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致下游居民无奈搬家

  井水变味、稻田减产、收回来的谷子干瘪发黑……宾阳县新桥镇贵贤村村民说,这都是上游偷排皮革加工废水惹的祸。此事已引起当地环保部门重视。

  黑水影响下游村庄

  11月中旬,正是宾阳晚稻收割的季节。可在贵贤村村民刘先生家的大厅里,虽然堆满了麻袋装好的谷子,可他却一脸愁容。“你帮看看这谷子还能不能吃?”他舀出一碗稻谷小声问道。

  碗里的稻谷发黑、干瘪,隐隐还能闻到一股异味,刘先生拿起一粒一捏,谷壳裂开,灰白的大米露了出来。他说,这米做饭,吃起来味道不对,村里有人将谷子倒了,也有些人还在食用。

  更多的村民表示,村里的水井也出了问题。“你闻闻,这水是不是有股臭味?”一名村民接了一碗井水,递给记者。“我们的水又臭又苦,每次上游放‘牛皮水’后,味道更大。”一名老者道。

  贵贤村地势平坦,一条水沟从村旁的稻田中间流过,村里的老人说,原来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沟,如今成了一条“毒沟”。上游皮革加工排出的黑色废水流过村庄,导致以前村民可以捞鱼虾的水沟,成了鱼虾绝迹的臭黑水沟,沟底积满了正在腐烂的牛蹄尖、动物皮毛碎屑。一村民拿木棍往沟里一搅,立即冒出白色泡沫,恶臭刺鼻。“水里含有化学物品,渗进村里的水井,水就带苦味了。”

  记者出村时,正碰上送水工来送水,“有点钱的,就买水喝。”村民说,有的人因水质问题已经搬走了。

  污水处理厂成了摆设

  作为全国四大皮革市场之一,宾阳新桥镇的皮革加工在业内名气很响。而支撑这一名气和市场交易的,则是以科甲村为主的皮革加工基地,但也因此使得科甲村下游村庄受到的污染越来越重。

  处于科甲村下游的村民说,其实环保部门已经要求科甲村投入80多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若按常规运行,足以满足废水处理要求,使得经过处理的污水达标排放。可由于科甲村的“假环保”,才导致他们深受其害。

  贵贤村民刘先生说,有天深夜,他去上游查看时,看到有人在向下游直接排放废水。“废水处理要花钱,而且需要时间,那些皮革加工厂便花钱雇人,在夜深人静时将污水池里还没处理过的废水直接排出来。”

  集中处理污水是解决之道

  记者将所了解到的情况向宾阳县环保局反映,该局屈副局长表示会立即派人调查。“村里的污水处理设备是新近建设的,经过处理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要是有偷排行为,我们将立即处理。”他表示,将以加强监管应对偷排废水。

  当地一名官员承认,污染问题确实让政府头疼。他认为,这是“发展经济的阵痛”,难以完全避免。因为在手工制造业发达的新桥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工厂办作坊,由于发展水平不一,规模不大,难以逾越先污染后治理的难关。

  记者了解到,根据县政府的规划,将在宾阳的河流下游建设皮革工业园区,目前分散的皮革加工作坊将被迁离居民区,污水集中处理。“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皮革污染。”一名官员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工厂 废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