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利益原是幕后推手
面对一攻就破的“山西炫富女”,陈道宁对记者说:“把这个视频鉴定完毕后,我们的人肉搜索令继续在发挥着作用,没几天就找出了最早发这个视频的网友。”
9月6日,“浣味晨”这个名字出现在了“空间论坛”里,作为首发“山西视频女”的网友,被证明作假后的她面对着许多人的责问。通过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联系到了她。“浣味晨”是一个22岁的女孩,自称是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另外是一个民间DV俱乐部的筹划人。记者通过QQ采访她时,她坚持以网名相称。而面对许多网友问责的“假山西炫富女”,她不以为然地说:“网络上的东西哪那么多真的,有真有假才好玩吗?你要信就是真的了!”“浣味晨”讲,她几乎每周都要在视频网站上上传自己制作的视频,如今已经上传了近2000个视频了。大部分都是从别的网站上转载的,也有些是自己制作的。而她上传的主要原因就是“好玩,顺便锻炼了视频制作的技巧”。而记者在她上传的视频中看到,点击率最高的就是“山西炫富女”,而就在上周,她又上传了一组名为《留洋千金炫富》的照片,同样获得了数字惊人的点击率。
这两个炫富视频的点击率,高达250万,近3万人评论、传播速度令人惊叹。在这个视频网站中,同样处于领先的位置。据网络界内部人士“空中网”太原负责人介绍,如今视频网站成为了网络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板块,而点击率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一环。在2007年初,视频网站刚兴起时,一位女演员的性录像带使一家视频网站瞬间增加了10倍的浏览量,1个月后这家网站借此获得了1200万的风险投资。而在视频网站中,点击率最高的都是备受争议的“性”“暴力”“炫富”等等。这也是一些视频网站的生存之道。
而在记者采访上传“山西炫富女”视频的网友“浣味晨”时,与她同属这家视频网站的另一位网友给记者爆料说,其实不光是网站靠视频赚钱,网友也能靠视频赚钱。一些视频网站推出点击率分红的制度,点一次就给视频发放者0.1分,海量点击无疑将给视频发放者带来可观收益。
网络炫富背后的冷思考
一场恶俗炒作“山西炫富女”的话题本身不应该成为公众视线的聚焦点。但事实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这样一个闹剧瞬间膨胀。中国青年学者、中国社会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星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谈道:无论“山西炫富女”真假如何,从炫富的表象来看,这是种炫耀性消费观念,是消费文化不成熟时的表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尤为明显,而中国历史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集体居住在一起,使得彼此间排场、面子这些东西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传统。在他看来,真正应该加以关注的是,这种现象背后的商业炒作。有人借助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制造话题,利用人们猎奇、评判的心理,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这非常可怕。这也反映了当下社会过多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人文建设的现状。
而我省文化人、作家吴飒则对这起网络闹剧背后的“山西”思考得更多,他说,无论是这次的“山西炫富女”还是前几年的“煤老板团购悍马”,事后都证明了是编造出来的假新闻。但为什么假的传播这么快,都能迅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件,这背后是个深层次的问题。这其中有媒体追求眼球效应的功利心态,也有人们畸形的妖魔化山西矿主心理。其实,很多山西矿主在支持公益、造福地方是有所作为的。拿这次汶川地震来说,他就亲眼看到过很多矿主自发捐款、去当志愿者、收养孤儿等等,但他没想到的是,很多矿主捐了款都不敢留下自己的名字,一位矿主告诉他“煤老板的名声不好,别提我名了,给灾区办点事就行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山西煤矿主的形象已经被某些人扭曲。在某种语境下,“煤老板”已经成了一种贬义的象征性的价值判断,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像“山西炫富女”这样的闹剧,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负面的形象,给山西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误解、非议。
来源:山西晚报;记者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