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拯救一个失踪的地理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10:35  三联生活周刊
拯救一个失踪的地理老师
11月15日,距任老师失踪一个半月,山友“伏羲”发起了“最后的救援”(黄宇 摄)

  如果按照简单叙述,北京五中教师任铁生的登山失踪,及其之后的救援行动很简单。9月30日清晨5点,任老师没有交代要去哪座山就出门了,登山是他的爱好之一。之后他就彻底失踪,10月1日家属报案,到绿野网进行搜救呼吁。

  之后的救援,可以说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山地救援。

  也许,用一个普通救援者的话来形容,更能说明这次救援的实质:“我们不仅仅是在救援一个失踪的地理老师,我们也是在救援自己的心灵。”

  记者◎王恺 实习记者◎徐颢妍

  聚拢

  10月1日的北戴河海滨非常舒服,微凉的天,使这里人稀稀落落,只感到海风习习,否则,“海猫”也不会选择在这种游客集中的地方出游。海猫40岁出头,人生越来越简单,他早已放弃了繁琐的日常辛劳,靠一些投资项目生活,“都是小项目,菜市场什么的”,这样,他就有大量的时间爬山,“和众多的山友一样,把爬山当日常生活”。

  当晚回来,本想接着找地方去玩的,可他看见了绿野论坛上任铁生爬山失踪的消息。10月2日,身为绿野救援队核心成员的海猫就开始了搜救工作,一直到11月中旬,40多天了,救援行动还没停止。

  坐在我对面的海猫还是山友打扮,黑瘦、结实,即使不爬山的日子里,他也习惯了这样全副武装的穿戴。从2003年始,海猫就和一帮朋友成立了救援队,“封闭训练了半年”,培训各种救援技巧,对付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的救援任务很有经验。这两年,随着登山的山友越来越多,事故也越来越多,甚至他养成了节假日随时待命的习惯。

  可是,任老师的失踪还是和以往的救援很不一样。10月1日下午回家,他和几个朋友一直讨论到凌晨1点多,麻烦的不是山势险峻,京郊的山和海猫他们曾经爬过的大山没有可比性,最麻烦是,这次是“无目的救援”。距离任老师失踪已经接近40多个小时,“他究竟去了哪里没有一点消息”。加上不认识任老师,对他的登山习惯毫无所知。

  有经验的海猫开始寻找各种线索。9月30日任老师离家后再无消息,家里人习惯了他的登山活动,所以他当天没回家,也没特别在意。可是第二天越想越不对,因为他以往在外爬山,几乎多晚都往家里赶。任老师的山友“煽木”说,“他们家里人打电话问到我的时候,我立刻回忆起来,有次我们下山已经深夜了,他还叫了个出租车回家”。

  唯一的线索几乎不成为线索,就是61岁的任老师有个愿望:在有生之年,要把北京周围的山全爬遍了。

  为了确定任老师去了哪里,海猫去任老师的学校,检查了他的电脑硬盘,可是硬盘中了病毒,里面没有任何记录。家里留下的日记显示,任老师准备爬西边的几座山,“最远的甚至靠近承德”。

  万般无奈的海猫开始找朋友帮忙搜索任老师的手机信号,“一般查信号,要上报公安部门层层审批,可是我们靠内部关系很快解决了”。

  10月2日传来消息,最后任老师的手机信号来自妙峰山区域的禅房机站,“那就去妙峰山区域吧”,随后几天,近百名山友们分成多个小队,在附近开始了专业搜索。“一边搜一边疑惑,那里的山不算高,随便走几步就能看见机站,再走几步甚至能看见外面的房子,怎么任老师这样的登山老手会迷路呢?”海猫对我说。

  10月2日,远在青海玉珠峰进行雪山攀登训练的罗艺沉浸在同样的思考中。他也是10月1日知道任老师失踪的消息的。和海猫他们不同,48岁的罗艺认识任老师,他很亲切称呼任老师为“老铁”,两人甚至在9月13日——今年的中秋节还共同爬过怀柔的黄花顶。“那次爬的时候吵架了。”罗艺非常懊悔地对我说。

  任铁生虽然61岁,可是性格很“强”。罗艺的理想之一是爬上珠峰,平时拿北京这些野山做训练,同样也有强悍的性格。“两人在黄花顶那种小山居然走失了,他看见一段峭壁,坚决不肯让开,非要爬过去,结果两人分开走,失散了几十分钟。”在罗艺看来,老铁的自我太强大了,“不尊重别人意见”。9月24日,老铁约罗艺去爬云雾山,“我就拒绝了”。因此,30日那天老铁的爬山计划罗艺也就不知道了。

  在回青海的火车上,罗艺接到了任老师家属的电话,“当时还没有当回事,想着以老任的本事,北京郊区的山是困不住他的”。可是,在青海极度劳累的训练时,罗艺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每天和家属通两三个小时的电话,查问各种消息”。雪山上的营地信号出人意料的好,空气虽然稀薄,“可是脑子里边高度亢奋,一直想回去怎么进行搜索”。

  聚集在禅房地区的山友越来越多。今年夏天雨水多,草丛茂盛,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行走特别要注意,而海猫他们发现,多了很多新问题。搜寻的队伍中,有几个老年人行动迟缓,一看就不是常爬山的,一问,才知道是任老师的知青朋友,“有个老头,手里被插了刺,一点不在乎,说要和我们强行搜索”。还有个60多岁的老头,有心脏病,可是非要从这座山头搜索到另外一座山头,这些甚至连基本设备都没有的热心人成了麻烦,“在山里没手机信号,再丢一个怎么办?”于是,他们要求所有人16点必须全部下山。

  也许因为是老师的缘故,任老师的朋友比一般人多,这些散落在山上的朋友成为救援队员们的心事,可另一方面又特别感动,“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走在一起,还是救援史上少有的事”。

  10月4日,有山友在草丛里找到了脚印,海猫还记得,那脚印不清晰,可是专业的山友还是成功采集下来,拿到任老师家里辨认。家属记得,任老师穿了双产自意大利的登山靴,“到底是不是完全符合,家里人也说不准”。

  这种模糊性,使很多人开始怀疑搜索的方向是不是错误了,煽木就是其中一个。55岁的煽木从前做过刑警,也当过历史老师,这些都养成了他爱思考的习惯。他和任老师也是山友,和罗艺一样,他对任老师的登山习惯不是很佩服。“老铁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我们一起爬山,他总是很强大地走在前面,坚持要带队。”一点也不像是他那个年龄的人。

  煽木说自己的网名之所以有煽字,“就是因为我喜欢煽风点火,爱怀疑”。因为最初的搜索计划是凭借手机机站信号给出的判断,他就一直不肯相信,他宁愿自己去判断。

  今年3月,煽木因为脑梗阻住院治疗,到现在为止,右边的身体还不太灵活,可是接到任老师家人的求救电话后,他毫不犹豫参与到救援中。与专业的山友们相比,煽木不像个山友,他的设备不专业,登山服与那些爱好者们相比也显简陋。“我不相信那些,我连手台(对讲机)都没有。”他有些骄傲地对我说。

  10月2日开始,煽木开始5点半就起床,7点多就到进山的路上转悠,找9月30日曾在附近的山民、公交车售票员做调查。更为艰难的寻找班车上坐的乘客也成为他的任务之一,“我就觉得他走的是另一方向”。

  经过调查,煽木确认,“老铁走的是另一方向的铁陀山”。两个山民清晰地记得,一个像任老师模样的人曾经在9月30日上午问过他们,山林里是不是很多山核桃。

  这同样是座近千米高的小山,山上有个1米多高的铁塔,因此得名。进山走一点,煽木就感觉到了山的阴森,2米多高的植被也就算了,这里从前是矿山,有许多挖掘过的矿坑,也有许多没有人居住的废墟,“阴森森的”。

  可是,他的判断没有打动设立在禅房地区的搜寻指挥部的山友们。经过五六天寻找,山友们已经很疲倦,有些救援者认为已经过了搜寻时间,开始决定放弃了。5月份在四川灾区待了一个月的一位志愿者就是在那个阶段下山的,他当时还是救援的指挥人员之一,在他看来,煽木这样的业余登山爱好者的意见显然没有价值。“我们讲究的是专业化,是制度。”果然,6日下山后他就彻底放弃了搜索。

  海猫解释,“很多人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6小时,来救援的时间也只能压缩”。加上上山的非专业救援人员的安全必须考虑,海猫他们已经很疲倦了。“我就在一旁煽风点火也没有用,大家不听我的。”煽木很沮丧。

  不过,煽木的这种沮丧很快得到缓解,更多人用最简单的热情感染了他。“X10”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搜救老铁,可能,X10还是个苹果园地铁口的黑车司机。

  X10不是爬山爱好者,她是个热情的无线电迷,属无线电组织“京西HAM”的一员。和我聊天的时候,她还不忘记调整手边的电台信号。迷上无线电之前,她是个爆破公司的员工,爱好都很男性化。说到这点,她哈哈大笑。

  可是她的身体并不好,因为高血压和心脏病,已经病休了几年,“这也是我能有大量时间参加救援的原因之一”,她解释。10月4日晚上,她们小组的电台波段里传出了搜寻任老师的救援队需要一些车辆的消息,“我就报了名”。5日,她看见他们波段的伙伴们已经集合在苹果园地铁口,有个路政部门工作的哥们儿把工程车也开出来了,“我开我那小夏利,大家一起把救援队员往山上拉”。

  从那天起,X10当了半个多月的免费司机。

  在登山救援者中非常出名的“巴顿”也当了后勤,他当的是个不一般的后勤。巴顿有几分像英达,人们本来叫他“国产巴顿”,后来改叫缩写。10月1日晚上,巴顿启动了自己筹划已经很久的计算机救援信息平台,从这里,他可以整合若干救援信息,对救援队伍提供准确的救援援助。

  不过,无论是前线的海猫,还是后方的巴顿,这次救援,前前后后有几千人参加,而且,迄今还没有结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