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理财圈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03  南风窗

  本刊记者 章剑锋 发自北京

  奉行审慎策略使中国商业银行躲过一劫,有幸在本轮肇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不被深度卷入。相比之下,中国的普通 投资人则未免不幸。假如不能小心行事,他们极有可能被本国手段拙劣的商业银行逐一套牢。在该类机构精心设计的理财产品 面前失足过的人,对此想必一定感触良多。

  在最近国内一家银行对外发售的半年期理财产品中,承诺收益率达到6%甚至更高,银行方面表示,他们将把通过公 开发售筹得的资金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这招致一些业内人士的怀疑。一位从事债券投资的机构人士说,我 不知道这么高的收益率是怎么来的,除非银行自愿贴钱给投资者,否则就是欺诈。

  由于内、外部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一向被视为“金边债券”的国债以及各种金融债券、央行票据收益均处于 随市调整状态。根据市场的变化,这些在中国被吹捧为最无风险的债券,票面收益率仍处于进一步趋降态势。半年期6%的承 诺收益率已远远高于国债和央票票面收益。

  考虑到商业银行网点柜台发售的理财产品让不少人的投资先后打了水漂,过去一段时间,零收益和负收益一直困扰着 中国投资者,徘徊在陷阱旁边的这些人现在需要睁大眼睛,以免再次被拖入其中。

  理财品陷阱

  折本买卖无人做,对于热衷致富又缺少专业常识的人而言,有没有一件与他们想要发财又怕太费力气的心理相吻合的 投资品选项?保守主义者通常会指着商业银行柜面上那一揽子堪称稳健型的理财产品说道,这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近年市场反应屡次证明,如果就此做决定,这会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有些银行之前曾给出过高达17%的承诺 收益率,投资期末实际收益率为零,泡沫不知被吹大了几倍。根据官方研究机构近年的评估,中国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 收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一宗产品6%的预期收益,经过严格评估之后也许只有3%,也可能呈现为负数。

  民生银行北京一位网点经理对记者说,今年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均为零收益,不过,“零收益已属幸运,不发生亏损 就够好了”。银行在其相关合同条款中明确写着——银行不保证理财产品的最低收益,不保证不会发生亏损。

  假如只是零收益,还不至于撞破心理底线,但就那些与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具体实业投资领域直接挂钩的理 财品而言,市场的动荡不仅一瞬间就足以削平预期收益,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对本金造成侵蚀,负收益由此出现。而银行是不会 负责的。

  问题是,中国的一些投资者事实上是受到商业银行及其网点业务人员的高收益率鼓动才不慎失足。国内一家商业银行 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在各银行基层网点那批客户经理中间,一直以来就存在某种扭曲激励,他们不仅卖本行的理财产品,同 时也兼营其他银行以及基金、信托公司的产品,谁给的提成高,他们为谁兜售的积极性就越高。

  这种扭曲激励直接导致过分夸大收益率的情况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理财产品中心在一份没有全文披露的评价 报告中指出,一些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为实现销售,片面夸大产品收益,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避而不谈,误导了投资者。

  就市场的本质而言,从不存在没风险的投资品。但在某银行网点,客户经理介绍其理财产品时称,他们最近一共推出 7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将把募集到的资金投资于银行承兑汇票资产,其余资金也可投资于国债、国债逆回购、金融债及央行票 据等,进行短期投资运用。该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分级为五个级别,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等投资品属于风险一级,可以忽略为 无风险。另一个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则这样解释他们的固定收益,“如果企业不发生违约,那就是固定收益;如果发生了违约 ,那就是不固定的”。

  这位客户经理反复向记者兜售最新推出的这个品类,她说,这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紧接着她又说道,不,这 是没有风险的。

  对于设计并推出这些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而言,无风险、有收益则是真实存在的。想必任何了解银行中间业务的人都 已清楚,在投资人将一笔钱交由银行打理之后,银行在运用这笔钱进行投资之前,已提前扣除了相应的手续费、管理费和交易 费。在此之外,银行还要自每个投资期末的收益中相应扣除一笔收益。

  举例来说,如果银行承诺投资人的收益是6%,当他们运用投资人的钱进行投资后所得收益为10%,则该笔总收益 中除了6%的所得收益是投资人的,剩余收益都将归银行所有。这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即使该种投资出现负收益或零收益, 银行也可以借助一份不承担责任的协议将自己排除在责任人之外,投资人自行负责,银行没有损失。

  事情远非这样简单。商业银行还有可能将从投资人处集得的资金通过融资类“银信合作”(银行信托)理财产品进行 信贷投放,以规避中央银行的信贷管控。自去年开始,由于货币当局已着手收紧银行信贷投放窗口,创造性地通过信托类理财 产品运作,银行可以不断增加自身贷款的规模。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中心与央行上海总部联合推出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这个问题被着重提及:货币紧缩使商业银 行需要向中央银行缴纳17.5%的存款准备金率,他们只能从中得到0.98%的利息率,加之商业银行不能随意增发贷款 ,资金管理、运用成本上升,这使得商业银行有强烈的动机去经营融资类理财产品,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这样就能创造出 很多头寸。

  具体操作方式不尽一致。一位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银行一般会设立信托项目,通过对外发售募集 资金,之后即将这些资金整合成一个资金池,按照各借贷名目分配发放这些资金。

  追捧者趋之若鹜。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中国的商业银行一度担心理财产品市场会自高峰跌落。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如果理财产品市场不济,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将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矫正不对称性

  中国需要尽快使自己的金融理财市场信息对称起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盲目而无知的投资人将在商业银 行的道德风险中惨遭洗劫。当被过度愚弄的人们感到实在无法容忍了,由此可能酝出隐患,损害金融稳定。据记者所知,货币 当局对此非常关切,他们确有这种担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位研究金融问题的专家也向记者表示,衍生品是个被人为复杂化的问题,当前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 就是由此引起的。

  早在今年4月3日,中国银监会已发出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产品业务时不得误导投资者、诱惑和模糊性宣传 ,做到信息披露充分、风险揭示到位。不过这个通知似乎并未收到成效,到一些商业银行网点和网站上去看看吧,直到今天, 许多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用“实际年收益率”表示。所有宣传也都是同一种口吻——把钱交给我们吧,我们能给你一 个安全稳定的回报。

  根据记者的实际走访情况来看,中国投资者的命运依旧未变,简单来说,他们仍像从前一样,能做的不过就是把钱掏 给银行,然后什么也不用做,只有呆在一边的份儿。这是一群丧失了市场嗅觉的投资者,无法弄清自己的钱最终都被银行投向 了哪些具体行业、领域和项目当中,也无法实时掌握他们的投资被置于何种行情之下。

  “银行只会说明一下大致投向,你只能从银行(推销)那里识别哪一种产品收益率高,哪一种产品收益率低,”一位 商业银行人士说,“你只有听银行的份儿。”

  可能路径是需要矫正两类信息不对称性,一类是具体投资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说 ,投资人必须要知道银行到底拿他们的钱购买了什么。有些投资也许真的很赚钱,比如洗钱、比如投资于之前的楼市,这些你 不告诉我,我怎么可能知道?

  在此问题上,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们一般会想尽办法对付投资人,当被要求详尽披露投资信息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告 诉投资人,这些投资涉及商业机密,无可奉告。商业机密,这是一个问题吗?当然不是。袁增霆说,这完全是在糊弄人,债券 类投资或信贷资产类投资能有多大的商业机密可言?假如真有商业秘密,银行根本不必推出理财产品,自己盈利就可以了。

  另一类需要矫正的信息是支付条款。在何种情况下,银行要向投资人支付何种收益,投资人的权益是什么,均须予以 载明。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在理财产品的买卖双方之间,一直是单边性的。也就是说,打开买卖双方的协议,通常可见的是 银行都具有哪些免责权利,投资人都具有哪些义务担当。

  近年来,货币当局在他们的行政命令当中一直要求健全“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交易环境,以至上述两类信息 都被纳入强制披露之列。之所以要设定“卖者有责”这样的先决条件,是因为只有商业银行例行了详尽信息披露,投资人才能 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也才能使商业银行摆脱在皮包公司式的信用黑洞中越陷越深。

  不过根据记者的探访,货币当局的命令很多时候都成了一纸空文,没有网点向以投资人身份出现的记者详尽披露上述 信息。

  根据国际市场惯例,中国恐怕还应建立理财产品的市场中介机制,借助这一机制来扭转信息不通畅局面。这种机制包 括两类主体,分别是理财品投资价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证券化运作流程中的信用评级机构。中国目前只有股票市场存在这样 两种主体。

  公正、中立与专业的评价与评级机构或许将能帮助人们筛选、识别那些表现优良的投资品种,以及投资品出卖方主体 ,尽管在美国这次的金融危机中,美国这些机构中的一部分人,也被称为金融泡沫的共同制造者。在中立评价与评级中介方面 ,中国目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理财产品中心,以及垄断性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少数中介机构存在。

  2005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财产品中心就与央行上海总部联合定期发布一些理财品评估报告。尽管有货币监 管部门的合作,这种工作也进行得不大顺利。他们曾寄希望各商业银行定向向他们披露信息,通过一番评估之后再由他们向投 资者发布,但这种看似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良好意图在商业银行那里先后遭遇冷眼,他们不愿意配合。

  而一位商业银行的人士对记者说,“我们很烦他们的报告”。

  袁增霆博士就是该类报告的主笔之一,也是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与央行上海总部联合组成的“中国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评价小组”成员之一。他们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模型、评价体系和原则,并对一些产品和数据进行定期跟踪检验,相应会建立理 财产品评级排名。

  2007年之前,他们一直在低调行事,不愿意抛头露面。2007年6月,他们公开抛出了自己的报告,正式浮出 水面,报告中提及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遭到一些涉利主体攻击。一些投资人则纷纷打进电话,向他们做理财咨询, 这一状况至今存在。刚刚放下咨询电话的袁增霆说,“这种现象肯定说明市场里问题很多。”

  提及此项工作是否有可能被商业银行收买或遭到无端干涉,袁增霆表示,报告制定者无需向商业银行索取什么,也没 有必要与之发生利益往来。至于无端干涉,还不曾有过。他笑笑说,“如果要动真格的,我们只须摆出数据,这是极容易的事 情。”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