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华很忙:新低保条例出台,社区活动场所要改善,近期将开展哪些活动……“很琐碎,都牵扯到老百姓。”刘华的外婆和四姨先后担任过该社区居委会主任。“三代人加起来,任期68年,见证了30年来,民政建设的变化。”
第一代:上街卖豆腐脑
81岁的李跃芳上世纪50年代担任过江北区巷国寺(现江北区华新街北滨路一带)妇代会主任,“就是现在居委会的前身。”
当时,辖区内有800多人,没办公场所、没钱,工作就在李跃芳家里进行。“那时的工作很单纯,动员妇女进扫盲班学文化、走出家门工作,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跃芳所在妇代会改名为观音桥五段居委会,管辖范围由华新街转为渝北二村,即现在观音桥步行街新世界百货附近,辖区内人数增至数千人,仍没办公场所,无经费投入。
“那时没有低保。”李跃芳说,社区待业青年多,她便带着他们学做豆腐脑,每天凌晨2时起床磨豆子,5时30分到原观音桥转盘附近卖。最初每天卖一缸,后来要卖八九缸,持续了近10年。
此后,办托儿所、餐馆、茶馆、理发店,最昌盛时,居委会自主企业达20多家,待业青年都有事可做。
第二代:背挎包办公
1998年,李跃芳仍是渝北二村居委会主任,女儿周祖惠通过考试进入居委会工作。当时,城镇居民刚开始落实低保政策,周祖惠挨家挨户走访,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办理低保手续。“每天背个装文件、印章的挎包,刮风下雨也必须坚持。”
当年12月,周祖惠当选为渝北三村居委会主任,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办公场地。“我自掏腰包两万元,向渝北二村社区居委会借了两万元,把居委会办公室盖了起来。”2000年,渝北二村、三村合成一个居委会,周祖惠接替母亲成为渝北社区居委会主任,辖区居民人口增加到1万多人,居委会编制内工作人员增加至6人。
第三代:民主选举上任
2000年,李跃芳31岁的外孙刘华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今年初,通过选举,刘华成为渝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接过了外婆和四姨的接力棒。
“目前,社区有3200多户低保户,失业人员多,如何让他们实现再就业,很现实。”刘华说,这也是四姨和外婆未完成的心愿。
记者 李珩 钱波
30年数据
●1978年-2008年7月,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00多万人次,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100多亿元,全市各级财政安排救灾款20多亿元,解决了3000多万人次因灾缺粮困难,为近1000万人次提供御寒衣被。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市共登记民间组织7070个,其中社团402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030个,基金会15个(市级民间组织1094个),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民间组织体系
●城市低保制度于2001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全面实施。目前,城市低保已6次调标。2008年9月,城市低保对象83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9.8%;农村低保对象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26%。
●截至2008年9月,新建102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195个社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