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海近千名农民落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7日07:0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他们和城里人一样有正式户口,享受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孩子的上学问题不用发愁;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靠承包土地不仅生活日渐富裕,而且,还带动更多的乡亲走出山门,走出省门,在异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们就是生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六师、农八师、新疆奎屯、新疆塔城、库尔勒农二师的我省乐都、民和、湟源、平安等地的近千名青海籍稳定转移就业的农民工。

  7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105团一连见到来自平安县三合镇条岭村的李财民和他的媳妇,他家90多平米的新居室,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李财民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是由兵团筹集资金2万元,自筹3万元盖起来的,装上水暖9月底就可住进来了,到时你们一定来坐坐啊!”

  李财民说,他刚来新疆时,住的是地窝子,由于技术不熟练,每天摘棉花收入不高,炎热的气候加上生活的不习惯,让他都有想回家的念头,为了让一家三口能成为团场正式职工,他还是坚持留了下来。现在的李财民不仅成为团场摘棉花的技术能手,而且承包了90亩棉花地和30亩西红柿地,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现在,李财民、赵品德、赵明文等青海籍农民工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且家庭收入稳定,生活较为富裕,尤其是孩子的上学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据了解,从2005年到2007年,我省在新疆从事拾棉花等工作的劳务工累计达到18.79万人次,年均超过6万人,劳务收入5.45亿元,年均超过1.8亿元。其中,拾棉花的劳务工占劳务人数的70%,此外,在新疆务工的其他劳务还有建筑、运输、餐饮业等行业。目前,我省常年稳定在新疆就业的农民工达2.6万人。这些青海籍农民工不仅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带动更多的青海农民转变观念,走出山门挣票子、换脑子、拓路子、练胆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给我省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2004年6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在新疆设立了“青海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务管理处”,负责收集整理劳务需求信息、组织协调我省务工人员在新疆拾棉及务工,协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为青海务工人员开展维权服务等等。不久前,我省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签署了劳务输出暨技能培训合作协议,意在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劳务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在新起点上实现互惠双赢搭建了有效平台。 (作者:叶文娟)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