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录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2:31  新民周刊

  

  撰稿·恺 蒂

  前段时间在书店里看到两本摄影作品,一本叫《最忆是江南》,另一本叫《百变上海》。两本书都是2004年出的,摄影家是父子俩:徐喜先和徐建荣。书中一半是黑白照片,一半是彩色照片,每两张照片拍摄的都是同一地点,左右并置放在一起,只是时间相隔20年或30年。黑白的照片上,有上海郊区小镇的老街茶馆,有野外的芦苇小河,古桥小舟,有石库门房子里的日常生活,生煤炉刷马桶,有苏州河上的驳船,河边的工厂等等。而彩色的照片上,更多的是马路,房子和建筑。

  最近,在浦东崂山新村一个不起眼的老公房里,我找到了今年66岁的徐喜先。这套租来的房子不大,里面的桌椅家具都非常简陋,与我想象的摄影家的工作室相去甚远。徐喜先笑着说:“什么摄影家呀,我以前是卖米的,一直在虹口区粮食局里工作,我爱人是卖酱油的。”

  于是,闲聊中,他讲起卖米的经历,讲到如何发明“发米机”,徐喜先似乎更津津乐道,也更为自豪。然而,我还是要把话题拉回到照片上来,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如何会40多年不间断,走遍了上海的各个角落,拍了4万多张照片?

  “怎么会?因为我喜欢出去玩。出去玩了,回来说给人家听,人家不相信,所以就想,如果用照相机拍些照片回来,给别人看,别人不就相信了么?”

  其实,第一次从城里去乡下,是他14岁时。那年小弟弟病重,药只有在江湾才有卖的,于是,作为长子的他前去买药。当时的江湾还是农村,以后,他就被农村风景吸引,有时间就去玩,采蘑菇,摘木耳,越走越远。1964年,上班两年后他用省下来的60元钱买了台二手相机,从此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他利用工休日,踏遍了上海各个角落,行程3万余公里,并且记录下50余万字摄影游览笔记。

  这些照片虽谈不上是艺术巨作,但其史料价值,在高楼耸立的今天却很重要。大家都在说上海这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徐喜先却是系统记录了这些变化的。然而,要让别人意识到其史料价值,似乎并不容易。

  虽不能说徐喜先家徒四壁或一贫如洗,但可以看出,他们老两口生活得很拮据。到如今,他那4万多张照片,只印出了7000多张。2004年那两本书刚刚出版时,也沸沸扬扬过一阵子,但是不久就冷淡了。虽然现在还会有媒体来采访他,但是那些胶卷,还都被盖在大毛巾下面,在收集灰尘和湿气。我很惊诧,竟然没有什么博物馆或上海历史的收藏机构与他联系?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文化基金,我们在花无数个亿拉动内需,我们在搞世博,难道就没人能拨给他一小笔资金,让他继续整理其他的照片? 

  听徐喜先讲拍照经历,更是听上海旧风俗。他讲奉贤道院镇热闹的茶馆,人们工余饭后在茶馆吃茶,看舟行河上。他讲如何搭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淞沪铁路的火车去采蘑菇,50年代末从宝山路到江湾车票是7分钱,到吴淞1角3分。他还讲奉贤庄行乡潘垫村的古桥太平桥,“文革”中,“太平”二字太过封资修,乡民们为了护桥,就用凿子凿平“太平”二字中的三点,把它变成了革命的“大干桥”,一座古桥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1952年至1970年,徐喜先和家人生活在虹口久耕里,最拥挤的时候,他家17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他和父母、弟妹、妻儿10个人。后来单位分配给他吴淞路30多平方米的住房,家里才略显宽敞。1969年儿子出生,3年后女儿出生,巧手的徐喜先就在屋内搭了两个阁楼,其中一个当暗房用。他在那里放印整理照片以及记录拍摄游历过程。这个房子去年拆迁后,徐喜先和老伴才搬到浦东,借来的房子,阁楼暗房不能随便搭了。

  坐在徐喜先家的小饭桌边看他的旧照片,听他讲故事,突然让人觉得,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拼命地想生活得更好更富有,像徐喜先这么一个如此执著地追求、又能如此平淡与世无争的,实在是太少了。

  难怪介绍我去认识他的朋友要说:“徐喜先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位高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