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休股长将千余档案带回家 同事若查档须交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0:46  新安晚报
退休股长将千余档案带回家同事若查档须交钱
从张某家追回的部分人事档案

  十余年前,阜南县供销合作社人秘股长张某在退休时,竟将单位三大柜子、千余份人事档案运回自己家。此后的十余年间,单位工作人员如果前去查看自己的档案,必须带着礼物或现金,张某才会帮他们查档案。更令人震惊的是,张某还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档案资料,帮助多人伪造人事档案,骗取国家社保资金14万余元,自己从中获利2万余元。近日,张某被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一名退休的人秘股长竟然掌握千余份人事档案长达十余年,这件“怪事”是如何发生的?阜南县供销合作社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件“怪事”的?11月25日,记者赶到阜南县进行了采访。

  ◇记者探访

  人事档案装了三柜子

  “张某以前是阜南县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退休后,他将单位一部分职工的档案拉回了家。”11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阜南县供销合作社,该单位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涉及到经济犯罪,经过阜南县纪委、公安局等部门的追查,现在所有被张某运走的档案已经全部追回,运回来的三个档案柜都存放在供销社四楼档案室里。

  记者随后来到四楼档案室,档案室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屋内的三个柜子告诉记者,这三个柜子就是从张某家运回来的。记者看到,这三个柜子都高约2米,分上下两层,其中一个柜子上还贴着封条。记者打开一个没有贴封条的柜子,看见柜子里还摆放着一些档案袋。

  ◇同事回忆

  去查档案要送礼给钱

  “张某退休有十余年时间了,但一直不交档案。”阜南县供销合作社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阜南县供销合作社大院分为办公区和宿舍区,张某就住在供销社大院里。退休后,张某将三柜子的人事档案运回了家。此后,单位职工需要查看自己的档案,都要去张某家查找,而且去的时候一般都要给张某送点礼物,有时还要给钱,然后张某才会同意查档案。

  这件“怪事”已经持续十余年了,其间,供销合作社的领导曾经多次找张某,要求他把档案交出来,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张某已经70多岁了,他不同意,单位也不能强行到他家拉档案,所以这事一拖就是十余年。“这次是因为张某造假档案骗取国家社保资金,在民警配合下才从他家把人事档案拉了回来,要不是张某出事,这些档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弄回来。”一名工作人员说。

  ◇单位说法

  千余份档案全部追回

  阜南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事管理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供销合作社的职工分为全民性质和集体性质,张某未退休前是负责集体性质职工的人事管理。张某运回家的就是集体性质职工的人事档案,由于这些职工多是乡镇基层社的工作人员,以前很少用到这些档案,所以张某能顺利把这些档案运回家。后来,集体性质的职工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且需要职工个人档案,所以张某掌握的档案就变得有价值了。

  “被张某拉回家的档案,现在都被追了回来。”阜南县供销合作社档案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经过整理,被张某运回家的人事档案有千余份,目前都已经录入计算机。

  阜南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某把单位的人事档案运回家的事情,他听说过,但这件事是在他来供销合作社任职以前发生的事情。目前,供销合作社的档案室有专人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有人要来查阅和调取档案,都需要开证明。

  胡阳 本报记者 王振宇 文/图

  伪造档案

  骗取社保金14万元

  由于在册的乡镇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个人自愿申请并缴纳一定费用,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于是,就有人找到了掌握千余份职工人事档案的张某,开始伪造人事档案,骗取国家社保资金。

  日前,在接到群众举报后,阜南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张某倚老卖老,拒不配合,甚至装病住院,以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今年7月,在得知同案犯刘某等人相继被逮捕并判刑的情况下,在医院躲了8个多月的张某慌忙潜逃。

  得知这一情况后,阜南警方及时将张某抓获。经查,2006年初,阜南县刘某、熊某等人得知国家对过去未参保的在册正式职工和退休人员,个人自愿申请并一次性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遂找到张某帮助伪造档案。

  张某采取弄虚作假、伪造证件、编造假档案、冒名顶替等手段,先后给不符合参保条件的数十名人员编造了档案,其中20多人最终蒙混过关,骗取了国家社保资金14万余元。张某通过帮他人编造假档案,多次收取好处费共计2万余元。近日,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5年。

  11月25日,阜南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向记者透露一个细节,民警将张某送到看守所时,张某一直坐在警车里赖着不下车,后来好不容易把他劝下车,他又拒不在拘留证上签字。后来,张某表示同意签字,当民警把拘留证递给张某时,张某竟把拘留证一把撕掉。从这件事也许能看出,为什么张某能够掌握千余份人事档案长达十余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档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