑物造型庄重古朴,土黄色的防火砖几乎没有脱落,钟楼的指针从未停歇,基本保持当年的原样。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内设3个库,设在地下的库由于保管条件不好已经封闭不用,一楼的库现为支行的金库所在,二楼的库为代保管库。1988年打开清理,在11个箱子中发现各种契约、信件、保险单、土地证、活期储蓄存款本、银锭、银币、戒指、皮包、书籍、小布袋、租箱书、私章等物,现仍在白下支行保管。库内的保管箱除少部分损坏后重新制作,大部分仍为原物。

  曾被评为“南京十大民间珍贵档案”之一

  晨报读者与交行有故事

  今年68岁的南京退休学者王正铨老先生看到晨报近期的《城市印迹》版后,主动与晨报取得了联系。他说 “我看了晨报后,我想告诉大家我和交通银行的状元总经理张謇有故事,珍藏着一件由张謇签发的‘股票’,由于稀缺、品相又好,这藏品被评选为‘南京十大民间珍贵档案’之一。”

  王老先生说:“我珍藏的由张謇签发的土地使用执照,是一张掘港大豫盐垦公司第一次分田凭单,时间是中华民国五月十一日,即1919年(张謇出任交通银行总经理前三年)。凭单内容是该公司将某块地分给某位股东,既为田单又为股票,距今已有近90年。我家可以说是收藏世家,我对收藏有着浓厚兴趣,这张凭单也是我淘来的,这至少可以为老交行人张謇提供些历史资料。”

  作者:王小平 陈旗 刘莉/来源:南京晨报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