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工作一向婆婆妈妈,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份工作?”本报10月30日A35版报道《10余硕士应聘社区信息员》后,昨天,应聘大学生接受了面试。截止目前,在共65位报名者通过南京市新街口街道第一轮笔试后,30名成绩优异者进入面试,争夺6个岗位。在昨天的面试现场,考生们面对“刁钻生冷”的怪题沉着应答,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还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让考官们赞誉有加。
7考官均有丰富社工经验
7名面试官都是有着丰富社区从业经验的街道干部,面试中,他们要从“口才”、“应变能力”、“思想”和“仪容举止”等多方面为应聘者打分。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每个应聘者用10分钟回答三道题,包括两道固定题及一道面试官当场提出的随机题。其中固定题为“请简单介绍自己,谈谈为何应聘这份工作?觉得自己优势和劣势在哪里?”“社区工作被认为是婆婆妈妈的事,你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看待从事这份工作?如何进入角色,开展这份工作?”
学子看好社工未来前景
在应聘学生中,清秀女孩张薇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是江宁东山镇人,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应聘理由:“我家庭条件不好,求学期间曾受到包括社区在内的各级扶助。”她说现在想反过来以社工身份帮助别人,而不会首先考虑社区工作婆婆妈妈的特殊性。
“从长远看,社工是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肯定可以大干一番。”小朱1980年出生,刚好踩住这次应聘年限“尾巴”,是所有应聘者中年龄最大的,他干过的工作五花八门。2003年,他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后,先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做了两年学生辅导员,其后又在一家计算机设计院从事研发工作,在应聘这份工作前,他还在金润发做了一年销售。
当被面试官问道:“按照常人的看法,你原先做过的几份工作层次都比社工高,来应聘是否觉得屈才?”小朱笑说,他的工作经历一波三折,稳定性已成为目前他对工作的最高要求,他认为社工这份职业符合这个目标。他还表示,国内社区的发展很快,从长远来看,社工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警校毕业生要建社区网
身材高大的刘畅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是位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面试中,他先对社区工作谈了看法:“社区人口将越发年轻化,年轻网民很多,如果我能得到这份工作,将着手建立一个专属社区居民的网络交流平台,让居民在家就参与管理。”之后,他竟和面试官谈起文学。
“我在保定念书时就发表过散文,说的是北方的春天短暂朦胧,风沙也大,毕业后还是选择回南京工作。”刘畅说,在南京安家首先要在这个城市找工作,社区工作恰好让他有“根”的感觉。
身在基层必须当多面手
在上一轮笔试中,丘婷婷成绩排名第一,昨天面试时,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她显得非常从容。她曾在成贤街社区实习过一个多月,自称对社区工作比别人有经验。对于面试官询问“社区工作存在哪些弊端?”的问题,她说,如以我工作过的社区看,我觉得岗位缺乏多面性。比方有居民为邻里纠纷来找社工,该同志刚好不在,其他社工就完全帮不上忙,只好打发他走。“这会使居民产生误解,对社区产生不理解情绪。”丘婷婷认为,社区虽是最底层,但关乎百姓具体生活,社工必须责无旁贷成为各方面的专家。“眼下社区已进入网络办公时代,目前不少社工年龄比较大,完全不懂电脑,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我们加入可以缓解。”面试结束后,丘婷婷看到,各位考官们频频点头,心里掠过一丝安慰。
实习生 卢映洁
记者 董婉愉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