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东平
民主向来是成人们的伟业,与孩子们沾不上边。而大部分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的民主,也只是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 民主”。至于“人民民主”之外的“民主”,或可有缘一睹,终无有幸一尝。
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三年级一班,若不是因了陈为军导演的“刻意安排”,大概也不可能出现民选班长的“盛举”。 当班主任张老师宣布:我们要进行一次选举,大家自己选出自己的班长,这就是民主,然后将“民主”二字大书在黑板上时, 有孩子及时在台下机灵地应和:自己做主。
“自己做主”,是一个何等激动人心又富于鼓动力量的词组,甚至懵懂的孩童也能体会其非比寻常的意义。于是,被 “钦定”的3个班长候选人,8岁的成成、罗雷、晓菲就开始乐颠颠地准备才艺表演、辩论和投票。
最终根据这次选举过程拍摄而成的纪录片《请为我投票》在海外公映于2007年,并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最终入围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候选名单。
孩子当家作主
现在的中国孩子们早已不再是封建时代,“父为子纲”,没半点权力地位,对父母之命俯首帖耳的孩子,而是每个中 国家庭的唯一核心。既唯一而核心,地位尊崇,无人可及。片中的男孩子大部分都扎着小辫子,这辫子实在是娇宠的象征。然 而在家里可以呼风唤雨,在班上未必如是。所以要想取得同样的尊崇地位,只能通过一个举动,就是成为班长。
颇有些早熟的成成最明白这个道理。成成回到家对继父说:我成为班长候选人了。我在班上就想当班长。叫他站着他 就得站着,叫他坐下他就得坐下。作为一个8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其雄心大志绝对可以使得自己的父母无比自豪。接 着,成成问继父:爸爸,什么是民主?成成的继父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这个对民主的经典论述,与此片中孩子们的民主选举相较,多少有些滑稽。
以同样的问题问许多中国的成人,也未必答得出“民主”的别样解释。历来缺少民主实践的中国人,指导起自己的孩 子参与民主竞争时所用的伎俩,也无非是不怎样“民主”却充满奔走钻营,通行于成人世界的逻辑法则和对策手段。至于这是 否适用于孩子的世界,是不为这些父母们所看重的。
重要的是,“我的孩子赢得胜利”——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众所周知的“真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非是成人们吃过的亏孩子们不能够再吃,成人们遇到的难孩子们不能再经历。
3个竞争者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晓菲,遇事爱哭,没什么心计,最具童心童气。成成天性乐观,鬼点子很多。一 直担任班长的罗雷在打饭时对着另外的小孩大叫:你这样的孩子,不严绝对不听。霸气十足,说话的语气俨然是家长了。伴随 着晓菲才艺表演的平行镜头,晓菲妈妈哭着说,她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拥有幸福家庭的罗雷和成成又如何呢?一言概括 之,也无非顺利时马上得意忘形、手舞足蹈,失意时立刻黯然神伤、垂头丧气。为什么会这样?看完片子不难发现,原来是家 长们付出的太多了。
陈为军在谈起拍片缘起时,说想看看一个成人世界的政治游戏,在八九岁孩子的世界里是什么样子。事实上,从这个 想法实施的那一刻,“孩子与民主”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家长介入竞争后,孩子即时变成表演的工具。片中的主人公甚或观 众都不再对民主感兴趣,有兴趣的只是3个小孩子怎样获得班长和谁能获得班长。而谁有一个更优秀更有实力的家庭,才是这 场角逐的关键。
竞争甫一开始,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参与,纷纷表示要指导、出主意。罗雷带着“无知者无畏”的自负说:要靠真正 的实力。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想投谁就投谁。父母在一边引导说,对,要靠实力,还有技巧。事实证明,中国的家长永远正确 。在罗雷几经波折终于再次当选班长的过程中,显然技巧的作用远远大于实力。
孩子都如此脆弱,所以,在这次需要勇敢自信的民主竞选中,离开背后智囊团的策划及支持,这些孩子无所适从,寸 步难行。
当然不能指望孩子们单独面对这一切。孩子们也当然需要获得技巧,沟通的技巧、交流的技巧,演讲的技巧,辩论的 技巧,然而,他们是否也需要获得攻击的技巧,狡辩的技巧,设陷的技巧,诋毁的技巧?导演陈为军也深感困惑,他在接受某 记者采访时说,片中的家长有不对的地方,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如果你没有孩子,很难跟你说清这个问题。他坚信,没有人敢 在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赌博。
于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面大刀阔斧,“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全都有”;另一面又诚惶 诚恐,“小心翼翼地将你小指勾”,“泪也小心翼翼地流”。生怕一错造成千古恨。
需要自己做主的“民主”,原来只是一句笑谈。
民主的技巧演练
张老师宣布民主竞选班长时,台下没有一个同学对老师指定的3个班长候选人提出异议。或许以往有反对者,已经尝 过反对老师的滋味了。候选者自然得意洋洋,小选民们也群情激昂。
候选人上台才艺秀,成成教给他的“死党”一个任务,要求他在晓菲表演时起哄,这个死党不但不问为什么,还说要 把周围的同学一起叫上起哄。起哄使晓菲很受伤,在台上哭了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出面制止,于是孩子们哭成一片,向晓菲认 错。可是成成却说罗雷是带头起哄的,让人颇为心惊。而张老师只是简单地安慰说:别哭了,你们都是男子汉。认错就行。
罗雷在台上卖力地吹长笛,成成笑着告诉张老师,他妈妈叫他在罗雷吹笛的时候在台下起哄。张老师也笑着说:她真 是这么说的?于是成成就起哄。他“纠集”一帮孩子对罗雷和晓菲大喊“口号”,叫嚷“晓菲晓菲,打倒晓菲”,“罗雷罗雷 ,最爱打人”。罗雷和晓菲在这样的“公众压力”下,竟不得一句辩解之言。不能说小孩子是天生的阴谋家,这些举动,也许 都是无伤大雅的孩子式的顽皮。然而作为教育者,却不能不反思。
成成经过对对手的几番“打压”,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罗雷的父母想出了贿选的绝招,让罗雷请全班同学坐轻轨。 罗雷爸特意交待,是请客。坐了轻轨的孩子们一时全部倒戈。罗雷再也不像影片开始时那样不让父母帮忙,显然,他已经尝到 父母助力的甜头。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有其一,必有其二。
鬼灵精怪的成成执行起父母的计策来,丝毫不比罗雷逊色。成成母亲要他在辩论时“攻击”罗雷是统治者,说自己要 做班级的管理者。成成也不再像对民主的好奇那样好奇统治者和管理者的区别。打人者就是统治者,可怜的罗雷恐怕万万想不 到,自己怎么会成为十恶不赦的统治者?这种压死人的大帽子,果然使得罗雷哑口无言。
竞选的间隙,成成对罗雷说:我要把票投给你。我妈就说为啥?你把票投给罗雷,人家不会把票投给你。你怎么这么 傻?于是罗雷就说,那我也把票投给你。
这个“诡计”被罗雷的爸爸轻松识破,于是出一个二难选择,相对成成笨口拙舌的罗雷居然也用得恰到好处。此时导 演特意给了守候在教室外观看自己儿子辩论的罗爸爸一个镜头,这个爸爸对儿子使出这一杀手锏大为赞赏,翘起大拇指。
整个参选的过程,见不到孩子们独立思考对策的镜头。通篇都是父母们不遗余力地如何出谋划策,如何出奇制胜。虽 然剪辑流畅,镜头客观,倒使人颇为怀疑,整个片子记录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然而这的确是记录。
陈为军在访谈时说,这3个孩子都很优秀,学习成绩都挺好。可是仅有学习成绩的优秀,从某种意义而言,正是教育 的失败。
竞选的最后关头,罗雷爸要求孩子送给每个同学一个礼物,“聊表心意”。当3个娃娃以稚嫩的童声念着分明是父母 捉笔代言的演讲稿,罗雷的三个“敢于管理,善于管理,乐于管理”几乎要使观众惊呼了!这超乎寻常的施政纲领怎么听怎么 耳熟,难道不是我们成人后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的无数次假大空的政治宣言?
民主若真是一场游戏,对于这些孩子而言,重要的当不是结果。重要的是真正的参与,并尽可能弄懂参与的意义。中 国人正是需要民主的教育和实践呢。所以,张老师在影片的最后说,相信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他们(指落选者成成和晓菲) 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这话真是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