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子西服革履在闹市行乞 自称行为艺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10:1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男子西服革履在闹市行乞自称行为艺术(图)
  一名西服革履的青年男子,一手提着高档公文包,一手捧着“讨饭碗”,见到人也不说话,把碗递过去,等待别人施舍。

  昨天上午,台东三路步行街上出现稀罕一幕,一名西服革履的青年男子,一手提着高档公文包,一手捧着“讨饭碗”,见到人也不说话,把碗递过去,等待别人施舍。这人是做什么的?他的动机何在?记者一路跟踪采访,终于揭开了事实的真相……

  现场:闹市惊现西服乞丐

  昨天上午10点多,一名身穿笔挺西服的男子出现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上。这名男子一手提着皮革公文包,一手拿着装着不同面额钞票的小碗,

  见到人就上前乞讨。“他什么话也不说,我看他穿得挺好的,以为他遇到什么难处了,又不好意思说,就给了他一块钱。”在现场,一名姓李的女孩告诉记者,虽然有所怀疑,但她还是给了这个男子一块钱。记者一路跟踪,发现这名男子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上走了好几个来回,有的人抱以怀疑的目光,也有人掏钱送上。

  随后,记者上前询问这名男子是否遇到了什么难处。可他还是一句话不说,只是把碗递到记者面前。

  当事人:这是“行为艺术”

  就在采访陷入僵局之时,记者发现,在这名男子周围,一直跟随着三名年龄相仿的青年。当“西装男”走到步行街西端时,奇怪的事情发生,4名青年突然凑在一起,抽起烟来。难道是一个诈骗钱财的团伙?

  “你误会了,我们是在实践行为艺术。”其中的一名高个子青年告诉记者,他姓唐,是大学路一家创意工作室的老板,身穿西服、端碗行乞的青年是他的合伙人,姓黄。据唐先生介绍,他们几个爱好先锋文化的青年自发组成了一个创意小组,以前就经常在一起实践一些行为艺术。“前阵子,我们几个人在利群门前静站了约9个小时,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唐先生说,他们的活动小组目前已经有了数十人的规模,大部分成员只是偶尔参与和幕后策划的,固定参加行为艺术实践的只有他们不到十个人。

  “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打破生活的定式!”端碗行乞的小黄终于说话了。“现代人类已经逐渐被社会物质生活所‘异化’,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行为套子中生活。”小黄称,“整天就是朝九晚五的那一套,自由已经‘死’了!”他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要通过衣着和行为的鲜明反差,让人们摆脱“生活定式”,换一种方式去品尝生活、体验生活。“碗里的大票是我们自己放进去的,今天一共讨来了近二十元钱。”对于这些钱怎么处理。小黄表示,这都是他们的劳动所得,所以会自己花掉。

  市民:用行为艺术来牟利?

  “这不是骗钱吗?”“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太难懂了。”黄先生等人的行动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记者现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在黄先生行乞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市民都流露出不理解的神态。市民林先生认为,如果他们是在做行为艺术,那就应该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如果是行为艺术,就不该用这种形式牟利。”有很多市民的想法与林先生相近。市民赵女士看到后也连连摇头,“太难懂了,我还以为真的是遇到难处了。”在采访中,多数旁观者都以为是临时求助,市民于先生就认为,“如果是行为艺术,就不应该要钱;如果把钱都要到手了,还算什么行为艺术?是在欺骗嘛。”

  只有少数人对黄先生等人的行为艺术持宽容态度,有两名被采访的女孩深表好奇,“挺有意思的,我们能不能参加啊?”

  对于市民的质疑,唐先生表示,他们的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跟诈骗毫不沾边,“不能因为我穿着西服,就说我是在诈骗,我也是在乞讨啊!”

  行为艺术“变味”

  “中国缺乏行为艺术的土壤。”唐先生称,他们不会因为这些非议而放弃自己的理念,还会继续实践。

  据了解,行为艺术最早出现在西方一些国家,到现在它的边界也不是很明确。总的说来,那些有明确的意识、明确的设计,并在公众场所表演的行为,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行为艺术有多种类型,主要是根据创作者的理念进行创作,在中国还处于雏形时期,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的理念都很模糊。此前,也曾出现过铁钩挂人、鸟巢生活等引发争议的行为。记者 官华晨 于滈 摄影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行为艺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